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漂亮獅城

    從金庸小說所描寫的內容來看,張無忌的確沒有什麼野心,他連當明教教主都是被迫的,最後也毫不猶豫讓出教主之位,沒有絲毫眷戀!

    其實以張無忌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做領袖,只不過當時明教遭到六大派圍攻,明教總部損失慘重,差點滅亡!張無忌以一人之力化解明教和六大派的恩怨,顯示出了超強的能力和俠義之心!

    再加上有些小門派趁機攻上光明頂,意圖將明教趕盡殺絕!在這種危難時刻,張無忌才不得不答應暫時代掌明教,等找到謝遜,再把教主之位轉給謝遜!

    張無忌本人的性格優柔寡斷,耳根子很軟,心地善良,沒多少心眼,也沒調動全教的魄力和能力,更無法將明教發揚光大!這樣子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做教主!

    看看中國曆代領袖,不管是劉邦,李世民,趙匡胤和朱元璋,哪一個不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哪一個不是德高望重,精通政治和軍事?哪一個不是決斷殺伐,雷厲風行?這些才是領導才能,張無忌具備這些才能嗎?很顯然不具備,所以張無忌不當教主才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否則只會耽誤明教的千秋大業!

  • 2 # 博閱軒愛讀書屋

    書中所塑造的張無忌的人物形象性格:善良大度,信守承諾,為人正直。

    雖武功高強,能與之匹敵的寥寥無幾,但他缺乏那種人定勝天的勇氣和氣魄,凡事講究個順其自然也就是道家所說的“無為”,對於自身前途和武學造詣沒有過多要求。

    在感情上是一個比較被動的人,喜歡他的幾個美女感覺和他都有些曖昧,給人一種花花公子的錯覺。實際上他很清楚每個人對他來說的意義,他其實很清楚心中最愛是趙敏,但他不善於表達,所以搞得自己感情一團糟。

    雖然他在小說中人物形象並不怎麼完美,但並不影響大家對他的喜愛,雖然他沒有什麼野心,但也正是這樣他反而更容易得到。

  • 3 # 孫少俠品金庸

    張無忌在金庸筆下,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如果要讓慕容復處在他的位置,那麼復興大燕是非常容易的。慕容公子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張教主則是“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不上”,這個和性格有關係。

    活下去,是張無忌青少年時期最大的渴望,尤其是童年的時候,中了玄冥神掌,每天都在鬼門關上徘徊。

    他的慾望和一般小朋友自然相差很大,什麼棒棒糖、迪士尼、糖葫蘆、泥人、奧特曼小玩具之類的,他是不會想的,能把小命保住就不錯了。

    其次,知足常樂。這一點在他修煉乾坤大挪移心法的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了。

    第七層乾坤大挪移那一十九句,張教主就看得很淡然,練不成就練不成,知足不辱,反而“逃過一劫”。

    最後,江山美人,張無忌已經有趙敏為伴,得其一矣,終日畫眉不也是人生快事,夫復何求呢。

    朱元璋雖然得了江山又能怎麼樣呢,在武林人士的眼裡,真正的至尊還是張無忌。

  • 4 # 雪舞的時節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在光明頂一戰成名,二十歲出頭就擔任明教教主,統一明教,並率領百萬教眾抵抗元軍。但他在二十二歲時就攜趙敏退隱江湖,把稱帝機會讓給朱元璋,難道他真的沒有野心嗎?

