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565025864

    這個問題是國家正在關注的問題。本質上就是經濟問題!覺得國家多發展一些農村地區,就算農村沒那麼容易去發展,那多發展小縣城也好,出外務工無非就是想多賺些錢改善生活條件,而如果離家近的地方有錢賺他們是不會一定要去外面的。這個我比較有體會,有許多父母想在離家近的地方找點工作把孩子老人都照顧好了,奈何工作實在不好找,工資也實在沒辦法和大城市比。所以我覺得這和國家以前的政策有關,都是發展沿海地區,其實許多的手工業和電子業放在中部地區都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問題社會與國家一直致力於解決,但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希望祖國早日繁榮富強讓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儘早早日解決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問題~

  • 2 # 一言說盡

    年輕人不出去打工能行嗎?特別是我們魯西南地區,地少,沒有工廠,年輕人只能出去打工,老人在能帶孩子的情況下,能出去打工,要是不能帶孩孑,就把媳婦留家。

  • 3 # 農da姐

    元宵未過,年味尚濃,團聚的炕頭還未捂熱,侄兒夫妻倆就扛著沉重的行囊告別父母和孩子,匆匆踏上打工的旅途,……踩著這個節點,村裡的年親人陸續外出打工。剛剛熱鬧的村子重又歸於沉寂。以上場景,是目前中國農村整體現狀的縮影。

    解讀目前中國農村整體蕭條的現狀,喜憂參半。

    一、喜:

    1、勞動力輸出,使資源獲得更為合理的配置。 輸出的這部分勞動力,大部分屬於不願從事農事勞作而被閒擱起來的群體。這部分人文化程度不高,精力旺盛,如果找不到價值出口,不是遊手好閒滋生事端,就是流連賭場和網咖,遠離正常家庭生活。是農村和家庭不和諧和不安寧因素的製造者。外出打工,多渠道就業,將這部分勞動力轉移並充分利用,妥善管理起來。一方面有利於農村的穩定和諧,一方面又為城市發展做貢獻。

    2,有利於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在農村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奇葩:父母既要養兒子,還要負擔兒子的老婆和孩子,老人肩上的擔子可謂重如泰山,被生活壓的氣喘吁吁。而年親人則可以熟視無睹,心安理得,他不給你談責任談擔當。可憐天下父母心!在農村,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能娶妻生子。輸出勞動力後,一定程度減緩了啃老的局面。這部分群體在城裡通過出賣勞動力獲取報酬,他們的收入,不僅能養活自己和孩子,還能儲蓄盈餘蓋房或買房。更重要的是,透過城市氛圍的改造,他們當中的許多人,不僅顛覆了惡習,還變得積極上進起來。媳婦也跟著來了。

    二、憂

    1,農村賺錢難振興任重道遠。 選擇外出打工,而不是留在家創業,最根本原因,現在農村賺錢難,難賺錢。用農民的話說,中國農業的發展,目前不是種子問題,也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生產及流通環節成本太高,是經濟結構的的問題。一邊是農民的糧食蔬菜水果賤到白菜價沒有人要,甚至一車一車腐爛傾倒;另一邊是超市菜價居高不下,市民大呼貴吃不起,消費節儉。農民種地利潤薄,比撿垃圾收入差,農民都不願種地了,致使大量農田拋荒。不把農產品的銷售和農民的收入問題解決掉,建立現代流通體系,即便再出100個袁隆平,有人說也不一定管用。只有建立從“田頭----指頭----舌頭”的產業鏈,從健康消費制定生產標準,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和全新的生產方式,中國農業的出路才有希望,但這一願景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

    2,監管孩子重生活輕教育的尷尬。 年輕人外出謀生後,孩子交由老人打理。老少組合成為農村的公式。奶奶一個人要同時照顧1-3個甚至更多孩子的飲食起居,整天圍著灶頭忙的團團轉。孩子的安全問題,吃喝拉撒問題,當奶奶的是操碎了心。有時還要忙點農活,打個下手。上了年齡的人,文化程度普遍低,家務活又重,孩子的學習問題顧不了也沒法顧。在家庭教育輔導這塊,相比城市孩子,缺失明顯。農村孩子的家庭學習監管就是個短板。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孩子長大後一旦進入社會,和享受豐富教育資源的城裡孩子競爭,孰強孰弱不言而喻。寒門難出貴子的擔心正越來越受到時代的強化! 為什麼我的眼裡噙著淚水,因為我深深的愛著生我養我的農村。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請點關注,歡迎積極建言獻策。

  • 4 # 雪夜書千卷花時酒一瓢537

    這是城鎮化發展帶來的負面作用,將加劇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導致大量的空心村。同時,大量年輕人外出打工,也使農村經濟發展失血嚴重。但資本的逐利性和資源的嚴重不均衡左右這這一趨勢將會持續加劇,國家只能利用經濟發展調控槓桿和產業政策來打破這種不均衡,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特別是發展鄉村旅遊等第三產業,在保護好農村的青山綠水的同時,帶動農村經濟發展,解決更多的就業崗位,讓大量的年輕人返回家長創業就業。同時,堅持大力發展新型城鎮化,改善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配套學校,醫院,商場等配套設施,最大限度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必要買同色系西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