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科學

回覆列表
  • 1 # 萬年孔明

    西部大開發是中國解決當前難關的重要舉措 之一。西北地下水嚴重下降,每年增加的沙化面積相當於一個省屬地級區面積,生態環境惡劣!引雅濟黃、解決東到天津西至喀什生態和工農業用水的“雅黃西線”工程(紅旗河工程簡化板)是一個偉大構想,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之本,要達到東部發展水平,西部大開發首要任務就是解決西部嚴重缺水,“雅黃西線”工程能夠解決西部缺水!應該提前開展工程規劃,實現規劃控制,分部實施,避免資源浪費,重複建設。隨著國民經濟迅猛發展,跨流域調水是必然的!20年前想都不敢想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能完建,誰敢斷言20年內國家不會正式立項建設“雅黃西線”工程?!投入2—3萬億在6000公里工程區沿線將帶動配套和其他投入10萬億以上,新增農業灌溉10億畝、每年減少一個地級區沙化面積還在其次,置換東部2億畝基本農田,讓東部多2億畝建設用地,也將促進東部再次大發展!置換基本農田每畝財政性收入30萬元,中央和西部諸省市區將獲得60萬億財政性收入,這才是西部大開發、建設“一帶一路”基礎性首選專案!小西線南水北調方案若不結合“雅黃西線”工程實施,經不起20年曆史檢驗!近期從金沙江葉巴灘水庫取水走雅礱江兩河口水庫到大渡河雙江口水庫輸水250億方/年至黃河,經黃河、桑乾河、永定河東向輸水至天津,西向輸水河西走廊,遠期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取水走怒江、瀾滄江到金沙江葉巴灘,再建一條輸水300億方/年到黃河的複線,西向輸水至喀什,這個“雅黃西線”方案可比性突出!看看中國的發展速度吧:若實行美國統計GDP的方法,中國早就世界第一了,美國GDP僅為中國的70%左右,美國律師行業每年計入1萬多億美元,建築業、房地產行業每年統計額比中國多2倍以上,中國未計入的民間借貸規模估算超過四大銀行,中國GDP未統計部分估算早就超過已統計部分,所以中中國人民手中有錢,不存在美中國人400美元拿不出來的問題。

  • 2 # 文明剛剛崛起

    黃土高原上多種樹是有用的,關鍵還是在於種什麼樹。

    在歷史上黃土高原也是有大量的樹木的,現在的降雨量也足以支援很多樹木的對水的需求。

    那現在比較火的問題是,多種樹,會多消耗水資源,特別是在沙漠地區。其實我想說的是,別以為人類在綠化有多偉大,人類只是順應自然在做一些加速的工作,我們現在只能是在適合種樹的樹的地方種合適的“樹”。這裡“樹”指各種可綠化的植物,可以是喬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可以是草。只要這種植物的根系足夠發達,可以起到固定土壤,涵養水源的做用就可以了。黃土高原上有降水,降水量還小,關鍵是保留不下來。所以植物的作用就保持水土。

    水流走,或者蒸發掉的量,其實比植物吸收後固化在體內的量大的多的多。植物對土壤形成遮擋以後,降低了水的蒸發量,也降低的流失的速度。可以說即使是在沙漠邊緣可綠化的地區,植物對水土保留作用大於揮發作用,前提是樹種要選對。沙漠裡肯定不能種闊葉林,種的都是小灌木,根系發達主幹少,葉針化,蒸騰量很小。黃土高原水文條件要遠優於沙漠,適當的種植一些經濟林木都是現實的。

    總之,很有用。換一個角度,我們一直在黃土高原上種穀子,這麼多年了,一直能維持當地的糧食借給,現在換成一些需水量比穀子小麥要小的植物,不是更有利於保持水土?

