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森林鹿
秦始皇、宇文邕、柴榮作為當時強大政權的領導人,如果壽命再延長一些,肯定能改變歷史,但改變的方向和力度,未必就象後世推測的那樣罷了。
比如秦始皇再多活一些年頭,他就能一直維持秦朝的統治嗎?恐怕就未必。陳勝吳廣是在秦始皇死後才起義的,起義還用了秦始皇長子扶蘇(已被殺)的名義,如果秦始皇當時沒死,這兩點不成立,但陳勝吳廣因此就不揭竿暴動了嗎?
大澤鄉起義,直接原因是秦朝廷徵發了太多役夫、陳吳那一隊因雨失期,這一點無論是秦始皇還是二世在位,都不會變的。那為了求生,人家該造反還是會造反,藉口由頭另外選擇就是了,甚至也不用另外選,把藉口之一扶蘇刪掉,原來的項燕啦、大楚王啦都照用不誤。
然後秦始皇如果在位,能鎮壓下他們的造反嗎?咳,就算始皇死了,秦軍還是最後鎮壓了他們對吧。秦朝是被趁勢起來的其它軍事勢力項羽劉邦等人推翻的,這是形勢使然,跟贏政自己的生存認真關係不大。
宇文邕也是一個道理,一般認為他如果不死,北周將能很快統一全國,開創相當於後來隋唐的大一統王朝,老楊家老李家都沒什麼機會了。這隻能說確實有很大機率,但也有小機率會發生其它變故,比如他家裡內部矛盾比較多,原配李娥姿、被迫娶的皇后阿史那公主、亂七八糟的太子等等,再加上關隴軍事集團貴族各擁部曲的傳統,很難說會不會後院先起火,那歷史發展程序又會不一樣了。
-
3 # 楊朱學派
秦始皇不算早逝,柴榮算。宇文不瞭解。
秦始皇即使再多活幾年,秦朝也必亡。
秦始皇活著時,趙佗尚未稱王。趙佗雖未撕破臉皮,但秦始皇已經失去對50多萬遠征軍的控制力。秦始皇麾下只有20萬,對50萬遠征軍無可奈何。秦始皇死後,趙佗徹底撕破臉皮,自己稱南越王,雖向秦朝稱臣。但完全是獨立王國。
秦始皇大舉興兵征伐南越。是他的重要戰略決策。這一決策客觀上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秦始皇即使多活幾年,也無法改變秦朝滅亡的歷史。唯一的區別是,歷史將如是記載:項羽入咸陽,殺秦始皇嬴政,秦亡。
然後說柴榮。柴榮被公認為五代第一英主。他若多活二十年,燕雲十六州必定收復。定會重修長城。周朝依託長城,能夠抵禦蒙古。屆時,歷史將改寫。可能建立一個李唐一樣強盛的王朝。
-
4 # 經略幽燕我童貫
其他兩個人不知道,但關於柴榮,這裡現成有兩個學術界的評價。以下文字來自引用:
“我們知道,歷史上每一個傑出人物的出現,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周世宗之死,只能改變當時形勢的個別情況,不能改變當時歷史發展的一般趨向。歷史是不會中斷的,時代潮流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
——徐規
“一個國家,只有聯合而為統一的集權國家,才有機會談到真正的文化經濟上的進步,也才有機會談到本身獨立地位的確保,也才可以保證國家能及時準備進行積極的防禦。這是亙古亙今都可以適用的一種道理。周世宗沒有能夠透過自身的政治實踐而體認出這個道理,趙匡胤體認出來了,因此,他才能斷然改變了周世宗的作法,決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計劃。”
——鄧廣銘
這兩段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兩段話的意思是,柴榮本人的死亡,只能改變當時的具體的個別情況,例如柴榮如果不死,他可能與睡王的之間的戰爭會打得很厲害,而且基本確定是一定可以打起來的。
但認為柴榮就一定會打贏睡王,或者說契丹就會徹底放棄對幽州等地的申索,從而結束兩國之間的戰爭狀態,這是一種虛妄的幻想!
和平從來都是打出來,而不能指望你收復幽州以後,遼國放棄爭奪。從歷史上來說,政治軍事的力量,宋遼兩國是相當的,雙方誰都推不倒誰。沒有理由認為後周如果統一中國,就能發揮出超過北宋的力量,從而擊敗遼國。雙方的物質條件基礎就放在這裡,是越不過去的。
認為柴榮不死,就可以改變歷史,這是一種根本就不實際的想法!
本質上,是唯心主義的。
回覆列表
如果項羽剛回彭城就駕崩了,你會不會覺得他不死,哪來劉邦的機會?但是多活了幾年,神話就破滅了
如果拿破崙在加冕後就死了,你會不會覺得他不死,就能統一歐洲,可是多活了幾年。
如果苻堅在淝水之戰前就死了,你會不會覺得他不死,就能統一天下,可是多活了幾年,
更有甚者,魏忠賢不死,明朝就不會滅亡的神論也出來了。
宇文邕和柴榮能能讓你有這種想法可以理解,秦始皇不算早死吧?50歲死的,他已經統一天下了,只是後世沒守住。
那些造反的人等秦始皇死了才敢反,不過是因為減小阻力罷了,並不是不敢,即使秦始皇再多活幾年,他們造反也不是不可能。
柴榮對大遼,是有過幾場小勝,這就能說他比趙匡胤和趙光義厲害?那大遼太宗耶律德光還是被一個不知名的將領打敗了,那又怎麼說呢?
柴榮不死,他扮演的絕色就是趙匡胤罷了,燕雲十六州同樣還是收不回。
一個政治人物對歷史的走向的影響微乎其微,歷史走向是所有人的合力,而不是某一個人的作用,就像慈禧不當政,光緒扮演的就是慈禧的絕色,滿清一樣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