說到汽油品質對發動機的影響最主要就是引起爆震。
發動機爆震:在某種條件下(如壓縮比過高),汽油機的燃燒會變得不正常,壓力曲線出現高頻,大幅度波動,上止點附近的dp/dt值急劇波動達(dp/dt)max=0.2Mpa/us之高,此時火焰傳播速度和火焰前鋒形狀發生急劇的改變。這種現象稱為爆燃。爆震是爆燃的外部反應。
無論是汽油機還是柴油機,工作原理都是吸入混合燃氣(柴油機吸入的是空氣)——壓縮——燃燒做功——排氣這四個衝程的作用,實現發動機週而復始的運轉。當發動機吸入燃油蒸汽與空氣的混合物後,在壓縮行程還未到達設計的點火位置、種種控制之外的因素卻導致燃氣混合物自行點火燃燒。此時,燃燒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與活塞運動的方向相反,引起發動機震動,這種現象稱為爆震。爆震又分為有感爆震與無感爆震兩種。有感爆震通常會引起發動機抖動,甚至車身也明顯地發生抖動;無感爆震主要的表現是發動機噪音加大。
爆震對於發動機來說是非常有害的現象,主要的害處是:發動機動力下降、油耗增加、噪音加大、汽車舒適性變差、排放惡化(車內車外都能聞到嚴重的怪味、有時一輛車的汙染可以相當於200多輛車正常狀態時所產生的汙染、嚴重影響駕駛員本人和乘客的身體健康),最為嚴重的時候會引起敲缸、發動機熄火以及發動機機械部件破壞,給車主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內燃發動機是一個極為複雜的 燃燒系統,由許多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部件所組成。其燃燒雖可以用三言兩語簡單的形容,但僅僅是內燃發動機的燃燒研究,不知已造就了多少博士、 碩士論文,甚至許多學者、工程師窮其一生都在研究燃燒的學問,所以要真正瞭解發動機,需要花很多工夫。
正是因為發動機的燃燒十分複雜,所以需要有相當精確的設計與控制,稍有一點控制失誤或者外部因素的異常變化,便會造成不正常燃燒,而「爆震」就是一種不正常燃燒。
一般來說,發動機燃燒有以下情況:第一,混合氣在燃燒室內燃燒,其火焰是由點火點以「波」的方式向四周逐漸有序擴散,所以由點火到混合氣體完全燃燒需要一個短暫的時間;第二,混合氣體雖然需要靠火花塞點燃,但是在高溫高壓環境下,混合氣體中的“正庚烷”成分會自燃,進而引起燃燒室內的無序燃燒;第三,燃燒室內部的積炭也會在高溫之下產生火星,從而在未到點火的時刻便點燃混合氣體。
以上三點,第一種叫有序點火燃燒,是發動機有效做功所需要的,而後面兩種則是有害的,通常會在發動機正常的火焰波尚未擴散至恰當的位置時便產生自燃,自燃形成的火焰波與正規燃燒的火焰波撞擊而產生極大壓力,使得發動機產生不正常的敲擊聲,形成爆震。
燃油辛烷值過低是引起爆震的因素之一。辛烷值是燃油抗爆震的指標,辛烷值越高,抗爆震性越強。壓縮比高的發動機,燃燒室的壓力較高,若是使用抗爆震性低的燃油,則容易發生爆震。
說到爆震,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加什麼汽油的問題。汽油辛烷值是汽油抗爆震性的主要指標,其實汽油標號90、93或97就是指汽油的「辛烷值」(並非一些4S店“專業人員”或者加油站所說的“清潔度”),可以代表汽油的抗爆震性。什麼是「辛烷值」呢?在研究燃料與爆震的關係時,研究人員發現「異辛烷」最能抵抗爆震,而「正庚烷」相當容易爆震,所以就將異辛烷的抗爆震度訂為100,而正庚烷訂為0。所謂辛烷值97的汽油,就是它的抗爆震度與97%異辛烷(或相當於異辛烷的成分)和3%正庚烷(或相當於正庚烷的成分)混合物的抗爆震度相同。所以這純粹是抗爆震性的問題,並不是加了辛烷值越高的汽油,發動機就越有力。當然,若是加了辛烷值太低的汽油而導致爆震,或是爆震發生時發動機延後點火角,車子的確會比較沒力。換句話說,只要發動機不爆震,提高油料的辛烷值並不會讓發動機更有力或更省油,還會使你的腰包縮水,甚至還會給汽車帶來傷害。
事實上,高標號的油,抗壓性好,不易產生爆震,但燃燒速度相對較慢,這會影響到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發動機機體的溫度,燃燒速度慢會使發動機動力下降而溫度升高,這對發動機是不好的情況。
低標號的油,燃燒速度較快,但抗壓能力又不夠,容易形成爆震。
因此,在有效消除爆震的前提下,用低標號的油,會比用高標號的油動力更好,更省油,對發動機的溫度、潤滑等都有好處。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樣的油能使你的車動力最好,又最省油,就是你的車最適合的油。如果用對了油,不僅動力上升,又省油,發動機聲音平順平和,發動機溫度適中,潤滑良好。
新車時,按照工廠的要求用油,是沒問題的。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發動機內部一天天的積碳在增加,壓縮比一天天在加大,發生爆震的可能性也在一天天地加大,這時你就會發現車的動力不如新車時了,也比新車更耗油了,不少朋友改用高標號的燃油,就會發現噪音和油耗都會得到改善。但改用高標號的油並不是一個治本的作法。真正治本的作法是,改善燃燒,使新燃燒的油不積碳,並逐步減少和消除原有的積碳,最終使發動機達到一個最佳燃燒的狀態。
說到汽油品質對發動機的影響最主要就是引起爆震。
