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火雲影視剪輯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文言文,對很多學生來說是一種枯燥無味的文體,而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對文言文教學有很大幫助。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以讀為主朗讀成誦能培養學生語感,讀熟課文可以掃清課堂學習時的一些障礙。所以在課堂上,我並非以翻譯為主,而是以讀為主。首先教師要範讀,在上一篇文言文之前,老師要考究每個字的讀法、句的停頓等等。比如《魚我所欲也》中,就有許多字值得注意的。如“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第一個“為”是“為了”之意,該念第四聲,第二個“為”是“做了”的意思,該念第二聲,如果不加考慮就容易唸錯;再如《出師表》中,“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朗讀時,要在理解作者情意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句中的語意停頓。老師領讀第一遍,就給學生留下了這篇文章應該這樣讀的印象。如果有錄音可以放錄音,然後老師領讀,老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學生最喜歡這種領讀方式。短的文章最好是領讀兩遍,長的課文可以領讀一遍,這樣學生對課文就有了整體感知。一般來說,這個環節我是在早讀節或晚讀節完成的。這樣領讀之後剩下的時間同學們就可以自由地朗讀。這樣上課的時候,同學們對課文朗讀已有了相當的熟悉,不會有陌生感。或者集體朗讀時出現卡葛的現象了,課堂上,我並不急於翻譯,而是每講一個句子首先讓他們讀三、四遍,能背下來,然後結合註解找出難理解的詞語,大家共同解決,這樣學生不僅對難翻的詞語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自己能順利地翻譯出句子。學生就會有成就感,在課堂提問的時候,老師適當地加以表揚,學生的積極性就更高了,比較長的篇目則抓住重點段落來講,其他段落會翻就行。這樣一個段落下來,學生即使背不得,也讀得很熟了,字、名、段都理解得十分清晰,學生感到容易學了,興趣就自然而然上來了。雖說用時多了點,但學生能清晰地理解課文,總比水過鴨背教學好。二、課文與歷史故事相結合大多數文言文都與當時的歷史有關,在講課之前,我先是聯絡歷史背景,講述相關的歷史知識,這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學習此文時,我是在多媒體教室上的,我先放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片斷,讓學生從感官上了解這篇文章的背景,同學們興趣很高。這樣學習這篇文章就容易多了。我的檢測手段是聽寫。學完每篇課文我都要會利用一些時間來聽寫。目的是檢查學生的聽課效率和複習效果。聽寫內容什麼都有。包括作者、課文生字、詞、句子,課文所反映的主題給我們的啟示等。特別是註解的翻譯更是重中之重。有時候在講課時,我也會故意“漏題”給學生,比如重點的句子和字詞,我就直截了當地說:“我聽寫的時候就考這裡。”這樣他們就有意識地去記那些重點。聽寫的時候他們就可以順利地寫出來了。這樣他們就會覺得學習原來也是這樣的容易。然後在發回聽寫本的時候,好的學生我會毫不吝嗇地表揚他們。有進步的也點一下名,表揚幾句,使他們在同學面前有面子。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太差的同學則要處罰,罰抄一兩遍課文等。這樣做既是對懶惰者的懲戒,又是對勤學者的一種鞭策。在學生中形成一種積極進取的學習氣氛。有目的地學習,學生就不會感到古文枯燥無味了。三、學會利用歧義句子調動課堂氣氛在古文教學中,玩笑可以啟用沉悶的課堂氣氛。在學習《口技》這篇課文時,我給同學們翻譯一個句子:“婦撫兒乳,兒含乳啼”結果有學生翻成了“婦人撫摸著兒子的奶頭,兒子含著奶頭哭”,我看了真的是忍俊不禁。我並沒有責罵那個學生,只是告訴他翻譯句子時要注意合情合理,當我把這個句子讀出來時,全班同學鬨堂大笑,笑過之後,我告訴大家,翻譯句子如果不注意合情合理性,就會鬧出這樣的笑話來,同學們在笑的同時,體會到了翻譯句子要注意的問題,既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又使他們學到了翻譯的相關要領。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的方法很多,關鍵在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積累,善於總結經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時機還未到,看到對方又厭煩,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