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疊墨兒
-
2 # 90後命理道學男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中國曆代的思想、哲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旁及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諸多方面 。
國學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精髓,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道德倫理觀,人生價值觀,是中華文化最深厚的根基,也是數千年來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產。
孩子透過國學教育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並提高其人文素質和道德思想水平。從根本上教育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
經典教育就是透過學習古今中外各方面的經典著作,來培養自身素質和健全的人格。
國學教育和經典教育都是根本教育,並沒有太大的本質上的區別。國學教育則是侷限於中國曆代的經典著作。而經典教育則涵蓋了全世界的經典著作其範圍更廣。
-
3 # 布衣讀詩
其實國學就應該是我們現在的語文,只是以前稱國學,現在改名為語文。當然,具體教學內容也有所變化。在民國之前的國學以儒家經典為主,如四書五經類。民國時又雜以當時的經典詩文小說等。而現在的語文教材,特別是九年義務教育的語文教材,有點掃盲的作用,所以原文不夠經典。將來的語文教材內容會越來越加入經典詩文類。
至於說經典教學,應該是選取經典的詩文小說及戲劇類,用以傳授給學生。比如,當今社會,很多達官貴人都會請大學教授給自己的孩子講析《詩經》、《春秋》、《古文觀止》等儒家經典。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既國學素養。
當然,在現在一些家庭國學教育中,可以把書法、棋類、古典樂器類加入。這樣更加豐富了國學教育。以後的語文教學也應該加入更多古今中外的經典詩文及戲劇小說類,以及書法教學,國畫教學,茶道等。畢竟復興中華,首要復興文化!
-
4 # 朵雲流觴
國學教育和經典教育的不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探討:
一,範圍不同。
從兩個慨念所指的內容廣度上看,國學涵蓋了一般意義上所說的傳統文化學術的全部。
“國學”是在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早期提出的相對於“西學”的概念,並沒有一個確定的邊際和內涵定義。國學大師南懷瑾用四句話對自己的概括可以作為參照: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論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從中華文明的起源開始,數千年來累積而成的歷史、文化、宗教、社會、學術等等文明成果的總和都在“國學”範疇之內。
相應的,國學教育所涉及的範圍和領域就相對寬泛得多,以“三大教”為例,國學教育就遠不止儒家思想及相關的經典學術,而是涉及儒釋道三大主流傳統文化的綜合。
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經典教育,範圍所指其實要小得多,以兒童經典啟蒙為例,通常會以第、三、百、千這些經典啟蒙書籍為主線,以誦讀為主要展開方式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當然,這有拋磚引玉的效果,是開啟中國傳統文化這座寶庫的一把鑰匙。
二,深度不同。
國學教育的範圍決定了其本身的體系縱深價值,以及探索發揚這種價值的深度要求。國學體系也可以像現代教育的分科一樣分成許多不同的領域,但又不能這樣簡單割裂。
中國傳統文化尤其突出的一個特徵在於強調“整體性”,典型如中醫,中醫強調人體是一個整體,不論防病還是治病,全身所有器官組織都是“陰”和“陽”的協調統一。
文化同樣如此,現在學校的分科其實是引進西方的教育模式。
所以,國學教育首先就賦予了教育物件、教育內容、教育形式以整體的觀念,而要從整體上把握這些觀念,必然要求國學教育除了在廣度上,也在深度上有更高的要求。
經典教育尤其是兒童經典教育,相對而言並不需要達到學術式的深度,也不現實。儘管中國傳統文化裡的經典浩如煙海,但從時代特徵和教育功能來說,需要作出適當的選擇,不是所有經典都適合用於教育普及。
三,意義和功能不同。
國學教育的意義,對人,是一個融合了知識、學術、言行、品德、哲學、思想等等不同側面的綜合教育,尤其在哲學學術層面上,和人的價值觀是密不可分的。
從教育功能上說,國學教育著重強調人的“品德”、“修行”等“道”層面上的價值觀塑造,據於時代發展的背景,國學中“術”的教育相對受限。
再看經典教育,兒童經典教育,誦讀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根據年齡段的不同,在對經典的理解上可以由淺入深,但仍然強調誦讀的重要性。因為絕大多數傳承下來的經典,所用語言文字的最顯著風格就是適宜誦讀,在音韻、構詞、句式、章法上獨樹一幟,透過誦讀、熟讀、精讀,在謀求達到鞏固、理解,進而潛移默化給人以精神滋養。
回覆列表
國學教育指的是中國從古至今,五千年文明史累積傳承的中華文化,從哲學領域的諸子百家,到文學領域的《詩經》、《唐詩宋詞》、《元曲》、《文言小說》、《民謠》、再至當代的《新月派詩歌》,國畫領域的水墨丹青,書法領域的楷書、篆書、草書、行書,音樂領域的二胡、馬尾琴、七絃琴、古箏,都屬於我們璀璨的中華文化行列。
而經典教育則不僅僅包括中華文化,西方優秀文化的一面,各個國家、各個種族優秀的文化一面,都囊括其中,是走出國門,面向世界的。
這就是國學教育與經典教育的區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