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帕米爾之眼

    這是心學的方法論。

    所論不是針對學習普通知識,而是針對修心之法。

    陽明先生講得很清楚:格,正也。正其不正,是為格。

    物也不是針對事件的客觀事物,而是如何行事。比如事君,行孝,皆為所格之物。

    因此,格物所講,是正確認識所做之事,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該做的事。只有認識清楚了,做事才不糊塗。

    比如行孝,如果對行孝有正確的認識,便會心甘情願盡己所能去行孝,不會認為行孝是負擔。反之,如果認為行孝是負擔,那麼就說明認識有問題,需要格一下,把觀念正過來。

    我們的人生有很多事要去做,能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要做的事,對待該做的事態度是否端正,這是很要緊的。心學的強調做人要問心無愧,以此為標準去衡量自己對待事物的態度,就知道要不要格一下。

    儒家強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對社會價值觀的看法差別不大,但是,能否真正按照這個價值觀行事,卻是人品高下的分水嶺。

    對待一件事,態度端正了,按照良知指引,就會知道怎麼去做。因此,致知,就是致良知,向自己的良知尋求答案。

    比如行孝,按良知指引,就會知道怎麼去照顧父母。比如學習技能,就知道要虛心求教,反覆練習去提高自己。

    如果不能致良知,便不是致知。

  • 2 # 焚香之月

    格物致知,分開來解釋就很容易理解。

    格:研究、推導。

    物: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切物質和思維。

    致:得到,明白,瞭解。

    知:對*的客觀規律瞭解以及運用。

    這樣這四個字就很明白了,就是通過研究這個世界、社會、人來了解、掌握這個世界和人生的客觀規律並加以運用。

    聽起來似乎是有點玄的樣子,其實用一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進行科學研究,並且把科學研究的成果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如此說來,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的“格物致知”中得以進步和發展的。從巨集觀的宇宙到微觀的量子,全部都是“格物致知”的結果。

    中國明代的王陽明,也是想要格物致知,和幾個人一起去研究竹子,那個時代畢竟沒有顯微鏡,也沒有什麼現代科學物理、化學、數學理論的支援,所以格了多年也沒格出結果。

    最後終於知道中國的格物致知不是這個格法,於是遍訪佛道高人,學習了很多修行的方法,最後於貴州龍場悟道,明白了知行合一,天地與人本是一體的終極之理,一切物質與思維離不開人心,那麼格心即是格物,格到最究竟處,明心見性,自然掌握了世界與人生的所有客觀規律。最後建立了心學流傳於世。

  • 3 # 大道無痕唯本心

    哈哈,終於有人提出這個問題。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的人生目標。格物致知,是儒家學習的內容。誠意正心,是儒家學習的態度。修身齊家,是儒家進入社會的準備。治國平天下,是儒家的政治抱負。

    先秦諸子時代,儒家要和其他學派爭奪弟子,地盤,影響力,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孔子學識淵博,各項全能,對弟子因材施教。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弟子們不說樣樣精通,至少一專多能。孔子講仁,結果後世弟子出了兩個怪胎變態,一個墨家,一個法家。差點幹掉了儒家。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儒家才抱上了皇帝的大腿,開始走上了壟斷的道路,一去不復返。好處是社會穩定,思想統一。壞處是思想僵化,社會發展停滯不前。2000年的君主制帝國世間唯一。儒家成了儒教,國教。六藝就剩下一個書了。推動社會生產力前進的技術被儒家斥為奇技淫巧,掌握技術的工匠成為底層的平民或奴隸,被剝奪了學習文化的權利,技術的傳承只能憑師徒,血緣,經驗。技術能被保留至今還得多虧對技藝有興趣的文人或國家的專職部門。

