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田中行A
-
2 # 尋根拜祖
借用《道德經》開篇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和名存在於萬物,至於它是什麼東西不能說,所有說出來得“道”,言出來的“名”,都已經不是真正的“道”和“名”了。
歷史同樣如此,每一個事件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經人記錄下來的歷史,哪怕是錄影機攝錄下來的歷史,又變成主觀的了,嚴格來講它已經不是真實的歷史了!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歷史呢?筆者結合個人讀史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1.歷史事件存在的客觀性要尊重
嚴格來講,就不存在完全客觀的歷史,哪怕是“不走樣”的影像資料,因為影像也是由人記錄和剪輯的,選攝錄素材和剪輯儲存,就是主觀加工。
即便時光倒流,讓歷史在我們面前重新展現,我們看到的也是“主觀歷史”,因為我們會根據自己的認知,對客觀的歷史有“選擇性”地保留在記憶中,這也是主觀加工過程。
那麼我們就必須以史料記載的基本“事實”為出發點,不能因為絕對客觀的不存在,就懷疑一切,否則就會墮落為“虛偽主義”。
比如我們研究漢使,你總不能否認西漢十一帝的存在吧?你也不能否認劉邦推翻秦朝、打敗項羽的基本事實吧?你也不能否認漢武帝對匈戰爭的歷程吧?無論司馬遷有多不靠譜,史料的基本態還是要尊重的。
2.史料記載的主觀性要仔細辨析
這項工作很有意義,我們發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對基本事實胡亂質疑,另一種就是盲從,史書怎麼寫怎麼信,不會加以辨析。
比如《史記》中的大英雄項羽,明顯是被美化的形象,竟然被很多人視為偶像,還不斷探討,假如如何如何,項羽就能替代劉邦。又比如光武帝劉秀,史書中說他是標準的儒生,很多人不加辨析,沒把握住他豪強的本質,產生誤讀。
史書中需要質疑,甚至可完全推翻的地方很多,盲從泥古,就失去了讀史的意義。
3.拋棄“客觀”的執念,和“主觀”的情緒
第二種情形的人也大可不必讀史:陷於主觀情緒。這種人有點可怕,往往對別人形成傷害。他們通常以道德大帽子,審判理性的學術問題。比如動不動搬出“翻案”之類的詞,很討厭!
對待歷史客觀性和主觀性的基本方法都說讀史可以明智,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從歷史中明智了?掌握不好讀書的方法,史書就成了“故事會”,甚至熱衷於野史趣聞,花邊訊息,那東西漲的肯定不是“智”。
1.謹慎相信,多留心眼
初次接觸一段陌生歷史,筆者第一個態度就是選擇“相信”,忠實地跟隨作者思路,縷清歷史線索,包括人物生平、關係、履歷,以及重大事件。這就是對基本“客觀”的尊重。
但是不能“缺心眼”,作者有可愛的地方,也有可恨的地方,不能全信,要在某些看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多問幾個為什麼。這些問號,就是你開啟從“客觀”承認,到“主觀”審視的鑰匙,也是“明智”的不二法門。
當產生這個疑問後,讀史就變得很有意思。我開始有目的地將相關人物的事件、相互關係、利益衝突等等,放在一起研究,最後判定:鄧奉謀反就是針對劉秀,原因就是幾個月前冊封皇后留下的後遺症。
此後,我將這個研究過程,寫成一篇文章,獲得了非常好的閱讀量和互動。
2.擺脫情緒化主觀
讀書需要代入感,但是過於強烈的代入感,反而會讓自己陷於情緒化,失去對客觀的“執中”。
一定要把自己當第三者,冷眼旁觀,該喝彩喝彩,該扇嘴巴扇嘴巴,反正他也不能跳出來跟你打架。請記住一點,最可愛的人一定不是神,而是人,最可恨的一定不是鬼,還是人。是人就有血有肉,有令人欽服的地方,也有讓人不敢苟同的地方。
史書不是客觀的,讀書的人需要客觀的態度!
