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354188383803
-
2 # 丹晨2020
是一個錯誤的示範。曾有個小影片,父親躺著用手機玩遊戲,三歲小孩問:爸爸在幹什麼?旁邊的媽媽答道:爸爸在墮落。小孩一邊跑過去一邊說:我也要墮落。
孩子在讀書,需要一個安靜且沒有干擾的環境,才能高效地學習。家長卻在旁邊玩著三歲小孩都想“墮落”的手機,孩子能靜下心來學習嗎?
再說了,孩子天性愛玩,自制力差,家長在旁邊創造一個這麼大的誘惑,直接跟孩子說:別學了,一起來玩吧。
-
3 # 福遙上古玄灸
這個標題很好,現在大部分家長都這樣,自己手裡拿著手機,看著影片刷著抖音,然後嘴裡還說著,孩子好好學習哈,趕緊寫作業,想想孩子能好好學習好好寫作業呀?憑什麼呀?我閨女以前就這樣說過了,開始我還意識不到自己做的不對還辯解,回來看了一下專家分析的確實問題在自己身上,現在孩子一回家我基本把手機放一邊,孩子也不拿,我也不拿手機,專心的那本書坐孩子身邊看書,或者和孩子一起做數學題,以前我家是吃飯看影片,上廁所都拿著手機,時間全浪費在手機上了,現在正在改的途中,雖然有點不習慣,但是不拿手機,幹什麼都有時間,孩子馬上該放學了,我又的放下手機了。
-
4 # 大河武林
做為家長,這種行為一定要杜絕。原則上孩子是不建議玩手機的,除了作為學習工具例外。
家長在學生正在學習時還玩著手機,這是家長對孩子的不負責任以及失職的體現。
正確的方式是:
1、孩子學習時,最好放下手中的活,陪孩子一起學習,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家長不可製造影響孩子學習的各種動作和壞毛病。
2、如果家中確忙或孩子需要安靜的學習環境,家長要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家長可以到其他房間或戶外活動。
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一天吃不成胖子。忠告大家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5 # 互搏雙子座
一邊督促孩子認真學習,一邊自己舉著手機玩遊戲、看影片、逛淘寶,這種事我嘗試過,感覺非常不爽,孩子和我都不爽。
給你還原個真實場景:
學前班的時候,大寶還不喜歡寫作業,悶悶不樂的坐在書桌前,我翹著二郎腿監督,手裡抓著手機。看他漸入狀態後就鳥悄兒的看小說,約莫過了5分鐘瞅了一眼大寶,在作業本上畫小豬佩奇呢!登時火冒三丈,
我大吼:你幹啥呢?
大寶淡定的回:我在畫畫呢。
我:作業寫完了嗎?
大寶:沒有。媽媽你看手機看啥呢?
我:媽媽在看重要的東西。
大寶一副不相信的表情,他的意識裡手機裡都是很好玩的東西,所以堅定的認為我在玩,所以開始講條件:那不行,我寫作業的時候你不能看手機。
我都氣樂了:憑啥我不能看手機。
大寶認真的大聲喊:那不公平。
我:怎麼不公平。
大寶臉都氣紅了,執著的嗷嗷喊:就是不公平,你陪我寫作業就是不能看手機。你看手機我也看。
也不知道他的理論從哪兒來的,但為了讓他痛快的寫完作業,我只能放下手機瞅著他瞅著他寫,順帶輔導做錯的題目。
後來又有幾次偷偷看手機,每次都會被大寶發現,然後認真嚴肅的對我說:媽媽你把手機放下。最後一次,我認真對大寶承諾:以後媽媽就專心陪寶貝寫作業,再也不看手機了。大寶眼睛亮亮的撲到我懷裡,輕聲說:媽媽我愛你。
就這一句話,啥都值了!
-
6 # 皮蛋肥肉吞金獸
是非常不值得推薦的體驗。
現在大家逐漸都知道家校結合的重要性,為什麼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逐漸被看到和重視呢?因為家長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被證實是真實存在且相當有力的。與我一直奉行的“雞娃不如雞自己”的觀點相同,家長要求孩子認真學習,最好的方法,不是吼罵或者溫柔而堅定這類的“心理療法”,而是應該自己坐在孩子身邊,與孩子一同學習,這叫親身示範。
為什麼說親身示範最重要呢?因為我們要孩子學習會反覆的告訴孩子,學習如何的有用,學習的能夠讓你有選擇的自由,學習如何的讓你能夠快樂;孩子想要相信,但是當他在苦逼寫作業的時候,發現媽媽開心的在淘寶上剁手,爸爸快樂的在手機上吃雞,他們會覺得,哦,學習並不快樂,爸爸媽媽玩才是真正的快樂呀。他們不能理解你說的,我以前也是像你這樣寫作業過來的,只覺得父母在騙他們,在畫餅。
而如果父母與孩子一同學習,孩子會認為,父母說的和他們做的一樣,他們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家庭氛圍,他們會願意相信父母告訴他們關於學習可能帶來的一切好處。
所以,孩子學習時如果家長實在無法做到在孩子身邊陪同,那麼就請至少保證一點,不要一邊玩著手機一邊看著孩子學習。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和看法,供參考,學習。
回覆列表
父母是孩子身邊的第一任教師。
所以子女在學習的時候,父母應該學會不玩手機。
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