    格物致知,對儒家已經不需要了。一心只讀聖賢書才是儒家之道。到了清末,格物致知的堅船利炮把仁義道德的儒家打得一敗塗地。

    格物致知,不僅僅是形而上的思想,還有形而下的器物。

  • 4 # 揚名設計

    我認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包括科技、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方面的。這裡的“格”可以解釋為“歸納探究”,“物”可以解釋為一切事物,“致”可以解釋為引導開啟,“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孔子學生曾子所著《禮記.大學》裡的八條目,而“格物致知”更是儒學思想中的重要基礎之一,也是我們普通人逐漸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條件。

    兩千多年以來,“格物致知”一詞的名家解釋近百種。2012年的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還有解釋為“格除物慾,獲得智慧”的,有解釋為“端正事業物境,達致自心良知本體”的,等等。

    太多的解釋讓我們後人無所適從,到底哪種解釋是正確的呢?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把“格物”僅僅理解為“格除物慾”是非常片面的,而把“格物致知”理解成“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也是不全面的。原因如下!

    第一,僅靠去除物慾、潛心修行,是不可能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的。

    沒有科技的發展,就無法生產更多的物質;沒有足夠的物質,老百姓就不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

    忽視科技和經濟的重要性,就會像公元1500年以後的明清一樣,經濟逐漸被外國趕超,最後被它們欺負凌辱。可見,僅僅靠修心養性是絕對達不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的。

    同樣,僅靠抓經濟和科技,而忽視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的修養,也是行不通的。

    為什麼呢?人性本貪,慾壑難填呀!如果任由一個人的貪慾膨脹,再多的物質也不可能讓他滿足的。

    不滿足就會有不平,不平就會起爭執,有爭執就會有傷害。世界大戰的起因不就是因為這個嗎?

    可見,如果只重視科技,而忽視人們的道德教育,只會加速矛盾的產生。也是不可能天下太平的。

    其次,我認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包括科技、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方面的。這裡的“格”可以解釋為“歸納探究”,“物”可以解釋為一切事物,“致”可以解釋為引導開啟,“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歸納或探究事物的本相和彼此關係,從而引導開啟自己的智慧,獲得更深層的領悟。

    知識可以被灌輸,但智慧是不行的。智慧是什麼?是對事物快速而透徹地認知和理解的能力。智慧是怎麼來的?就是從對事物反反覆覆地歸納總結、探究其原因,並洞見其關聯而得來的。

    事物無處不在,問題無處不在,但是真正時時刻刻在“格物”的人卻少之又少。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問題(比如宇宙、生命、意識等)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人云亦云,被動接受,很少有人真正去懷疑、去思考、去深入的研究。(所以某領域有重大突破的少之又少)

    “格物致知”的意思理解了,後面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一些事物我們真的想通了,想透了,自然就會領悟這個世界的真相,就對這個世界不敢沒有敬畏之心了。

    因為敬畏,所以意誠,所以心正。因為意誠心正,所以身得以修,言行得以正,潛心默化中,也會使家人(親朋)也得以教化(齊)。

    當每個家庭成員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都能互助互愛、尊老愛幼、遵紀守法。那麼國自然而治,天下也自然可以和平無爭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儒家的這個思想是對的,但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真正做到“格物”的人太少了,而且即使他明白了,他的思想被大眾所理解和信服也是需要很多時間的。

    人的思想是自由的,即使你說的是真理人家可以選擇不聽不信,即使某些人說的是歪理但是人家就是相信,誰也沒有辦法。

    因為有思想信仰的不同,所以就會有爭執。只有這個世界的主流思想都是宇宙真理、這個世界充滿了仁慈、博愛、無私、寬容、謙和的時候,才真正是“平天下”的時候。

  • 5 # 使用者綠水青山高克林

    古人的說理上非常淺顯易明的,不要胡亂聯絡,往往是因為自己亂了,理解也就偏頗了,就走進死衚衕啦。明清民國的學者大師基本如是:為了譁眾取寵,為了有別於人,為了搏五斗米以大快朵頤。不惜走偏門止極端放厥詞,奪名爭利。