    張無忌以俠義見稱,常擊敗敵人而不殺。特別他在趙敏、周芷若、小昭等幾個女人間的猶豫不決,讓人覺得他是個性格軟弱的人。但個人覺得這只是張無忌性格一方面的表現,並不能說明他沒有稱帝的野心。

    張無忌一生最大的痛就是父母被六大門派所逼,在他面前自殺。仇恨植根於他的內心,他無時不刻想著報仇。但當他練成乾坤大挪移,可以手刃滅絕師太為父母報仇時,他卻遲疑了,他考慮到的是明教和各大門派的團結。有人說,這算什麼事嘛,這還是個血性男兒嗎?其實這正是張無忌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不管你承不承認,許許多多的帝王即位,手上無不沾滿了親人好友的鮮血,如李世民。

    當明教眾人勸張無忌將來稱帝時,張無忌連忙說:“本教只圖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功成身退,不貪富貴,那才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更不可違了聖火令上的嚴訓。”這話表面是推脫,但其實話裡有話。你想啊,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那不是推翻元朝,重建新政嗎?這和劉備有點類似啊。所以應該說,張無忌是有野心的。

    很多人喜歡李連杰版的《倚天屠龍記》,因為在電影中,張無忌不再處處隱忍,也不時地顯示出鋒芒。或許這樣的張無忌更加真實吧。

  • 5 # 倒騎毛驢走天涯

    野心肯定有,以張無忌當時的地位武功都應該是理所當然,不用野心也會被眾人黃袍加身!可誰能知道手下有一個朱元璋呢,眼光獨到對人心裡拿捏的非常準,只用了幾個人陰差陽錯的幾句對話就讓張無忌心灰意冷!

    這個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張無忌從小的性格就是講義氣善良,而他母親死時又給他上了一課,當他終於有能力幫助他想幫的人,他想做的事,他的付出,他認為這一切都改變了,所以他信心高漲!可當進入了朱元璋的陷阱時,他內心那種不自信一下子跳了出來,原來這麼好的兄弟也想害我,那我還能成什麼事?他的義氣讓他做到了黑白兩道都敬佩的人物,他的義氣也讓他心灰意冷!

    最後當然是趙敏的原因,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張無忌無法和趙敏老爹老哥來決一死戰。為了讓心愛的女人不矛盾,只能兩人雙宿雙飛!

  • 6 # 吉訁

    張無忌道:“韓兄弟,這話不可再說。本教只圖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功成身退,不貪富貴,那才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更不可違了聖火令上的嚴訓。”

    彭瑩玉道:“教主胸襟固非常人所及,只不過到了那時候,黃袍加身,你想推也推不掉的。當年陳橋兵變之時,趙匡胤何嘗想做皇帝呢?”

    張無忌只道:“不可,不可!我若有非分之想,叫我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 7 # 羽君

    沒有。一個人的道德品性,首看他的言行舉止,金庸先生筆下的張無忌是真正的大英雄手筆,能容天下人,能裝天下事。但就是容不得自已,對朋友,豪氣甘雲,肝膽相照;對敵人,以己之柔克敵之剛,以寬容之態度狹隘之心,忒顯真英雄的氣魄。戰場上,思密謹慎,嚴令必行。而兒女情場卻是優柔寡斷,拖泥帶水。紅顏江山取其一,笑傲今生又何訪。世事變遷皆煩惱,歸來去兮任疏狂。

  • 8 # 今朝騎馬入真陽

    這不是有沒有野心的問題。射鵰三部曲,之所以叫三部曲,不僅僅是因為情節的的連貫性,最主要的是這裡面的邏輯性。這就像一個天平,郭靖在左,張無忌在右,楊過中間一邊一半。如果說郭靖是實在努力的練武人,無忌就是奇才奇遇的大成。如果郭靜叫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代表,無忌就是為個人情愛單憑武功超越一切規則的代表。以郭靖的原則立場評價無忌當死,但金庸之牛就在於如此精妙的結合了歷史,創造成了不為名利這麼一個人物。但其實單純從文學角度來說,情節人物是經不起推敲的,為了滿足這個內在邏輯情,節設計不合理之處太多,為什麼評金庸最厲害人物總能提到無忌就在於此,但平武功而已。這也是為什麼金庸的書影像如此之大,單得不了諾貝爾講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是張翠山,在沒有張無忌的前提下,你會選擇回到中原還是跟你的殷素素留在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