3.把握歷史環境
歷史是客觀環境下的事件,離開客觀環境,很多人和事我們可能無法理解,或者會發生嚴重偏移。所以,我們不能把今天的環境,強加到當時的事件上去。
這一條几乎是史書的通病,沒辦法,環境的因素誰也擺脫不了,有些事故意而為之,有些就是他本人的理念,假如你在當時,拿槍頂在他頭上,他也會這麼寫。
比如王莽,我認為王莽至少是六四開的人物,正面佔六成。但為什麼在歷史上聲名狼藉,因為班固是東漢人,必須維護漢統,他又是儒生,站在維護皇權的立場,所以,必須徹底踩垮王莽。
所以,讀歷史第一個要清晰的就是歷史環境,及當時環境下的基本特徵。
4.博覽群書,審慎思考
因而博覽群書很重要,對相關事件和人物,把別人的觀點拿過來對照分析。
5.建立自己的歷史觀
讀史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自己的歷史觀,這是“明智”的必由之路。歷史觀的形成,其實就是個人價值觀的模式固化,雖有弊端,但是更容易形成個人鮮明的特色,也更容易汲取歷史的養分。
這一點,筆者尚處於起步階段,不敢多言。
擺脫主客觀糾纏,把握精髓為我所用筆者對讀史的目的,歸結為兩句話:汲取先人營養,滋潤後世之根。也就是說,對歷史“客觀”的探討並不是本質,我們所追求的是探討過程中,能獲得什麼樣的營養價值。
史學家眼中的歷史,和歷史愛好者眼中的歷史,以及非歷史愛好者眼中的歷史,都是不一樣的,態度也是迥然不同。有人關注故事,有人關注代入感,有人把自己當做歷史海灘邊的拾貝者。
因而結果就是,有人認為歷史就是毫無意義的消遣品,有人把歷史當做個人的感情寄託,有人則把它當做自己的加油站。這種差異,跟歷史的主觀或客觀無關,完全取決於個人“主觀判斷”。
-
3 # 哀牢翁
歷史是什麼?
科學史上有一個著名理論,叫做測不準原理或不確定性原理,意思是: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
一個人,絕無可能把自己一生經歷過的一切說清楚道明白,縱然說清楚道明白,也不過是自以為是的故事,並非所有事實和全部真相。所謂人生,不過是大家認可的部分經歷和社會認定的部分事實,甚至與真實無涉、與真相無關。
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就是歷史學家頭腦中的觀念(科林伍德)。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對事物及其價值的描述與定義,是喚起共識的善意,同時就是達成共識的目的。歷史承擔著這樣的一種使命召喚和使命必達,所以必須在有用的前提下實現最大程度的真實,以便重塑認知和共享知識。
因而可以說,歷史只是當代人認可的某些事實和他們願意接受的真相;對歷史事實持懷疑態度的人們,總是在努力尋求歷史真相,以滿足他們的觀念追求,這就創造了真正的歷史。
-
4 # WFQ455
這要看你怎樣來理解歷史了,如果你說有人之後才有歷史,那麼顯然歷史是相對的客觀,絕對的主觀;如果你說在沒有人之前,事物之間的普遍連續性就在相互的記錄這對方的歷史,那麼歷史就是絕對客觀的,不存在主觀的可能。但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大前提,即以唯物主義世界觀的眼光看待我們的世界。就像文字一樣,你說他主觀,還真像是主觀的,因為他只是一種思想,思想並不能都具有能動的改變現實的能力,比如玄幻小說裡的場景很難出現在現實的世界裡,說它不是客觀嗎?它又能夠反應現實中的時間地點人名等現實中存在的客體具有一一對應關係。所以要看你如何理解了,就我個人的看法歷史不是人類存在的歷史,歷史是事物之間普遍相互作用後,各自記錄對方資訊的過程。如果歷史不是客觀的,那我們也就不必要堅信唯物主義了,正是事物的歷史讓我們相信物質的存在史遠比人類存在史長得多。粒子的放射性是最好能反應世界存在史的介質,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世界是物質的,歷史是客觀的。
-
5 # 靈魂擺渡人
個人理解~
客觀,大意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東西,就像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不因人的想法而改變其形狀。意識(本身)並沒有直接改變客觀事物的能力。
如果,歷史是客觀的,那麼,歷史就像一棟房子,不因人的想法而改變其面貌。這是唯物的傾向吧。
唯物的傾向大約分兩種(個人理解):
①一種是比較“婉轉”的唯物史觀。