    格物致知,是曾子的學說,源於《禮記-大學》。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他的學生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孫子,著有《中庸》、《表記》、《訪記》,亦由西漢戴聖篡入《禮記》,子思又是孟子的師大父。

    所以,曾子的思想承上啟下,最接近孔子。因此也非常樸素、自然,有唯物主義的痕跡;其文字也就最接近“文質彬彬”的本意了。

    我們先來談談“格物”。格,有推究、感知、感通之意,如《尚書-君奭》:成湯即受命……格於皇天。又有來、至,接近的義意,如《詩經-大雅-抑》:神之格思,或《尚書-舜典》:帝曰:格,汝舜。還有標準、式樣之味,如《禮記-緇衣》:行有格也。

    格,也有樹枝木條的意思,這就偏離曾子的本意了,也與物字無法相綴,明王陽明卻偏偏愛上這個。和他的學伴跑進竹林裡,格來格去,格的眼花繚亂,心緒不寧。學伴格了三天,跑了;王陽明生生格了七天,格的吐血,,差一點點死在竹林,可他硬說自己格出了根諦,有了大收穫。或許是時人看他格的辛苦,於是同情他,也就相信他,把他拱為大師啦。

    所以曾子的格物,就是把事物分門別類,就近觀察,仔細推究其外表掩蓋下的內涵本質。俗語:看木看芯,聽人聽心!

    王大師格竹子虧透了,竹子沒有心,哈哈。

    再聊聊“致知”。致,首先是極、是盡,如《論語-子張》:喪致乎哀而止。又如:專心致志。其次是求得、是達到……,如《論語-子張》:君子學以致其道。又如《孟子-離婁下》: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所以“致知”即是極盡全力去掌握知識求得智慧。有知識,就要說出來,談體會、論其理、道其然及所以然;多智慧,更要做出來,行動的結果說明一切,紙上談兵、坐而論道不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至此,我們可以把“格致”解釋完整了:分清楚事、物、人,仔細觀察,反覆推理,從根諦上研究其本質、變化、發生發展,從而融會貫通掌握其規律,讓自己獲得真知增長智慧,(以備不時之需的行動)。這也告訴我們: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學問高深叵測,不如行動起來。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就是提醒我們:學習還要行動,善於總結行動的結果就能擁有更多的智慧。

    古猿從樹上下來,走向人類的今天,無處不滲透著“行動-觀察-研究-發現-總結-智慧-行動”,這個規律,顛撲不破!

  • 6 # 亦路514

    1

    “格”,我認為是一個認知事物的過程,從否定開始,以肯定為結束。

    其實,很多古人都有類似格物致知的思考方法。

    老子說有無,實際上是有無有。

    第一個有,我們學習到對某個事物的認知。無就是否定,第二個有,通過否定達到新的認知。

    佛陀講色空,其實是色空色,與有無有的過程一樣。

    西方哲學叫否定之否定,否定不是目的,否定之否定視為肯定。

    如果只有否定,無疑是在罵街,你在你心裡罵街而已。

    2

    “物”,可以理解為事物,也可以理解為你所能看到的真實。

    我們真的要格物嗎?

    不是。

    我們格得是對物的認知,是格我們的思想。

    一個竹子在我面前,它是植物,它可能代表某種氣節,或者形容品格高尚的人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那我格什麼呢?

    就是格我對竹子怎麼看?

    或許我認為竹子代表品格高尚的人,但必須是我說服我自己,我要這麼認為,而不是看了張三李四說,我覺得他們說的不錯。

    3

    格物致知是個過程,沒有人能一次格完。

    在人類不同階段,因為閱歷與經歷不同,對事物的看法還不相同,基本不會導致相同的結論。

    所以,格物需要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需要去做。

    4

    你熟悉了格物致知這種思考方式,其實並不算難,越到後來格得越快,這有利於你在不同階段能快速掌握這對經歷給你帶來的思考,知道自己的結論是什麼。

    但這個結論只是人生思考過程的一個階段,不會是你最終的思考心得。

    或許以後還要被自己否定,沒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

    5

    我不認為人類能夠達到思考的最終答案,想某些宗教喊著空,無。

    空與無為什麼不能格?

