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經常在頭條詩詞中看到,有的人寫詩詞把前人的句子換了一兩個字,變成了自己的話或者句子,這種創作方法是好還是壞呢? 首先,我個人是不贊成的,別人創作時的環境,內允情感,修養,文學(字)功底等等不可能和你一樣。寫出的東西肯定不一樣。 其次,借用和化用也是可以的,如主席:天若有情……一唱雄雞天下白……等,我自已也化過,如《滿江紅》(更長纓縛住美山河,釣魚島)《蝶戀花.樓上》(萬丈紅絲不把姻緣縛)等。化,借,要化出新意,借,要對景,使人能夠接受。假如前人寫了:缺月掛疏桐(《卜算子》)你改個字叫:水月掛疏桐,或者什麼的掛疏桐。變成了自己的句子,別人一看,既無新意,又缺內涵,照搬照抄,真可謂讀死書也。 那麼,到底借句可不可以呢,我認為是可以,但不提倡,別人吃過的東西你在吃一遍,什麼感覺,別人的老婆你偷偷的換成自己老婆,這叫賊,別人的錢你把它放在你的袋子裡,叫偷。別人的句子你換個字變成自己的句子,也叫賊,(此賊非彼賊),最後要說的是,喜歡古詩詞的今人,只有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體驗生活,端正自已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開拓眼界,才能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6
回覆列表
  • 1 # 眾人皆有魚

    我對於借用引用別人句子觀點的人到沒什麼偏見,但有幾個前提。

    二,尊重原創,別人的東西你可以借用,但是不能更改即便它不完美。尤其現在很多人都是單純為了改而改,改了之後便厚顏無恥的當作自己的作品。比如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鏡,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這是顧城的詩,卻被有的人去掉一個的字,再把來改成去,寫進某首歌中(榮耀),這種行為就比較讓人嫌棄了。

  • 2 # 家有寶貝147517795

    個人看法哈…………

    第一,天下文章一大抄,借用前人耀眼之句,

    之文,並非拉“大旗作虎皮”,而是覺得此處如

    何描述如何來寫,都難以逾越,不及前人之作

    了…………

    第二,前人留下那麼多的璀璨光輝的華章美

    句,令我輩後人不生傾慕不勝嚮往,時時讀來

    如醇酒美食,甘美異常…………每每借用,雖然

    拾人牙慧,但也不失為對前輩文豪,詩仙,詞

    聖諸位泰斗的尊崇,些許模仿,何錯之有呢?

    第三,中國文化,智慧結晶,人類文化文明瑰

    寶,世人矚目,後人當努力傳承,使之源遠流

    長,代代不忘。

    第四,既然敢借用,就必定知道此詩此句何

    意,想來也是喜歡了,熟讀了,才敢借用,說

    明此人愛讀書,讀好書,這是個好習慣,應該

    嘉獎

  • 3 # 韋雙林

    自有詩賦聯文至今,借用及套用其例不在一二。文言文,詩詞歌賦,又幾何純盛於唐宋及近代,?這種中華文化之傳承,沿襲演變而來,憑空原創盛於盛唐時期就不現實,那時,上一輩,我輩尚未墜地,現今所寫所繪,也是各段各處拾得之皮毛,又誰人能說勝其天聰於數輩文人先輩之上!?言過之處恕過為懷,個人淺言,概無領意旁說。!

  • 4 # 老街味道

    問題:如何評價寫詩詞借用或者引用別人的句子的行為?

    前言

    化用借用是詩詞創作中最常見的手法,這和用典有些類似,甚至也可以說是用典的一種。有人故意“掉書袋”以顯示自己的博學。

    一、張旭《山中留客》化用陶淵明的詩句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沾衣”二字語出陶潛《歸園田居》:“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知道出處,自然就聯想到“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假如不知道陶淵明這首詩的話,那麼對於張旭的這首詩的理解自然也膚淺,可能想不到還有世道汙濁、山水怡情,勸人歸隱的含義。

    二、 皆祖述前人作語 無一字無來處

    南宋文學家周紫芝甚至說自古以來,文人們常常說前人說過的話,走前人走過的路:

    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

    祖述,就是效法遵循前人的學說或行為,詩文作品中,就是有指“出處”。

    北宋的黃庭堅曾說過: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三、凡作詩之人,皆自抄古人

    日本的空海和尚寫過一本《文鏡秘府論》,記載了不少唐朝的詩歌理論。

    空海和尚說唐朝詩人的有個好習慣,隨身帶有前人詩歌的手抄本,自己作詩的時候如果苦思不得,就開啟“錦囊”看一看:

    凡作詩之人,皆自抄古人,詩語精妙之處,名為隨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興若不來,即須看隨身卷子,以發興也。”

    今天我們人人都有手機,隨時可以上網搜尋,古人豈不是羨慕死.....

    四、作者不及述者 “抄”要抄的精彩

    楊萬里《誠齋詩話》中,關於杜甫化用前人作品的現象有這種評價: ”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杜子美《武侯廟》詩云:「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此何遜《行孫氏陵》雲「山鶯空樹響,壟月自秋暉」也。杜雲:「薄雲巖際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雲岩際出,清月波中上」也。」作者不及述者。

    楊萬里說作詩有偶然間和前人作品相似的情況,但是也有化用前人的情況,杜甫化用前人詩句,可以稱之為“述者”。

    但是杜甫化用的詩句卻超越了原作者,因此說: 作者不及述者。

    結束語

    古人有直接引用,如落花人獨立句,晏幾道照搬翁卷。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無數人引用到自己的詩中。更多的是化用,例如上面黃庭堅說的: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

    用典也好,引用也好,化用也好,都是詩詞創作的重要修辭手法。詩句短小精悍,這種方式可以包容更豐富的內容與含義。不多讀書多練習很難熟練使用,當然這不包括把人家的作品拿來改上兩個字就濫竽充數成自己的作品。

  • 5 # 積武145333984

    用得好,錦上添花;用得不好,貌合神離。不反對用,但不可多用。毛澤東也間或巧用名句,與本意珠聯璧合。古人也如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買Apple Pencil的話有必要買iPad Pro 11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