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昨夢失我心
-
2 # 我是姜阿姨
1、提供寬鬆愉快的用餐環境。
用餐的環境十分重要,用餐時給孩子播放一些輕音樂,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進行用餐,切忌在餐前或用餐過程中批評孩子,造成緊張用餐氛圍。
2、家庭教育和幼兒園要保持一致。
爸媽要和老師溝通,及時掌握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在家裡要求孩子也像在幼兒園一樣學會自己用餐。
3、合理安排孩子的用餐時間。
對於吃飯慢的孩子來說,如果是最後一個端上飯碗,即使孩子再努力爭取,仍然會落到別的孩子後面。因此,為了使孩子有自信心,應不露聲色地先給這些孩子盛飯吃。用此法來縮短他和其他孩子之間的差距。
4、巧妙運用少盛多添的方法。
給吃飯慢的孩子碗裡不能盛得太滿,應採取少盛多添的方法,來消除孩子視覺上的恐懼感,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優勢。
5、採取正面引導、積極鼓勵的方法。
設立好寶寶”吃飯評比表,每日進行。或採取獎勵小貼畫、小動物頭飾等方法來激勵孩子儘快用餐。
-
3 # 大象文娛
作為一個育兒師,這個問題原諒我的不請自來。
孩子不愛吃飯,首先得找清楚原因,是飯不好吃還是孩子對吃飯不感興趣。
飯不好吃,那解決起來就很容易,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孩子都喜歡吃什麼,這樣,每一頓都是愛吃的,自然吃的快,吃的香。
如果是不感興趣,那家長就得要耐著性子去找為什麼孩子不感興趣。
物質改變:我們可以將食物做成卡通的圖案,提高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心理干預:家長可以嘗試跟孩子進行吃飯速度的比賽,看誰吃的快,吃的慢的就要捱餓。幾次下來,孩子就知道不抓緊吃飯,就會無飯可吃。也可以給孩子一些鼓勵支援,在一定時間吃完,就可以獲得獎勵。
孩子吃飯慢,往往都是家長在旁邊催促,讓孩子有了厭煩感,才會出現。就像我們買衣服,旁邊總有一個售貨員跟著一樣難受。長此以往,孩子看見飯,就會有厭煩的感受。
所以,重點是家長要給孩子創造愉快的就餐氛圍,和良好的吃飯習慣。平時也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零食,飽了的孩子怎麼可能吃的下飯。
-
4 # 蟲媽育兒
小孩子吃飯拖拉是件讓父母頭疼的事。一方面擔心飯菜涼了,孩子吃了肚子疼。一方面擔心上學遲到,吃不飽。
我以前看寶貝吃的慢,我會把她攔在懷裡喂。可餵飯本身就不科學。這個方法不可行。後來我發現孩子吃飯拖拉受很多方面影響。
1.早上起來就吃飯的話,孩子沒有食慾。可以提前20分鐘起床。活動一下再吃。
2.午飯和晚飯前不要吃零食。飯前吃了東西,孩子不餓了,到飯點就會邊玩邊吃。
3.喝粥的時候和孩子比賽。我把粥倒到小碗裡,一次倒三分之一小碗。然後和孩子說看誰喝的快。孩子會很配合,她喝時就假裝你沒她喝的快,寶寶贏了。當她慢吞吞時,就說,媽媽要贏了哦。這一招我家孩子屢試不爽。當然粥的溫度要不涼不燙。這樣一小碗一小碗的喝,沒喝的粥也不會變涼。
對於大的孩子,比如已經上小學的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製作時間表。一天24小時明確每件事幾點做,做多常時間。讓孩子逐漸認識到時間概念。自主掌控時間!
孩子拖拉其實並不僅僅表現在吃飯問題上,很多事情都會拖拉,比如起床,寫作業。當拖拉成為習慣後期很難糾正。
回覆列表
1、樂食,良好的餐前情緒,是兒童增加食慾的重要措施。吃飯時的情緒是否愉快,也是決定孩子是否樂食的關鍵;不要經常逼迫孩子吃飯或是吃飯時斥責小孩,否則會讓他覺得吃飯是一件討厭的事。
2、佳食,烹調技術要檢討:新增副食品後,要多變化樣式、口味,讓孩子每天對食物感到新奇,手藝不佳的媽媽,不妨多買一些幼兒食譜回家研究。
3、隔食,大人有時也會因為情緒、氣候而胃口不佳,如果偶爾孩子到了吃飯時間,仍不覺得餓,就別硬要求他吃。相對的,隔一段時間讓孩子再次嘗試:如果孩子對某一項食物感到討厭,可能只是暫時性不喜歡,可以試著隔一段時間再讓他吃吃看。
4、管食,小孩吃飯拖拉,要避免孩子單獨進餐,沒有家長的管教和指點,一般都會胡挑亂選,自己認為好吃的吃一點,其它的菜餚營養再豐富也不會問津;或者吃一點、玩一陣,有的乾脆把飯菜倒掉一些而謊稱自己吃了。
5、雜食,雜食充分體現食物互補的原理,是孩子獲得各種營養素的保證。可先從每天吃10種、15種食物做起。
6、淡食,這是你與你的孩子的一大健康原則,包括少鹽、少油、少糖等內容。一個“淡”字可解。
7、鮮食,當然,這是孩子與全家的又一飲食原則。絕大多數食物均以新鮮為上,許多“活營養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鮮吃鮮做”、“不吃剩”。
8、同食,孩子吃飯拖拉,儘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並規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定時、定量的同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