    如果連這點勇氣都沒用,就別去思考了。

    格物致知還有一個作用是想權威挑戰,老子說了什麼,我就格老子,否定他不是目的,而是從否定他的過程中,我能得到什麼。

    6

    對無盡宇宙的認知來否定我的認知,使我達到新的認知。

    這就是格物致知。

  • 7 # 思維技術

    1、“格物致知”的基本含義

    歷代對“致知”之“致”的解釋分歧不大,大都解釋為獲得、達成。對“知”的理解卻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知識,一個是智慧。其實古時“知”與“智”為同一字,因此“致知”理當兼有獲得知識和開啟心智兩層含義。個人認為,"格物致知"不僅關乎自然奧祕,也關乎人類自身精神的成長,每次對物理世界認識的深化和更新,都帶來人類觀念和心態的鉅變,所言極是。

    於是,格物致知的意義可表述為,把萬物看作一個樹狀結構上的不同分枝,通過認識各物性質和變化規律,發現物與物之間的相互聯絡,確認各物類屬的活動,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和完善不同領域知識體系,同時不斷改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向窮究萬物本質和探索宇宙普遍規律的方向不斷推進。

    《大學》對“八目”中的後“六目”都有闡述,卻沒有闡述格物與致知,但其前文“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之論,已對格物致知的意義做出了提點。“物”即宇宙萬物,“物有本末”就是萬物(像樹木一樣)有本有末,即“木長貌”,其實就是以物為格。“事”即物質運動,“事有始終”就是物質運動有原因、有條件、有過程、有結果;“先”為物之本、事之始,“後”為物之末、事之終,“知所先後”就是弄清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終,即弄清了各物的來源和性質、類屬和狀態,各事的起因和條件(環境系統),預知了過程和結果;如若弄清了萬物之本末與萬事之始終,“則近道矣”,即接近了萬物本質和宇宙普遍規律。

    人也是萬物之一,格物致知也包括認識人自身,認識人的天性、本能,“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大學》下文所謂“誠其意”,就是要人坦誠地面對自身的這些現象和性質,“毋自欺也”,從而“慎其獨”,做個君子。因此,從“致知”到“誠意”順理成章。

    2、“格物致知”的主要特性

    作為人類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過程和方法,格物致知至少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性:

    ⑴實證性。格物而後致知,致知在格物,就是說知識源於科學試驗和社會實踐,其正確性和適應性又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印證。

    ⑵概括性。知識是實踐經驗的積累,但不是簡單地記憶、無序地堆砌,而是經過總結提煉的概括性描述。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知識因此也可能間接地來自學習,並得以系統、全面地傳播、繼承和發展。整個過程中,符號和語言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知,詞也,從口從矢”,可會意為“出言如矢”。射箭之道在於準確,那麼知識就必然以描述準確、概括精確的語言形式存在。格物致知的概括性,促使人類的語言工具不斷髮展和創新,而語言工具的發展和創新,又反過來促進和加速格物致知的深入推進。數學就是這樣一種語言工具,其描述知識的準確性和對格物致知的推動作用無可替代,而E=mc2堪稱人類語言中最具智慧、最為精妙的一句。

    ⑶廣泛性。王陽明認為格物是聖賢才能做的事,宣稱“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事實上,人人都可以格物,行行都可以致知,只是所格之物的型別不同,所致之知的體系不同,“近於道”的途徑、程度不同而已。一個農民的格物物件,是二十四節氣,是五穀六畜;一個青銅器工匠的格物物件,是模與範,是銅與錫;一個天體物理學家的格物物件,既是天體,又是微塵。假定農民

