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飛哥娛樂圈
-
2 # 娛樂可樂說
1.《延禧攻略》作為新晉的收視之星,劇中人物造型也吸引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對於劇中富察傅恆穿著蟒袍,有許多人有疑問?
2. 富察傅恆穿著蟒袍合適嗎?蟒袍是否只要皇親國戚才可以穿著?答案是合適的,富察傅恆當然可以穿著蟒袍。富察傅恆後來的 職務是軍機處首輔大臣,保和殿大學士,按照品級來說的話,可以說是官居一品,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領導。
3. 帝王身著龍袍,爪形為五趾。蟒袍,作為位極人臣,帝王賞賜榮華的象徵,非龍,爪上四趾。富察傅恆作為皇后的胞弟,社稷的肱股之臣,被“大豬蹄子”賞賜蟒袍也是合情合理的。
-
3 # 陳大舍
因為清朝制度,一品官至不入流官皆可服蟒袍。傅恆起家就是正六品藍翎侍衛,妥妥的世代簪纓,他穿蟒袍是再合適不過了。
蟒袍最早出現在大元朝。當時的納石失(織金)和金段子的花樣有有龍、鳳、鹿、兔、花卉、梅鵲、滿池嬌、一年景等等,不要說高官顯宦,就算是一般人甚至可以用織金繡龍的紋樣。比如高麗王朝末期漢語教材《樸通事》中就記載著當時的一個“舍人”,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高富帥”穿的就是“柳綠蟒龍織金羅帖裡”。在元成宗大德年間,中書省曾經上奏:
“市賣的段(緞)子,似上位穿的大龍,則少壹個爪兒,肆個爪兒的織賣有”。
對此元成宗批示到:
“胸背龍兒的段子織呵,不礙事,教織者。”
而此時後市場上也開始販賣帝王專用的“胸背(就是補子)龍兒的段子”。仍舊是《樸通事》,記載了高麗商人在市場購買了昂貴的緞子:
“這的大紅繡五爪蟒龍,經緯合線結織,上用段子,不是諸王段子,也不是常行的,不著十二兩銀子,買不得他的”。
不僅說明了“五爪蟒龍”是“上用段子”,與“諸王段子”不同,而且還標明瞭價錢“十二兩”銀子一匹,比其它的“織金胸背段子”貴一倍。
大明朝開國制度多存大元舊制,許六品以上官用四爪龍(蟒)紋樣,七品以下文官不許用龍鳳紋。至洪武二十四年,才規定文武官常服補子紋樣,諸侯如公、侯、駙馬、伯用麒麟、白澤 ;文官用華蟲(珍稀的禽鳥);武官用猛獸;未入流雜職用練鵲;風憲官用獬豸。但是,蟒袍只能是諸王專用,或者作為重臣元老的特殊榮譽。據明代沈德符《野獲編》記載:
“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獲得這類賜服是極大的榮寵,“賜蟒”也成為士大夫的最高理想 ,僅次於“加九錫”。
清代服蟒制度就比較特殊,因為清代一品官至不入流官皆可服蟒袍,所以就從細節上拉開差距。三品以上九蟒,七品以下五蟒,皆五爪。皇帝及太后生日前後全體官員穿蟒袍三天,叫“花衣期”。此外清朝制度規定,唯天子袞衣為明黃色,親王朝服、蟒袍用藍及石青諸色,但是“若賜金黃色,亦得用之”。
到了清中期以後不要說傅恆這樣的外戚大臣,就算是番僧、命婦、閹寺,都可以穿蟒袍。
大明郡王容像。
大元朝穿蟒龍胸背圓領衫的蒙古武士。
穿金黃蟒的十三爺怡親王。
-
4 # 五味社
蟒袍在明朝為官服,但到清朝則變得寬鬆,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皆可穿。
眾所周知,清宮服飾的背後是森嚴的等級制度。
皇帝、皇太后、皇后皆可穿明黃色龍袍,皇太子是杏黃色。
明朝時期,蟒袍是官員的服飾,但到清朝有所放寬,上至皇子福晉,下至未入流者皆可穿。只是從蟒數和顏色上進行限制。
根據《欽定大清會典》記載:親王、郡王,九蟒;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九蟒四爪;文武四五六品官,八蟒四爪;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者,五蟒四爪。
顏色上也有區別,分為“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是紅、綠、黃、白、黑,“下五色”是紫、粉紅、藍、湖、香。
另外,質料和刺繡,也示身份等級的區別。
《延禧攻略》中,富恆作為乾隆的愛臣,穿蟒袍再正常不過了。
回覆列表
蟒袍加身是明清士在官場奮鬥的目標,象徵著榮華富貴,位極人臣。
我們從關於清朝的影視劇中,經常看到不少高階官員脫掉朝服後,身著一襲蟒袍。蟒袍,像龍袍。龍袍為皇帝御用,親王及文武大臣、內廷太監,不論多麼顯貴勢重,都不得穿龍袍。否則就是僭越禮制,記得以謀逆罪論死。
《欽定大清會典》卷四十七記載:蟒袍,親王、郡王,通繡九蟒。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額駙、奉國將軍、一等侍衛,皆九蟒四爪。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將軍、縣君額駙、二等侍衛以下,八蟒四爪。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五蟒四爪。蟒袍,雖像龍袍,但為四爪,款式也有嚴格的區別。袍款式為齊肩圓領,大襟(右衽),闊袖(帶水袖),袍長及足,袖裉下有擺衩子:周身以金或銀線及彩色絨線刺繡藝術紋樣。
在清朝,蟒袍是文武官員最常用的禮服,因袍上繡有蟒文而得名。什麼樣的官員可以穿蟒袍,穿怎樣款式的蟒袍,都是有嚴格的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