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人Lucas
-
2 # 孫光友
我那個年代的人在求學期間,思想都很單純,對未來生活的要求也很簡單,能跳出農門,吃上國家糧,就是最大的願望。毫無疑問,這個願望實現了。
我是農民的兒子,那個時候,家裡真的很貧困。農民的生活不僅僅是貧困,還特別辛勞。尤其是“雙搶”期間,那種艱苦的勞作,後輩們真是無法想象。所以農民家庭的孩子,第一盼望的就是將來不再做農民,不再幹農活,哪怕是學一門手藝也好,比如說裁縫、泥瓦匠、木匠等。
那個時候,農村裡的人特別羨慕的就是那些吃國家糧的人。我們看不到更多的國家公職人員生活的樣子,特別是那些當官的人生活的樣子,但我們看到了那些肉店、糧店、商店裡的營業員,他們的工作都很輕鬆,國家發工資、配糧食,衣食無憂。這樣,農民家庭的孩子,第二盼望的就是能夠吃上國家糧。
農民的孩子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唯一的途徑就是透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在鄉村的學校讀高中,那個時候高考的錄取率很低,我沒有能夠考上大學,只考進了一所中師學校。畢業以後,先是回家鄉當了教師,接著又先後調進華容縣教育局、岳陽市教育局工作,現在重新回到了學校。我對生活沒有更高的要求,有吃有穿,家庭幸福,已經很知足了。
感謝這個時代給了我想要的生活!
-
3 # 安防之眼
每一次回望過去
都在尊重現在的每一次生活
不管過去如何
我們終究會成為該成為的哪一個
-
4 # 治平36
謝謝!想當年,年少之時,是“中原北望氣如山”的理想。後來隨著年歲的漸漸長大,胸中幽然又生出一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情懷。隨著時光流去,又過去了若干年,卻另一番發自內心的感嘆:“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這就是大多讀過書的人,曾經是熱血沸騰的年輕人的抱負和理想,可是如白駒過隙般的人生,只留下一絲絲的愴然若失的感嘆!
-
5 # 娟子86834130
對於從小生長在農村的80後來說,一般的人都過上了自己學生時代想要的生活了吧。因為80後的農村的孩子,在學生時代過的比較苦。
過年的時候一幫人聚會。有人還說,那會兒最大的夢想就是不要種地。還有的說看著有小汽車跑到村裡來,想著長大了能坐一次就不錯了,想都不敢想30年以後自己能有車有房。
因為夢想中的生活沒有太多的不切實際,因為社會的發展本來就非常得快,還以為80後的人從小到大都非常能吃苦耐勞,所以很多人都過上了自己上學時最想要的生活。
我是一個出生在八零年代的女性,從小家裡就有很多的地,每天都在幫著父母幹農活。學業不重要農活才重要,這就是當時父母的理論。
所以我最大的夢想就是以後過上沒有土地的日子。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加上運氣。嫁到一個比較好的老公,全職主婦十多年,生活也算富足。
-
6 # 費玉山
理想現實天地間,
人生隨遇心自安。
任憑命運去擺弄,
苦辣酸甜且隨緣。
-
7 # 修柒
簡單的說這種生活現在應該沒有多少人過上了,就拿我們90後來說吧,現在90年的也已經30了,99年的也滿20了,夾在這洋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年齡裡面,現在是物質社會沒有錢就什麼也幹不了
回覆列表
每一個人在學生時代都憧憬過,要把生活過成想要的樣子。但是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呢?你過上了你學生時代想要的生活了嗎?關於這個問題,在心底深處,一直有關於理想生活的一個夢。所以很想和大家聊聊,到底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我所理解的“想要的生活”。
簡單點說,想要的生活應該是隨心所欲的生活,真正的隨心所欲,就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因為有句話說得很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自由比愛情和生命都重要。所以我們追求的終極理想生活就是自由。雖然現在還沒完全過上這種生活,但一直在努力!
一、財務上的自由二、時間上的自由比如說,聽人家說去農村支教獻愛心比較好,就請三個月的假,到農村給孩子教語文、數學、外語,帶著孩子在操場上無憂無慮地玩。告訴她們,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讓她們努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或者是可以來場想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任性地陪著孩子,不錯過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時間。這種自由是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不為時間所拘束。
三、靈魂的自由舉個例子,如果生了一場大病,考慮到健康是最重要的,可以隨心所欲地辭去工作,專心療養。或是去長壽村廣西巴馬,或是其他長壽老人、百歲老人比較多的地方,在那裡租一間房子,在那裡過世外桃源的生活。粗茶淡飯也好,男耕女織也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在乎名利,也不為金錢所折磨,就想過自己想要的人生。有空的時候,去散散步,打打太極拳,呼吸下清新的空氣,和百歲老人聊聊天,學學她們的養生之道,或者讀書、睡覺,或者什麼事都不做,不想人生的任何雜念,安安心心地靜養。這真的用不著很多錢,小地方房租不貴,菜也貴不到哪兒去。這才是人們理想的心靈和靈魂真正自由的生活。總的來說,很多人在學生時代都憧憬過的想要的生活就是:生活自由;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朝九晚五,浪跡天涯;以夢為馬,幸福隨處可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