    發揚愚公移山精神,打破沙鍋問到底地求索二十四節氣的成因,那麼他或他的後人遲早會發現地軸傾角和地球繞太陽公轉;假定青銅器工匠也發揚愚公移山精神,打破沙鍋問到底地求索銅和錫的來源,那麼他或他的後人遲早會觸及超新星爆炸的問題。三個不同領域的“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竟然殊途同歸,都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太空。由此可以發現一種似曾相識、看似巧合卻可能是發乎本質的關係:個人之格物致知如枝,各領域之格物致知如支系,全人類之格物致知恰是“木長貌”。

    ⑷相對性。知識需用語言表達,然“道可道,非常道”,萬物本質和宇宙普遍規律卻不是語言可以言表的。就算物理學建立起了能夠統一描述至今觀測到的所有物理現象的萬有理論,那也僅適用於“至今觀測到的所有物理現象”,未必能描述和解釋至今尚未觀測到的物理現象,也未必能描述和解釋其他非物理現象。格物的普遍性和無窮性,決定了致知的相對性。

  • 8 # 此心光明幢

    應該搞懂這個格物致知!

    【第一部分: 格物之祕】

    第一:智慧論。

    這個格物致知,是一個根本問題,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偉大智慧。是什麼智慧?是抵達宇宙人生大道真理的智慧。也就是說,格物致知,是一種修行方法。引出第二點了。

    第二:行法論。

    格物致知,屬於修行方法,即包含了人類開啟智慧,夢想啟航的玄妙方法。

    修行,修什麼行呢?修行心性之學問。學問於實踐中一檢驗,就成了一種心地上下功夫的功夫,即心理活動的一種自己作主的本領。這就引出第三點。

    第三:功夫論。

    這是說,格物致知是一種實打實的心地功夫。包括:伏心功夫,調心功夫,發心功夫,明心功夫,等等。

    第四:以物為師

    具體是向客觀世界學習,以萬事萬物為師,這是唯物主義精神的一種發揚光大之法。

    第五:慈悲濟物

    瞭解事物,以便慈悲濟物。做對得起萬事萬物的事情。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都源於這個格物的功夫。

    【第二部分: 致知之祕】

    第一:致良知

    致知: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權威提法。這個目的就是大中華禪文化的參禪悟道,覺悟人生之義。有良知良能,就不會傷害物質,不會傷害地球,會尊重客觀世界的一切。

    第二、明明德

    致知:即明明德而已。

    第三、止於至善

    致知:止於至善而已。

    第四、降伏其心

    致知:即降伏其心,自勝者強,克己復禮,省察克治。都是管控自己起心動念的真功夫。

    第五、明心見性

    致知,等同於明心見性,證悟了宇宙人生大道。

    總之,格物致知後面的誠意正心,修心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悟後起修,才能事半功倍,不走彎路。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儒家從古至今,沒有出現第四個聖人。只有兩個半聖人,孔子,孟子,王陽明(算半個)。王陽明屬於儒釋道三家共同成就的民族聖人,故給儒家算了半個過去。

    很多儒家從古至今的大德,都忽略了格物致知的開悟功能,而缺失了真理智慧的根本。

    故知,格物致知,絕對的開悟自性光明的方法。不修道者,空學個名詞概念,還是浪費生命了。

    ❤️

  • 9 # 笑語千年

    古代先賢們對“格物致知”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朱熹)

    按照《說文解字》的解讀,“格”的最初含義是“木長貌”,即樹高枝長之貌,後來用於指能將器物分置的木製用具,如書架上的格子、窗格、戰格(柵欄),引申為標準、品格、人格、。“格物”的本義 應該是“使某種事物處於適當位置上”。這裡“格”既可以做名詞,體現為某種器物的功能,又可以做 動詞,表示為了實現這種功能付出的努力。如果將“格物”與“致知”連用,則“格物致知”的本義應該是“通過使某種事物處於適當位置上,以獲得有關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的知識”。