既認為歷史是客觀的,又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主觀的作用。
打比方:
歷史就像建一棟房子,一棟尚未完工的房子。人,一邊居住也一邊建造,一邊建造也一邊居住。
歷史就像一條河流。河流的走向不由先前鋪設好的管道決定,而是由河流自己的內在力量決定,由河流自己的力量沖刷出的河道決定。個人覺得,這裡承認了主觀的作用,河流能創造自己的歷史。
這種唯物史觀是流動的。
過去是建造完成的,確定的,不受人意識改變的。而未來則是不確定的,可塑的。
個人覺得,我們學習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就是這種。
②另一種是比較徹底的“決絕”的大膽的唯物史觀。
認為歷史就是客觀的,沒有主觀。直接把“主觀”給抹殺了。
不是把歷史看成——“人在建造一棟尚未完工的房子”。而是把歷史純粹地看成是一棟房子,一棟冷冰冰的房子。人只是其中的一磚一瓦,只是其結構的一部分。人只是物一般的存在,沒有所謂自由意識。主觀只是假象,所以決定不了歷史。
歷史並非是流動的,實質上是靜止的,就像了結冰一樣,固定下來。過去是確定的,未來也是確定的,命運看的清清楚楚。
這種徹底的唯物史觀很容易讓人有種宿命之感。
個人覺得,這兩者有差別。
主觀,大約是指精神上的吧。
個人覺得也可以分為兩種。
①一種是關於“人”的主觀的歷史觀。
承認人的主觀對於歷史的作用。
類似於那個薛定諤的貓,人的觀察與否對於貓的存在狀態是有影響的。(這只是個人理解,並不懂物理)。
就像有時考完試,我會覺得,只有我沒有確切地知道自己的分數,那麼分數就是飄忽不定的,上午查成績和下午查成績,分數會有不同。即使老師改完試卷,即使有位同學查看了全班同學的成績,只有沒有告訴我,我的分數還是不確定的。_(:з」∠)_
可能類似於——每個人都會看到一個宇宙。但是當這個人死了之後,這個世界也就湮滅了。
。。。
②另一種大約是關於“世界精神”的歷史觀。
應該是認為“物”其實是一種精神存在。物是一種精神的演化。而這種精神不屬於人,所以人的精神改變不了“物”的形狀。這種精神屬於一種類似本源的東西。只要這種精神改變想法,我們的現實世界就會變樣。大概就像《黑客帝國》裡面的母體世界吧。歷史大概就是它的一場夢吧。
以上是個人理解~
-
6 # 潞安府怪
我和大部分答主的答案不一樣。
歷史是主觀的。另有類似歷史真實客觀存在的那種存在,卻不能被叫做歷史。
我們平時裡所謂的歷史, 就是對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 現象所做出的客觀、忠實的記錄; 歷史的本質是 以事實說話; 每一時代人們所編纂的歷史資料就 是客觀的材料。西方近代理性主義哲學認為, 客觀世界中存在著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規 律”和執行法則; 規律具有客觀性。人類科學理性的任務就是發現並掌握這些客觀規律和原則。
理性主義哲學的“真理觀”認為, 存在著某種“客觀”的、“不爭”的“事實”, 即所謂“客觀事實”。 人們的認識活動,只要符合這些客觀的事實, 即是認識和掌握了真理。自從笛卡爾哲學誕生以 來, 近代理性主義的歷史觀念就成為了歷史學不可動搖的信念和基本原則。
但是, 這種理性主義的歷史觀念和原則在 20 世紀卻遭遇到嚴重的質疑和挑戰。
歷史本身在任何一個意義上不是本文, 也不是主導本文或主導敘事, 但我們只能瞭解以文字形式或敘事模式體現出來的歷史。換 句話說, 我們只能通過預先的本文或敘事建構才 能接觸歷史。
第一, 就歷史的敘事方式而言, 歷史在本質 上屬於語言學、文學。
第二, 就歷史敘事的表達手法而言, 語言學、 文學敘事的方法為歷史敘事提供了多種多樣的 描述和塑造物件的方式, 其中想象、猜測、推理、 比喻是最常用的方式。
第三, 人們對“歷史”有三種解讀和判斷的 策略。 首先, 是情節化的解讀, 即“通過鑑別所講述 的故事類別來確定該故事的‘意義’,這叫做情節化解釋” 其次,論證式解釋, 即史學家為了最終說明 自己思想主張而對歷史事件所進行的論證, 推 理、分析、評價。 再次,對歷史的“意識形態內涵式”解釋。
歷史就是過去與現在無休止的對話。歷史 其實是在古人與今人的對話中不斷重新闡釋、重新建構的過程。
最最後,根據辯證法原理: “主觀”是屬於“客觀”的主觀, “客觀”是 屬於“主觀”的客觀; 沒有“客觀”, 也就不存在 “主觀”; 沒有“主觀”, 也就無所謂“客觀”。對於歷史的本質而言, 沒有“主觀”的歷史的要素, 也就沒有“客觀”的歷史要素; 沒有“客觀”的歷史, 也就沒有“主觀”的歷史。歷史, 就是人類活動的記錄,它既充滿主觀性, 又具有客觀性 。