  • 3 # 女王朱瓊

    了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種樹還是種草?這引起了目前的一場爭論。也許這是瞎子摸象式的爭論。因為地形不同、地下水位不同、水的丰度不同,可能會在種樹與種草之間選擇。北京也發生過綠化是種樹還是種草的爭論,但實際效果看,目前北京的森林覆蓋率已經接近40%,山區更高,顯然,種樹比種草的效果好。筆者認為,5000年以前,或者說幾百年以前,人們對黃土高原更多地是索取,北方少數民族習慣於放牧,估計也沒有種樹的習慣,不能以過去黃土高原是以草為主而否定種樹的作用。筆者到過西寧,其階梯式造林效果非常好,能夠固水、防風,其效果要比種草好的多。建議有關研究人員到西寧看一看。以下是有關黃土高原種樹還是種草的爭論的報道。 黃土高原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養育著上億人口,同時每年要向黃河輸送16億噸泥沙,大量水土流失使這片土地頂著生態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 種什麼才有利於恢復黃土高原的生態?一直以來,答案在“種樹”與“植草”間徘徊。 近期,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地質地球所)研究發現,兩萬年以來,無論冷期還是暖期,黃土高原的植被均以草為主。這一研究結果為黃土高原植被恢復提供了科學依據,相關論文在最新一期的英國《應用生態學》雜誌上發表。黃土高原曾是草原 孢粉是孢子植物生殖細胞“孢子”和種子植物生殖細胞“花粉”的簡稱。它們的大小從10微米到200微米不等,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顯露出原形。 這些個頭毫不起眼的“小傢伙”在地質學研究中卻發揮著巨大作用。地質地球所新生代地質與環境研究室姜文英博士及其團隊就以它們為媒介,重建了黃土高原的古植被格局。 姜文英與研究團隊先後採集了黃土高原6個地方兩萬年來冷期和暖期的樣品。然後,用重液對樣品進行分離。“分離後,黃土會落在重液最下層,孢粉則會浮在上面。”姜文英說。 其後,提取孢粉並在顯微鏡下辨認,就可以區分出它們所屬的植物種類,並據此推斷出這一時期黃土高原的植被型別。 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處於兩萬年前左右的冷期——末次盛冰期,還是處於距今1萬至5000年左右的暖期——全新世適宜期,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均以草本植物為主。不同的只是暖期植物型別比冷期豐富。 在末次盛冰期,黃土高原植被由蒿屬(菊科的一個屬)、菊苣—蒲公英型菊科、藍刺頭型菊科、藜科和禾本科組成。而在全新世適宜期,黃土高原西北部植被由禾本科、蒿屬、藜和藍刺頭型菊科組成;東南部植被型別比西北部稍多,主要包括鬆屬、榛屬、禾本科和蒿屬等,此外還有大量中華卷柏。 種什麼草有講究 黃土高原適宜種草,許多學者曾提過這樣的觀點,但具體種什麼型別的草並未搞清。 姜文英說:“我們的研究顯示,黃土高原植被恢復以種草,尤以應優先考慮種植禾本科和菊科的草本植物為宜;在少數河濱地帶(如渭河)和地下水位較高的溝谷,可以適當種植一些木本植物;在黃土高原東南部可以適量種植榛、胡桃等經濟植物。” “這樣的成果很重要。”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說。 “文章對中國製定黃土高原生態恢復戰略和相應環境政策很有意義。”《應用生態學》期刊審稿人在評審意見中說。 地質地球所研究員楊石嶺表示,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大規模植樹恢復黃土高原生態的做法並不可取。“這樣不僅樹木成活率低,而且容易增加土壤水分蒸發,加劇水土流失。” 1999年,陝西省清澗縣耗資15萬元種植的40餘萬株油松,成活僅100多株;而該縣無定河流域累計種植的2.2萬公頃檸條,實際僅存2667公頃,儲存率僅為12%。 另外,他們在考察中發現,總投資6.6億元的蘭州市“南北兩山綠化計劃”中,人工種植的樹木須引黃河水灌溉才能存活,而在“兩山”之外沒有灌溉的地方仍是光禿禿一片。 因為不能適應環境,此前種植的樹木已經在黃土高原自西向東形成一條“小老樹”分佈帶。她表示:“這些植物生長快、根系大、蒸騰強度大,因缺少足夠的水分,容易‘未老先衰’,成為‘小老樹’,同時又加劇了水的匱乏,導致在土壤深部形成幹層。” “黃土高原確實有一些林場,但野外調查發現,這些林場的生長環境都比較特殊,基本上都在基岩山區。”姜文英說,基岩是隔水層,表層土壤水分不易下滲,因此可適當種樹。“而黃土高原絕大部分地區由厚層黃土覆蓋,不利於在表層土壤中儲存水,只能種草。”有望變身中草藥基地 “考慮到很多適宜的植物如中華卷柏和菊科類植物都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黃土高原很有潛力成為中國中草藥種植基地。”如榛樹葉和榛子殼可以提取抗癌藥物紫杉醇,中華卷柏可用於治療肝炎、膽囊炎、溼疹等,菊科植物中大約有300種可為藥用。 “選擇合適的植物可以使生態恢復事半功倍。”地質地球所科技處處長劉強表示。他指出,如果現實與科學發現相左,就要通過轉變思想觀念改變現有做法。否則如果單純為了追求“政績”而繼續在黃土高原上種樹,就會與科學發展觀背道而馳。 “黃土高原適宜種草,許多學者以前提過這樣的觀點,但具體種什麼草,還要聽取生態學家的意見。”

