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如夏花心似冬雪
-
2 # 家有乖乖
沒聽說過甲亢會引起精神病,我曾經是一個甲亢患者,但是我現在完全治癒了。我分享一下我這幾年的心得。2010年5月,我才不到26歲,莫名出現心跳快,全身無力,出汗,消瘦,全身發抖,脾氣大等症狀,當時不知道得了什麼病,輾轉了好幾個科室確診為甲亢,當時的化驗單簡直不忍直視!因為當時不知道甲亢是個什麼病,怎麼會降臨到我的身上?我就天天百度,才知道,工作壓力是元兇!當時我就是工作不順利,才患上的這個疾病!看了內分泌科的醫生後,醫生給我開的賽治,剛吃上的時候,我的那些不舒服的症狀很快就消失了,但是沒兩天我也就出現了過敏的症狀,全身起紅疙瘩,無奈停了藥。又去看醫生,開始醫生建議我做碘131,一種放射性治療,但是這種治療容易把甲亢治療成甲減,而甲減是需要終身服藥的,醫生又考慮我當時還未婚未育,最終放棄了這種治療方案。
最終把我的藥改為丙硫氧密啶。每天三次,每次兩片,但是這個藥是一個降白細胞的藥,所以要嚴格監測血常規裡白細胞,還要吃地榆升白片。記得當時每週都要到醫院化驗血常規,直到血常規穩定,白細胞不再下降。
2-3個月就要到醫院化驗甲功七項,監測血值,還好我的血值後來都比較正常,再後來就可以化驗甲功三項了,不用化驗那麼多!
吃了一年的藥以後,醫生把我的藥量減為,一次一片,一天三次,我問醫生什麼時間才能停藥,醫生的答覆是吃兩年藥的,有50%的複發率,所以我只有乖乖的吃藥。
又過了一年,我的藥量減為一次一片,一天兩次,但是還是繼續。直到第五年,也就是2015年的時候,我的藥量已經減為了每天半片!這個時候我問醫生什麼時間能停藥,醫生讓我去化驗甲狀腺受體抗體,說轉陰再說,慶幸的是,我是陰性。但是醫生給我說陽性說明肯定會復發,而陰性不代表不會復發,只是機率小一點罷了,還是會有20-30%的複發率。醫生不建議停藥…
但是當時為了備孕,我停藥了,一直半年複查一次甲功七項,慶幸我的值一直還不錯。沒有復發!所以甲亢患者,不要氣餒,相信是一定能治好的,它只是自身免疫系統,內分泌出現了紊亂,不要擔心會引起其它精神性疾病!還有一點,就是一定要按時吃藥,複發率真的很高的,相信醫學,相信醫生,感恩!
-
3 # 我說精神
你好精神科醫生幫你回答這個問題。
甲亢不會引起精神疾病,但會出現躁狂發作的一些表現,比如言語增多、長時間亢奮、睡眠需求減少及易激惹表現。這種表現往往出現於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素水平降低後症狀即緩解,所以即使甲亢引起的類躁狂表現也屬於軀體疾病,透過病因治療,精神症狀會隨之緩解,有別於真正躁狂發作的功能性疾病性質。
不但甲亢如此,甲減也會出現類似抑鬱發作的表現,同樣透過調解甲狀腺素水平可以糾正抑鬱表現。所以精神科心境障礙患者住院時往往要查甲功八項,尤其是查體時發現甲狀腺腫的病人還是優先懷疑甲狀腺疾病所致精神障礙,檢查排除後才能考慮精神疾病相關診斷。
-
4 # 遊醫扶正
甲亢是不會引起精神病的,甲亢是由於甲狀腺合成釋放過多的甲狀腺激素造成的,是高代謝疾病,多表現為心悸、怕熱出汗多、進食和便次增多、體重減少、突眼、眼瞼水腫等。甲狀腺激素增多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可出現失眠,對周圍事物過度敏感,情緒波動大,甚至焦慮,但這並不是精神病!甲亢是治療的!
-
5 # 事事順心91176
吃了一年的藥以後,醫生把我的藥量減為,一次一片,一天三次,我問醫生什麼時間才能停藥,醫生的答覆是吃兩年藥的,有50%的複發率,所以我只有乖乖的吃藥。
-
6 # 爆炒時光
按照我這個醫學門外漢的理解,甲亢不是甲狀腺的毛病?精神病是腦子的毛病吧?甲亢頂多就是情緒不穩定,有點波動,不至於像精神病那種流著口水拿刀砍人那種吧?
-
7 # 李愚公笑不死你740
一般不會成為精神病,但是甲亢有精神病的一些症狀,甲亢與心情不好有關。如果不去解決心情不好問題,甲亢就不會治癒
回覆列表
甲亢,全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指的甲狀腺本身產生的甲狀腺激素過多而引起的甲狀腺毒症,臨床上以神經、迴圈、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特徵,臨床之中常見的甲亢多是Graves病引起的甲亢。
Graves病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徵主要是血清中含有針對甲狀腺細胞TSH受體的特異性自身抗體,這種抗體和TSH受體結合從而導致了甲狀腺細胞的增生以及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甲亢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由於體迴圈中的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可表現為易激動、煩躁失眠、心悸、乏力、消瘦、怕熱、多汗、食慾亢進等,大多數患者還有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為瀰漫性,質地中等,且無壓痛。還有的患者伴有眼部表現,包括單純性突眼和浸潤性突眼。
甲亢並不是全部以高代謝為特徵,有少數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高代謝症狀並不典型,相反的會表現為抑鬱、厭食、嗜睡,體重明顯減少等,這種甲亢稱為淡漠型甲亢,和精神疾病中的抑鬱障礙表現有點類似。
總的來說,不管高代謝典型還是不典型,甲亢都不會引起精神病,二者是發病機制完全不同的兩種病,只是有可能某個表現類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