    那麼,“格物”為什麼會“致知”?“使某種事物處於適當位置上”對於“致知”有何意義?這就需要就“位”和“知”這兩個範疇去解讀其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價值。

    《中庸》篇講“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中國哲學認為萬物皆有其合宜之“位”。中國的易經八卦代表了八個方位,由八卦推出 的六十四卦蘊含古人各種典型生活情境與律則,每一事物皆與所在之“位”密切相關。由天地上下之位衍生出父子倫理之位以及君臣政治之位。“格物”的“格”就是為了推動事物進入適當的“位”, 理順與周圍事物之間的關係,使其得以持續存在,通過“位”來體現事物的內在本性,是一個追求恰當“定位”的過程。

    《韓非子》認為“道”是“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道”和“理”都是整體性的相互聯絡的範疇。“致知”不是將認知物件從周圍環境中分離出來孤立地加以考察,而是要將認知物件同周圍事物聯絡起來探討其合理性。

    “格物”的價值在於使人們瞭解到事物能保持其內在本性的適當位置,這樣才便於揭示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本質特徵和規律性,所以才能夠“致知”。“格物”是“致知”的基礎,而“致知” 是“格物”的目的所在。

    朱熹訓“格”為“至”,訓“物”為“事”,格物即是接觸事物,探求其理。格物致知的要義是即物窮理,而且窮究到極致。它有幾個方面的含義:致知必須格物、格物必須窮理、窮理必須窮盡;格物致知是一個基於格物量的積累而達到頓悟的過程。

    王陽明說:“朱子所謂‘格物’雲者,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即物窮理,是就事事物物求其所謂定理者也,是以吾心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析‘心’與‘理’而為二矣。”這都證明了朱熹的格物物件的確是包括外物的。

    程朱理學主張格物的方法既包括察之念慮等內省方法,也包括向外的認知方法,而堅決反對那種單純依靠內省或完全棄用內省的做法。程朱不僅一再強調格物的途徑包括求諸文字、應接事物、索之講論、察之念慮等多種方式;也重視分析和比較方法。他把觀察、試驗、比較、類比等認知方法,都視為格物窮理的正道。朱熹甚至專門把他強調的“豁然貫通”與禪宗的“頓悟”劃清了界限。他說:“釋氏一聞千悟,一超直入之虛談,非聖門明善誠身之實務也。”按照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理”。

    以倫理為例,在相互聯絡的社會網路中,人們可能面臨多重社會角色下倫理抉擇, 一個人的身份可能亦父亦子、亦師亦生、亦主亦從。但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當作為父親或兒子,作為老 師或學生,作為上司或部屬,面臨不同角度的利害衝突時,如何做才符合倫理,就是一項需要使之“合 理”的考驗“理” 與“理”之間的相合與融通都包含著直覺的作用。每種“理”之間的“相合”,既包括因果關係和規律不相矛盾,也包括根本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範不相沖突,這樣才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王陽明的“格竹”,就是這樣一個心路歷程。王陽明“格竹”,絕非單純對竹子進行觀察,而是 要“即物窮理”。他是把“竹子”放到天地萬物相互聯絡的大背景上,思考竹子的意義和價值、竹子的“理”與其他事物的“理”如何貫通? 如何由“竹子”的“理”出發,領會天地萬物的共通之“理”?王陽明的目標也是想由“格竹子”發展成“格萬物”以至“格心”的。“格竹子”的失敗只是他思想發展的一個轉折點,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但卻反映了直覺思維的本質特徵。“格物致知”所展現的是包含高度直覺思維的過程,也需要從直覺思維的角度加以理解。

    中國哲學中的“取象比類”

