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廨七叔
-
2 # 蘇粉紅痴
書法是寫漢字,是漢字書寫藝術,書法的法就是強調書寫的法度。但寫字就不能等同於書法,江湖體字就是寫字,真正的書法就是講傳統,講風格。是水貨與正宗的關係。
書法是傳統文化,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湧現出二王,顏柳歐趙,宋四家,張旭懷素等等書法大家,他們留下的字帖浩如煙海,燦若星辰,是後人們學習書法的範本,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書法養料,質樸高古,是難以逾越的高度,學書法,不能急功近利,走捷徑,搞速成,臨帖功夫不到家,學了點書法皮毛,就搞創作,走江湖,純粹耍流氓。
江湖體毫無傳統的筆法精到,結字隨意誇張,毫無傳統的法度約束,線條粗糙毫無傳統的質感古樸,雜亂無章沒有傳統的書卷氣,江湖體褻瀆書法傳統,誤導審美。
一句話,江湖體沒有書法傳統的DNA。
一句話,江湖體沒有傳統書法的DNA。
-
3 # 靜堂書法
學習書法唯一的途徑就是臨帖,從傳統經典的法帖裡取法,在經過對經典字帖的學習共性的規律性的筆法、結字方法,故而形成自我的風格特徵,這也是學習書法從傳統中取法才有價值,而社會有一些用毛筆胡亂書寫,沒有經過對經典法帖的學習,沒有法度,只有表演性的書寫方式都是江湖書法,這類書法從專業的角度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只說我個人對這兩者的區別的認識。
目的不同。江湖體或許最早發源於賣字先生。在古時候,文人如果應試不第,其出路大約有這麼幾個:私塾先生、入幕為賓、迴歸農耕。而一些趕考落第的秀才,在花盡盤纏後囊中羞澀,生存都難以為繼,也許就會選擇代寫書信或者當街賣字。這個營生在當時的市場不小。書者不同。江湖體的書者,多半是對書法認知並不深的人。能識文斷字,書寫也能滿足大眾需求就可以。漸漸地,春聯、橫幅以及一些典禮的書寫需求形成了一種基本穩定的書體和標準。目標群體不同。在古代,江湖體的需求群體(目標群體)多半是不識字的社會底層人群,對書寫不會有書法層面的要求。技能要求不同。有些落第秀才因從小不事生計,落地後就長期以此為生,漸漸形成了以整潔、好看,甚至有點花哨的字型。這種字型還不同與館閣體,因為館閣體畢竟是政府機構的抄寫,要求要高得多。最後,我個人認為,江湖體也算是一種書法形式,並不是江湖體就一定低俗(現在的妖魔化書法不在此列),而且,在長期的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徵。雖然重技輕意,但技精近乎道,此中也不乏高手。
個人觀點,偏頗不妥之處,敬請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