-
7 # 霜鬥寒
我們所擁有的歷史典籍,如二十四史等等,其對歷史的記述顯然是不全面的。因為史書的作者受到種種的限制,或者是出於統治者的畏懼,使他們不敢按真實的歷史去記錄,或者是由於掌握的史料和史實有限,使他們無法寫出完全忠於史實的歷史著作。因此,我們在閱讀這些史書時,一定要記住,這些史書所記載的,也許只是真實歷史的一部分,甚至有的可能是歪曲了歷史。
有人認為,相比正史,野史更可信,因為野史不會受到統治者的左右。但是,野史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其作者對歷史事實的掌握也會受到種種的限制,作者個人的偏好也會影響其記錄的客觀性。
舉個簡單的例子,村裡的張三和李四打架了,對於打架的原因,雙方對事情的起因各有各的說法,旁觀者又有自己的說法。一個沒有親自目睹事件發生的人,根據這些說法,能否記錄下真實的事件經過呢?答案是很難。即使是親眼目睹事件發生的人,對雙方吵架的真實原因也不一定把握準確,比如雙方以前也沒有宿怨?雙方吵架是因為當時表面看上去的原因引起的,還是因為歷史宿怨引起的?事件目擊者也不一定能搞清楚。
史籍的作者大部分都不是歷史事件的親身經歷者,他們基本上是靠各種其他史料或道聽途說來記錄歷史,那樣,他們能夠原原本本地記錄下客觀的歷史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即使在個別事件上史書的記載可能會符合客觀的歷史事實,但總體上來說,記載的歷史與客觀發生過的歷史之間總是存在偏差的。記載的歷史最多隻能無限接近於真實發生過的、客觀的歷史。
因此,客觀的歷史是存在的,但人們基本上無法全面地瞭解或掌握這種歷史,人們所知道的歷史,往往都含有各種的主觀性,因此並不是完全真實的歷史。
-
8 # 高山流水24494
歷者發生也,史者記載也。
所以歷史事件是客觀發生的,然而對歷史事件的描述和定性,卻是主觀的。任何一個史學家,都有他所處時代價值觀和當權者的烙印,即使不畏皇權的司馬遷,遭受了侮辱,難免不會不偏激一些,歷史是個人寫出來的,難免會有個人的色彩在裡面。
即使編寫的歷史,都是客觀真實的,讀史的人也受自己所處時代價值觀的影響,比如史書痛罵的漢賊曹操,我們現在大部分人對其評價還不錯,有情有義敢擔當,至於漢賊嘛,那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價值觀所決定的。以史為鑑,以史為鏡,我們都可以從歷史事件和人物,捕捉到人性產生的原因和結果,來豐富自己的人性智慧,彌補自己的不足,每一個讀史之人所捕捉的側重點也不同,對人物的評價也各有不同,但都會說自己的評價比較客觀。
世道輪迴,當權者都會拿適合自己的一段歷史來宣傳,反對者就會反其道而行之。世界歷史就更不客觀了,一國文人書寫的歷史,難免不會對其它民族國家有偏見,也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所以歷史主觀多一點,客觀缺一點。
-
9 # 隨風151628251
一、歷史的概念是什麼
為了能全面回答這個問題,特意查了一下歷史的概念: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根據概念可以斷定:歷史即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這不是作者兩頭堵,繞圈子,是因為的確可以下這樣的結論。且聽我詳細解釋緣由。
二、歷史既客觀又主觀
1.根據歷史是指過去發生的事實,可以斷言歷史是客觀的。過去發生的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他確實真真正正地發生過,存在過。很多文物,文化古蹟,詩歌,古建築等都是對過去歷史存在過,發生過最好的證明。
2.根據歷史是指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可以得出結論:歷史即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既然是一門學科,那就不能亂分析,亂研究,必須要有研究的材料和分析的依據。這個依據必須是歷史史實。正是從這點出發,歷史是客觀的。但是在歷史學研究中研究者難免會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我們知道理解和分析這些思維層面的東西就不好把握了。從這點出發,歷史又是主觀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對很多歷史事件和人物,我們可以聽到兩種完全不同的分析版本的重要原因。例如,秦始皇到底是誰的兒子。相信這個問題一定困擾著很多歷史愛好者。一句話說的好,其實歷史本身並不複雜,只是後來的研究者或者其他因素把歷史搞複雜了。