    中國傳統哲學的“象”,是從直觀體驗角度對具體事物及其相互關係的整體認識,兼具“形象”和“象徵”兩方面含義。通過比喻途徑,用人們熟悉的具體的 “象”解釋那些不熟悉的,尤其是較抽象的“象”的本質特徵,叫做“取象比類”。這需要立足於人們的體驗,通過析取本體和喻體的共同特徵,將對喻體的體驗轉移到對本體的本質特徵的理解中去。即便不給出邏輯上的嚴格定義,也能夠通過人們自身的體驗,由此及彼趨近物件事物的本質特徵。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重要範疇,中國傳統哲學是在邏輯思維不發達的社會環境中發展起來的,有著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但 中國傳統哲學對直覺的獨特認識,又是當代學術研究十分寶貴的思想資源。

    對“格物致知”的重新解讀和研究,應當立足於當代學術研究規範重新發掘這些思想資源,這才有助於中國哲學研究深化與西方哲學的交流與對話,使中國哲學的精髓為全世界所知。

  • 10 # 舞進人生天堂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人對事物的分折研究,把握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的過程。西方的科學science剛傳到中國的時候就叫格物學,後來採用日語的叫法才叫科學。

    格物致知的格是動詞,研究分析事物的屬性。格格,前面的格是動詞,後面的格是名詞,是賓格,就是研究事物的屬性,範圍,事物有屬性,人有人格,通過分析研究認識物件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屬於格物致知。但中國古人的格物致之不僅包括科學,比如中醫,其經絡學說現代科學用實證的驗證方法無法證實經絡的存在。但中醫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卻能感覺感受體悟,對人體整體的生命氣息進行把握,辨證施治,護估中華民族繁洐生息幾幹年。這是中國古人格物致知偉大的一個例子。

  • 11 # 卜耐夫哲學

    格:同隔;封阻也。

    物:同務;作為也。

    致:同之;達到也。

    知:同治;治理~保護也。

    “格物致知”者,乃遠古中華語言之表達。非現代漢語之“羅列”也。

    故,未可以“現代漢語”而釋注“遠古語言”所表達的“中華無為哲學思想”也。

    現代漢語,雖也說是“傳承”自“遠古語言”,但在幾千年流傳過程中,卻早已經“面目全非,內含全失”——雖還再說是“象形字”,清問:誰還在以“象形”而探究其含義?無非全憑“臆想”吧?

    格:如木盒,木箱,木櫃,木閘,木柵欄也(格局~即指櫃中隔開的多層格子)。

    物:非與“牛”牲有關。亦與“人”無關。同捂,掩也(萬物~上天向下所圍繞與覆蓋)

    知:器口上有蓋之“象”也。非指“耳目意腦心手”所觸也。故,“知”有“封掩、守護”之意。而後世之用“治”替“知”,謬之大謬也。治,同灌~灌溉也。

    有人“持異”於此解,可用此解融入古人原著,再解之!想必,足智多慧者,必可從中看到天。

  • 12 # 閒雲霧鶴

    簡單說。

    格物:分析萬物的道理並予以履行

    致知:就會達到至善的境界。

    不要望文生義,去了解下,什麼叫久假不歸。

  • 13 # 原田農夫

    就大概知道就可以了。我們每天都接觸很多人很多事也有很多資訊知識,對一個詞有感覺就去追根,是一種快樂的事情。《大學》開篇就是。須認真研讀體會,包括後續章節。書上和自己的體會相互印證會更好!

    有人可以把大學從頭到尾背下來,但道理終究是道理,只有經過經歷才會是自己的。所以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缺一不可。知道了可以是天才,知行合一才不枉為人。

  • 14 # 另類文史

    “格物致知”到底是弄啥嘞?八百字告訴你答案!

