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泰山皇糧
-
2 # 廣西追夢人
雨水過多大影響玉米根系的正常生長,營養吸收能力降低。進而玉米灌漿成熟,造成禿尖、米粒數減少和產量下降。同時還容易造成玉米倒伏,引起疾病的發生。
-
3 # 魚兒Smile
排水,防倒塌折斷造成減產。每年洪水季節大風一刮玉米大量倒塌,喲一直在想提前怎麼做防止倒塌呢?壘高根部土壤呢?還是打架做支撐?貌似都是工程級別了。
-
4 # 農村來福
立秋時節玉米逐漸從抽雄期至成熟期,這一段時間稱為花粒期。花粒期是玉米成長的關鍵時期,因為,如果玉米在花粒期果實護理不好,很可能會影響玉米的收成。受颱風“利奇馬”外圍雲系影響,自8月10日以來,我區連續出現降雨、大風天氣,截止12日07時,全區平均降雨量達到116.0毫米,最大風速達到18.6米/秒,對玉米生長帶來不利影響,造成田間積水、玉米倒伏,還可能導致病蟲害加重、授粉結實不良等,為減少災害損失,做好玉米後期管理,提出技術意見如下:
一、田間積水地塊,儘快排出積水。玉米是一種既怕乾旱又不耐澇的作物,當土壤溼度超過最大持水量80%時,玉米就會發育不良,被水淹沒3天,玉米存活率基本就很低了。田間若有明顯水層的,要儘快挖溝排澇,將田間積水及時排出,防止淹水死苗,無法自然排出的,要用抽水機強排。若無明顯水層,但田內水分已經飽和,可在田內挖40釐米深的水溝,引出積水。
二、適時中耕鬆土,防止土壤板結。大雨過後往往造成土壤板結、透氣不良,特別是有積水的地塊,積水排出後,土壤板結更加嚴重。為此,在能下地時要及時進行中耕鬆土,散墒晾墒,改善土壤通透性,改善玉米根基環境,促使玉米儘快恢復生長。
三、根據倒伏時期和型別,正確進行應對。目前,我區夏玉米大都進入開花、抽穗,有的已經進入灌漿期,部分因為乾旱播種偏晚的地塊,生育時期比較晚,還沒有進入抽穗期。對於開花、抽穗後倒伏的玉米,特別是倒伏嚴重、匍匐的玉米,應及時進行人工扶直,並用繩子扶起扎把,扎把時把果穗扎到繩子上邊,不可把果穗扎到下邊,扎把時要紮緊,不能鬆動;扎把的數量以3—4棵最好,不可超過5棵,超過5棵,遇暴風雨易折斷;扎把要當天倒,當天扎完,最多不能超過3天,3天后不能再扶,再扶傷根反而更易導致減產。對於在孕穗期前倒伏的玉米,不可動,不可扶,倒伏後一般能自然折起,靠近地面的莖節一般能夠紮根,由於根量增加,不會再有二次倒伏,對產量基本沒有影響;一旦扶起,必然傷根,並且不再紮根,不僅影響產量,而又容易發生二次倒伏。對於莖折斷的玉米,要儘快把折斷植株清除出田間以免腐爛,影響正常植株生長;莖折斷嚴重的地塊,應抓緊農時清理地塊,補種生育期較短的蘿蔔、白菜等短季蔬菜。
四、及時補追肥料,保證玉米生長需要。玉米受災後,根系吸收功能減弱,可採用葉面噴肥,用3%的尿素溶液加0.5%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噴肥時間應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以防燒葉。受災較輕的地塊可補追氮肥,受強降雨和積水影響,田間氮肥淋失嚴重,應及時補追氮肥,可每畝撒施5-7千克。
五、做好病蟲害防治,減少產量損失。降雨發生後,田間溼度大,有利於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如玉米大小葉斑病、褐斑病、玉米螟等,要及時噴藥防治。
六、加強人工授粉,防止結實不良。目前,我區部分玉米還正處於開花授粉期,暴雨可能影響玉米開花授粉,造成玉米禿尖、缺行少粒。為此,要採取人工輔助授粉,具體做法是天晴後,於上午9-11時或下午4-6時,輕搖雄花進行授粉。面積大的地塊,可用小型無人機低飛輔助散粉
-
5 # 田園小李哥
對於“利奇馬”颱風強降雨對玉米的危害,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今年的第9號颱風“利奇馬”登入後不僅會直接損壞影響玉米的生長髮育及抗逆能力。而且颱風造成的玉米地環境還非常適宜病蟲害的流行蔓延,特別是細菌性病害的和紋枯病的發生。
第二、由於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會使玉米表面長期維持高溼度的狀態。會加快病菌的傳播和病菌的侵入使玉米容易發黴和病變,極易造成病害性玉米減產。
第三、強降雨雨水如果排水不及時不到位極易引起洪澇,有可能使玉米田地顆粒無收。
第四、強降雨會使玉米折枝、傷根、葉片受損,還會引發玉米大面積傾倒。花粒期玉米吸收不到營養使玉米粒又小又扁,玉米地大批次減產。
玉米如何防颱風?
第一、時刻關注颱風最新動向,儘早做好狂風和強降雨的防護措施。
第二、對玉米地採取疏通溝渠,開好田間排水溝的措施,一確保臺貫通上防止颱風暴雨帶來的過量雨水。
第三、已經成熟的玉米提早進行搶收。
第四、颱風過後儘早進行災後補救措施,及時清溝排水,降低田間溼度,及時中耕培土,做好扶枝工作,和病蟲害防治災工作。
第五、颱風災害來臨後請儘快與保險公司聯絡,儘早做好查勘定損工作。
回覆列表
1.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爛根
2.花粒期的玉米,倒了就不要再扶了,玉米雖然倒了,但是紮根很快,扶起來,還不如不扶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