要宣告一點。在歷史學研究中,即使造成了主觀也不是有意這樣做的,可能是受時代的侷限,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人的認知水平的束縛,最終導致了歷史學中主觀分析與客觀實際的不符合。但是這個問題會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最終得到解決。
3.根據歷史是指沿革和來歷。那可以確定歷史是客觀的。如果把歷史侷限到這個層面,主觀發揮的空間就不是很大了。歷史沿革和來歷必須有真實的考古和來歷作為重要支撐,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正確的認知。例如沒有人對我們的歷史朝代順序提出質疑,沒有人對長城是秦始皇修建的提出疑問,就是這個道理。
三、什麼原因造成了歷史的歪曲
這裡面我說的是歷史的歪曲。而不是指歷史的不客觀。不客觀的範圍更大。造成不客觀的原因很多,例如受技術水平侷限、人認識水平的侷限等導致的不客觀。除了這點之外的原因其實都可以叫做歪曲歷史導致的不客觀。歪曲是指擅自篡改歷史,使得歷史偏離了原有的樣子。
1.迫於壓力篡改
經常聽到一句話:歷史就是對成功者謳功頌德,對失敗者落井下石。我認為這句話的前面應加一個定語進行限制:在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自媒體不發達,人們瞭解歷史真相的唯一途徑就是史書史籍。而按照中中國人的習慣,誰都想死後落得一個好名聲。所以,封建社會的帝王,竭盡全力要讓書寫歷史的官員抹去自己的汙點。
2.恩怨情仇
在封建社會的生活中,一位吏官不可能誰也不得罪,自身又沒有支配社會資源的權力,相信得罪他的人也不會少。那麼在書寫歷史的時候,面對與自己有恩怨情仇的人物,他們很難做到完全客觀,難免不加上一兩句詆譭的話,淡化其功績的話。如果吏官的道德素養不高的話,這種現象就會特別明顯。
四、對待歷史的態度
作為普通人物(歷史研究者除外),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對待歷史特別較真:知道真相。這是錯誤的。歷史已經過去,當局者更是早已入土為安,真相到底是怎樣的,沒有人會給出完全與歷史經過一致的答案。
很多人也很喜歡認為:一些歷史人物是通過陰謀詭計才取得成功的。頗有一副好像只有說了一些野史才有學問的樣子。我認為這也是不對的。無論歷史人物是通過何種手段成功的,只要他的成功對於社會進步是很大幫助的,只要他是歷史正面人物,其實沒必要糾結他成功的途徑,必定他的結果是成功了,這是不會改變的。與其糾結不如好好學學人家為人處世的經驗和教訓。
我們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是:認同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沉底的主流官方說法。對於疑問,多讀幾本歷史書籍,答案就在字裡行間。我們要從歷史中學習經驗和方法,而不是簡單地瞭解歷史,要讓歷史知識對我們的成長進步有幫助。
-
10 # 放牛的孩子袁冰潔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句話: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所知道的過去的歷史,至少主觀的一面很大。
歷史到底是客觀還是主觀,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兩個概念“歷史本身的存在” 與 “後人對歷史的認知”。
第一,歷史本身的存在,肯定是客觀的,比如我們正經歷的新冠肺炎疫情,肯定是客觀的。日軍侵華,肯定也是客觀的。
第二,記載歷史則是主觀的。因為記載歷史靠的是人,是人就會有主關因素。如司馬遷寫《史記》,他也是加入了自己個人的主觀情緒。歷史學家對歷史的寫實與篡改,造就歷史典籍,而後來的研究者們又拿這些典籍做證據,就更難保證客觀了。
第三,歷史學上還有一句話,叫:歷史是由勝利者寫的。勝利者寫歷史,必然對自己美化,對對手貶損,比如現在的一些抗日神劇。
第四,寫歷史的人都是有立場的,同樣是記載新冠肺炎,中國的記載和美國肯定不同,能說誰更客觀呢!