  • 4 # 磊動乾坤風行天下

    黃土高原改變生態環境要三大點!一是大面積平整土地!二是平整後根據地形環境合理的修水利設施與開挖人工河!用於存水與生態用水!三是全方位科學的綠化林播種!平整後的黃土高原大片土地!進行合理的規劃!要生態林與耕地統一規劃!生態環境放第一位!其次是農田!

  • 5 # 家居裝修線上

    不想說種植樹有沒有用。只是黃土高原並不都是荒山,只是隨著環境改變,人類的砍伐,樹才少了起來。黃土高原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養育了中華民族。古代先民對木材的使用都是來自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一個地理位置很大的區域,包括西北與中部省份的一部分。要知道沙漠都可以被治理,更何況土壤。土壤的形成本身就是環境與植物的共同作用。黃土高原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人類的發展史,也是自然的破壞史。對樹木的砍伐,過度的放牧。這些行為都導致了自然的退化,很多地區居民的生產,不是靠灌溉而是靠的天,歷史名城Murano已經埋藏在沙漠中,可見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沙漠都能種的梭梭樹,更何況條件更好的黃土?

  • 6 # 再去哪一個地方

    我就是甘肅人,這個問題問的好,現在甘肅農村年輕人太少了,山上種樹好處太多了,黃土高原常年乾旱,種樹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功在千秋。

  • 7 # 歷史的天空好精彩11

    不言而喻,肯定有用,自己有切身體會。在某黃土高原城市大學第一年,滿目黃土,到離開那座城市的時候,遠遠望去,山上披上了綠裝。隨著環境的改善,當地雨水明顯多了,氣候更加涼爽了。

  • 8 # 村裡的哪棵樹

    直接上結論:沒有用的!在400毫米等雨線之外,基本人工種植已經不能成林了,除非引入外來水或提取地下水,取地下水已經證明得不償失,引外來水又涉及經濟問題,就是值當不值當。西北荒漠主要降雨太少,草都長不起來,何況灌木喬木?綠化要講科學。

  • 9 # 大漢西安情

    在黃土高原種樹首先是水和肥沃的土壤。我個人觀點是黃土高原不應該全部種樹,黃土高原雨水分佈不均勻,夏天大雨沖積形成溝壑,黃土裸露在表面。應該種草儲存土壤不被沖積,增加土壤肥沃度再種樹涵養水源,兩者結合!單獨種樹不宜成活。

  • 10 # 西北明哥

    我的家就在西北的黃土高原上,能在黃土高原上種樹種草,但不容易。

    在黃土高原上種樹種草,關鍵是水。

    目前主要措施有:

    1、適時開展春季尤其是夏季的人工增雨作業顯得非常重要。降雨量增多的秋季比降雨量減少的春夏季種草植樹易見成效。

    2、修建水庫(調節、防洪、發電)、打壩淤地(在溝裡建壩攔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把上泥沙淤積成“壩地”,土層深厚,土質良好,可用於種草種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級螳螂vs小丑誰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