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小腦斧的雜貨鋪
蹇達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抗倭名將,字汝上,更字汝循,號理庵,巴縣人(今重慶主城區),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是他麾下將領,其英勇抗倭的成就無愧於"民族英雄"這一稱號。
在萬曆年間由他指揮的夏戡亂之役、抗倭援朝之役、播州平叛之役,史稱“萬曆三大徵”,蹇達成功指揮戚繼光、邢玠、李成梁、李如松、李化龍、祖承訓、宋應昌、秦良玉等抗倭名將,先後取得“三徵大捷”,捍衛了中國的和平與統一。
宣德十年(1435年)蹇義因病去世,終年七十三歲。贈特進光祿大夫、太師,諡忠定。蹇達去世後數十年,清軍入關,蹇達的奏疏和詩文被列為禁書,全部予以銷燬,清朝編寫《明史》時,蹇達也被乾隆親筆從《列傳》中剔除,因此其相關作品和記載留存很少,然而這樣也不能抹殺這位偉大民族英雄的豐功偉績。
-
3 # 漁經獵史小仙女
這一年,他的銅像落成於銅溪鎮一廣場上。他的後人相繼到來,齊齊向著銅像深深鞠躬。
他,是蹇達,一位對國家有功的明朝官員。
為何說他悲情?
因為他官譽良好,忠於職守,才情並茂,抗倭有功卻被清朝皇帝剔除出明史列傳。
盡忠職守蹇達也算是出身豪門,父親是進士,自己到了十歲以後開始開竅,之後也中了進士。他從一個縣令開始做起,到府丞,到順天巡撫,到薊、遼、保定三鎮總督、到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這一次次的升遷,都是蹇達努力的見證。尤其是他在擔任順天巡撫、三鎮總督和兵部尚書的時候,有不少的貢獻。
擔任順天巡撫之時,他關心民情,同時也保證了國家財政收入,做出合理的分配。
按《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八十三》記載:
兵部覆順天巡撫蹇達稱:“地土起存稅糧,自有定例。但天災流行似不分於民屯、草場。被災草場租銀,應照依原勘災傷地畝,分數量免四分,該銀三千四十七兩有奇。其無災地土,並應徵六分,共該銀四千五百四十一兩有奇,盡數起解。”在統帥薊鎮、保定、遼東的時候,蹇達對明朝軍事有重大的貢獻。
他開發了許多水雷、地雷,還建立了遊擊火炮營、炮騎營等,重挫了前來侵擾的敵軍(包括日本的豐臣秀吉)。
這三地的御林軍都是當時最精銳的部隊,是守衛國土的先鋒。
另外,寧夏戡亂、抗倭援朝、播州平叛(萬曆三大徵)都是蹇達參與指揮的。
李如松、董一元、戚繼光等抗倭名將都是蹇達的將士。
才情並茂作為進士,蹇達的文學造詣算是深厚的。
而在他的作品裡也常常能看到愛國的表現,比如《西南平播碑》就是歌頌李化龍為明朝在西南邊疆重振威風。
《西南平播碑》(節選):
“故師期僅及三月,費僅逾一百萬,而殲八百年大憝,若摧枯拉朽,且拓地張官,一以中國之治治之;瘴雨蠻煙之鄉,永為樂土。公之功不弘且遠哉。而公不自功也”其餘作品還有《同邱古木》、《登蓬萊閣》詩等。
高瞻遠矚蹇達愛國,並不會只看眼前的國家狀況,而是經常密切關注邊防的形勢變化。當年,他察覺到建州女真對明朝的威脅越來越大,並且多有動作。
蹇達推測努爾哈赤必定是有了造反的念頭,所以他上書朝廷,希望他們能夠有所提防並採取措施。
沒想到蹇達的擔憂在萬曆四十四年成真,努爾哈赤正式稱汗,建立大金。之後,努爾哈赤正式反明。
正是蹇達曾經試圖阻擾清朝的基業建立,所以他成為了清朝在修訂《明史·列傳》的時候被剔除出的官員。
像那些曾經讚譽過蹇達的作品,比如袁宏道的《答蹇都督》或者是謝廷諒《集內寄贈少司馬蹇公詩》都受到牽連。
孟森曾在《明史講義》言及:
《明史》 中不但不許見建州女真,並凡女真皆在所諱,於是女真之服而撫字,叛而征討,累朝之恩威,諸臣之功過,所繫於女真者,一切削除之。因此,蹇達的事蹟被大量剔除,尤其是和女真有關的。就連蹇氏後人在清代的時候也要被迫離開重慶四處逃散。
總結蹇達文武兼攻,關注民情,對明朝頗有建樹。雖然他不被清朝史官所容,但是所幸我們還能從別人的列傳,或者欣賞他的明神宗之實錄裡找到他的事蹟。
另外,蹇氏一族雖然遠走他鄉,但是他們代代留下來的族譜還有著許多值得紀念的內容。
在2016年的4月,蹇達的銅像於合川區銅溪鎮蹇達廣場竣工。
蹇氏後人都從各個地方紛紛前來,除了祭拜先祖,他們也很慶幸多年來的鄉愁終於有所歸依。
突然有一種莫名地感慨,不知道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物又是因為類似原因而慘遭埋沒的呢?希望曾被歷史淹沒的蹇達,能夠被髮掘出更多的史實資料,讓我們能好好認識這位抗倭英雄。
回覆列表
蹇達明中後期一位戰功赫赫的抗倭名將民族英雄,進士出身名門之後,播州平叛、寧夏戡亂、抗倭援朝功勳赫赫,可惜後來因奸黨專權憂憤成疾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