總之,我們確實沒有必要非要把某一個歷史事件搞得非常清楚,因為你所謂的客觀在別人那裡就是主觀。我們學歷史的主要目的,除了記得來路外,最主要的,是發揮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參照客觀歷史記敘,從歷史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對我們的現在和將來提供最大的指導與幫助,從而更好地經營現在和未來。
-
11 # 史海逐浪大徐
歷史是客觀的,相對來說史料是主觀的。歷史就是曾經發生的一切過往,風也罷,雨也罷,雲也罷,月也罷。都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成為靜止在漫長歲月裡的一粒又一粒塵埃。
然而記錄歷史的史料卻是主觀的。雖然說記載史料的史官力求客觀,保證歷史內容客觀的還原出來。但是記載歷史的史官畢竟是人,人哪能說沒有七情六慾,哪能說沒有自己的態度?就是司馬遷寫史記,班固寫漢書,也都夾雜了很多史官自己的私貨。
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正確認識一下。古代修史,一般都是後朝修前朝的史。修史並不是一個開放式的作文,而是一篇命題作文。不論你怎麼寫,要突出本朝取代前朝是大勢所趨,天命所歸。
也就是說,這史書怎麼修,是有要求的。客觀的歷史就擺在那裡,我們可以通過史料去解讀背後的故事。
-
12 # 淡忘銘記27064155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但每個人對歷史的理解卻充滿了主觀意識,後人記錄前人的功過善惡免不了要迎合當局者。
其實時間才是最好的記錄者
-
13 # 席軍WH
歷史是客觀的,但是,人類對自己經歷的歷史的認識具有極大的主觀性。
歷史是客觀的,源自歷史的最終主宰是自然規律和社會客觀規律對人的社會活動的最終主導作用地位!自然規律和社會客觀規律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體現出極強的客觀性,也體現出未來歷史具有大概率的可預見性。
人類認識歷史使用的是以無限趨近自然規律和社會客觀規律的規律來不斷髮展的主觀性科學素養和哲學素養。
-
14 # 小七談歷史
歷史是客觀的事物,但是書寫歷史的人,以及書寫出來的史書帶有主觀性。
我們拿《史記》來說,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但是你說《史記》所記錄的就是絕對客觀嗎?顯然不是,《史記》是一部史書,但是他同時又是司馬遷用其一生來對命運的傾訴。
司馬遷從立言不朽到發憤著書,他的修史動機存在兩個階段的變化,這與他的生平遭遇有著密切聯絡,而其修史動機是形成《史記》主觀傾向性的直接原因。但是歷史是主觀存在的。
在《三國志》中,由於是後來的魏國史官編寫的,並沒有對於魏武帝曹操的長相描寫,這也是主觀性的歷史缺寫。對比劉備和孫權等外貌描寫時,都是描述的外貌英俊,身材魁梧,如果是曹操外表很是過得去,也不至於缺寫。這裡的曹操長相就是歷史客觀真相,而史官缺寫的部分就是歷史的主觀性。
還有就是漢代對於秦始皇的描述。
有些歷史是後朝代對於之前統治者的一種罪惡陳述。漢代的統治者對於秦始皇功績的描述少之又少,相當一部分是寫的秦始皇的暴政。
漢代的儒家思想和秦的法家思想差距還是很大的,畢竟以商鞅為首的法家思想是以法為方圓,法大於一切,再加上戰國時期的連年征戰,法和軍融為一體,使得法家思想不再適合統一後的社會形態,長此以往就激發民憤。
但是也要兩面性對待法家思想,法家思想能夠更好的發揮生產,抵禦外敵。
回覆列表
歷史當然是客觀的,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己經歷過非常多的事,這怎是確定發生過。但我們瞭解不到當時真實情況。我們所瞭解到情況非常片面,有時還不是真實的。我們只能根據自己的主觀願望去了解,用自己的主觀臆斷。得出來的是帶有主觀色彩。因此,歷史被瞭解到的是帶有主觀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