發動機爆震:在某種條件下(如壓縮比過高),汽油機的燃燒會變得不正常,壓力曲線出現高頻,大幅度波動,上止點附近的dp/dt值急劇波動達(dp/dt)max=0.2Mpa/us之高,此時火焰傳播速度和火焰前鋒形狀發生急劇的改變。這種現象稱為爆燃。爆震是爆燃的外部反應。
無論是汽油機還是柴油機,工作原理都是吸入混合燃氣(柴油機吸入的是空氣)——壓縮——燃燒做功——排氣這四個衝程的作用,實現發動機週而復始的運轉。當發動機吸入燃油蒸汽與空氣的混合物後,在壓縮行程還未到達設計的點火位置、種種控制之外的因素卻導致燃氣混合物自行點火燃燒。此時,燃燒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與活塞運動的方向相反,引起發動機震動,這種現象稱為爆震。爆震又分為有感爆震與無感爆震兩種。有感爆震通常會引起發動機抖動,甚至車身也明顯地發生抖動;無感爆震主要的表現是發動機噪音加大。
爆震對於發動機來說是非常有害的現象,主要的害處是:發動機動力下降、油耗增加、噪音加大、汽車舒適性變差、排放惡化(車內車外都能聞到嚴重的怪味、有時一輛車的汙染可以相當於200多輛車正常狀態時所產生的汙染、嚴重影響駕駛員本人和乘客的身體健康),最為嚴重的時候會引起敲缸、發動機熄火以及發動機機械部件破壞,給車主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內燃發動機是一個極為複雜的 燃燒系統,由許多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部件所組成。其燃燒雖可以用三言兩語簡單的形容,但僅僅是內燃發動機的燃燒研究,不知已造就了多少博士、 碩士論文,甚至許多學者、工程師窮其一生都在研究燃燒的學問,所以要真正瞭解發動機,需要花很多工夫。
正是因為發動機的燃燒十分複雜,所以需要有相當精確的設計與控制,稍有一點控制失誤或者外部因素的異常變化,便會造成不正常燃燒,而「爆震」就是一種不正常燃燒。
一般來說,發動機燃燒有以下情況:第一,混合氣在燃燒室內燃燒,其火焰是由點火點以「波」的方式向四周逐漸有序擴散,所以由點火到混合氣體完全燃燒需要一個短暫的時間;第二,混合氣體雖然需要靠火花塞點燃,但是在高溫高壓環境下,混合氣體中的“正庚烷”成分會自燃,進而引起燃燒室內的無序燃燒;第三,燃燒室內部的積炭也會在高溫之下產生火星,從而在未到點火的時刻便點燃混合氣體。
以上三點,第一種叫有序點火燃燒,是發動機有效做功所需要的,而後面兩種則是有害的,通常會在發動機正常的火焰波尚未擴散至恰當的位置時便產生自燃,自燃形成的火焰波與正規燃燒的火焰波撞擊而產生極大壓力,使得發動機產生不正常的敲擊聲,形成爆震。
燃油辛烷值過低是引起爆震的因素之一。辛烷值是燃油抗爆震的指標,辛烷值越高,抗爆震性越強。壓縮比高的發動機,燃燒室的壓力較高,若是使用抗爆震性低的燃油,則容易發生爆震。
說到爆震,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加什麼汽油的問題。汽油辛烷值是汽油抗爆震性的主要指標,其實汽油標號90、93或97就是指汽油的「辛烷值」(並非一些4S店“專業人員”或者加油站所說的“清潔度”),可以代表汽油的抗爆震性。什麼是「辛烷值」呢?在研究燃料與爆震的關係時,研究人員發現「異辛烷」最能抵抗爆震,而「正庚烷」相當容易爆震,所以就將異辛烷的抗爆震度訂為100,而正庚烷訂為0。所謂辛烷值97的汽油,就是它的抗爆震度與97%異辛烷(或相當於異辛烷的成分)和3%正庚烷(或相當於正庚烷的成分)混合物的抗爆震度相同。所以這純粹是抗爆震性的問題,並不是加了辛烷值越高的汽油,發動機就越有力。當然,若是加了辛烷值太低的汽油而導致爆震,或是爆震發生時發動機延後點火角,車子的確會比較沒力。換句話說,只要發動機不爆震,提高油料的辛烷值並不會讓發動機更有力或更省油,還會使你的腰包縮水,甚至還會給汽車帶來傷害。
事實上,高標號的油,抗壓性好,不易產生爆震,但燃燒速度相對較慢,這會影響到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發動機機體的溫度,燃燒速度慢會使發動機動力下降而溫度升高,這對發動機是不好的情況。
低標號的油,燃燒速度較快,但抗壓能力又不夠,容易形成爆震。
因此,在有效消除爆震的前提下,用低標號的油,會比用高標號的油動力更好,更省油,對發動機的溫度、潤滑等都有好處。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樣的油能使你的車動力最好,又最省油,就是你的車最適合的油。如果用對了油,不僅動力上升,又省油,發動機聲音平順平和,發動機溫度適中,潤滑良好。
新車時,按照工廠的要求用油,是沒問題的。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發動機內部一天天的積碳在增加,壓縮比一天天在加大,發生爆震的可能性也在一天天地加大,這時你就會發現車的動力不如新車時了,也比新車更耗油了,不少朋友改用高標號的燃油,就會發現噪音和油耗都會得到改善。但改用高標號的油並不是一個治本的作法。真正治本的作法是,改善燃燒,使新燃燒的油不積碳,並逐步減少和消除原有的積碳,最終使發動機達到一個最佳燃燒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