    格物是儒家的拳頭產品,也是綱舉目張的重中之重。用通俗的話來講,“格物”就是儒家接觸世界的本源態度,也是終極思維。“格物”的標準概念,源於《大學·八目》,具體內容如下:

    儒家有八大專案,號稱“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目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治,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內修。格物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難達到的境界。格物一通則可以達到修養自身,提高個人能力的功效。

    儒家的論調永遠都是貌似高大上,實則彎彎繞。在另類君看來,所謂“格物”就是研究萬事萬物的存在方式,探尋其內在本源。

    比方說,天雷滾滾就想為什麼會打雷,看到一個美女就去思考她為什麼這麼美,再通俗點,玩個網遊去想人物的屬性點為什麼這樣設計,怎樣合理的分配屬性點才能使自己更強大。遇到問題就去思考怎樣去解決更為合理。

    說一千道一萬,最基本的就是你要對事物(萬事萬物)有充分的瞭解,這個就叫做格物。

    我們的具體生活中做到這個境界很難,畢竟我們常常被感性思維支配。所以格物很難,難就難在我們常常被感覺掌控矇蔽。例如我們吃紅燒肉,會感覺很香,但為什麼這麼香,或許會認為是出自手藝好,是五花肉的香味,是大料,是火候,但很少會思考油脂、香辛料的化學成分以及味蕾對事物刺激後產生的興奮。

    在比如說喝酒,古人說“但知酒中趣,勿與他人言”,這種只可意味不可言傳的說法由來已久,很好聽,也很有韻味,然而這正是對理性思維的摒棄和無視。

    所以,“格”的什麼“物”,如何“格”,這個真的很難,必須要放棄許多美好的感官存在,進入理性的枯燥的,甚至是無聊的微觀世界體味,觀察;

    再說“致”的什麼“知”,其實只要把“物”能給“格”了,自然也就“知”了,這就是所謂的“致知”。

    讀者諸君請看,“格物”的代價非常高昂,請慎思明辨。

    例如孫悟空曾想取代玉皇大帝,跟如來佛提出這個想法,但他不明白玉帝所屬的道家和如來代表的西方佛界之間那種宗教體系存在的運作機制,等到他明白後,才算“致知”,這個代價是九九八十一難和五百年的自由。

    說到這裡,也有點彎彎繞了,這個沒辦法,誰讓人家儒家掌控國學文化的主旋律了呢?人家提出的講義,自然只能按人家的套路來解釋。(最終解釋權歸儒家)

    在《大學》中,無論是“三鋼”還是“八目”,最終的結束語都是“止於至善”。

    我大學有個老師,他對“格物致知”特別推崇,他曾經信奉孔孟之道,是狂熱的儒家信徒,後痴迷佛教和道教文化,對儒道佛都頗有研究,

    他不是個禁慾主義者,有時候會和我喝酒吃肉。所以他雖每日打坐參禪,仍舊無法格物致知。

    而今我大學畢業十幾年了,有時候和他打電話問近況,他回答我的常用語是“難得糊塗”“順其自然”以及“清靜無為”,再不提什麼“格物致知”的高大上論調了。

    哎,鬧了半天,格物致知是個很牛逼哄哄的詞,然並卵。

  • 15 # 妍巖外公

    我個人認為:待人接物,歸檔分類,合適處置。任何事物,事有緩有急,物有大有小有重有輕,禮有輕有重。以前大戶人家,專設帳房禮簿,弄不清楚要失禮的。

  • 16 # 水中尤龍

    格物,有二意。①即革物,革即革除,革去心中之”物”。②參研,參研心中之物。重要的是什麼是物?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物,即心著意而有的那個名相。物分二種,即要革除和需參研的二種。那~,什麼物都要革除?什麼物要參研?答:_____。天機不可洩漏,正如那老和尚說王陽明,好孩兒可惜道破。

    人心是一面鏡,物來則照,物去不留痕。第一物,於心之意根處革,使之無生,萬一生了則廓清,第二物任其去來,有時還需於意處參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非要分手。但是我很愛她很愛。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她。非常想挽留她。請大神們幫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