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0210301ZSS

    近年來如魯迅先生作品不再收錄,屠呦呦女士事蹟納入新教材等事件層出不窮。有人會說“是不是風向標變了”,依我看來,不是。這更是一種與時俱進最直觀的表現。

    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藥學家,最主要貢獻是發現青蒿素。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自媒體、短影片的火爆,青少年多多少少受其影響。可是青少年還沒有分辨資訊優劣的能力,盲目跟拍一些粗俗毫無營養價值的作品,不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曾經的“長大後要當科學家,教師,醫生,軍人”變為現在的"網紅!網紅!主播!主播!這是一種可怕的社會現象。一切向去“錢”看,功利性太重,充斥著我們的青少年精神世界,可怕,可怕。當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還是有很多優秀有社會道德的主播,可是我們的青少年如果現在就想當主播,是不是跟我們當前的任務相背而馳?當前當以學業為重!並且青少年還沒有正確分辨資訊資訊的能力,必然首當其衝。所以是到必須加以引導的時刻。

    屠呦呦事蹟納入新教材(高中語文教材),網上一致叫好。為什麼大家這麼的不謀而合?我想更多的是合理性而言。恰如其時,更好的引導青少年正確理解和了解新時代科學精神。

    “少年強則國強”,如果一個國家孩子都不喜歡科學,不喜歡當科學家。那這個國家還有未來嗎?透過此事蹟納入新教材,耳濡目染,讓我們的孩子愛上科學,走進科學的世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才會有未來!

  • 2 # 我的夜裡只有你

    屠呦呦2011年在瑞典皇家學院的獲獎感言及同年發表的論文被改編成了課文《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納入到今年秋季學期將推廣的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內。

    屠呦呦事蹟之所以能被納入高中新教材,主要有一下幾點原因:

    1、青蒿素的發現對於世界的重要意義。 據世衛組織不完全統計,價格低廉的青蒿素作為人類抗瘧首選高效藥物,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每年治療患者上億人。

    2、堅持求索之路無止境的“屠呦呦精神”更值得被人傳頌學習。 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屠呦呦及其團隊並沒有就此止步。耄耋之年的屠呦呦,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切實解決了“青蒿素抗藥性”難題,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方面取得新進展,給無數患者以光明和希望。

    3、“屠呦呦精神”所蘊含的勇於創新、堅持求索、愛國奉獻、團結協作的高尚品格正是新時代應當弘揚的科學家精神。

    4、對於高中學生,普及科技知識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讓他們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識,讓他們愛上科學、喜歡科學,這也是納入教材的目的之一。

  • 3 # 立恆語文

    屠呦呦被納入新教材,可說是教材編寫史上值得慶賀的好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1.從教材編寫的角度看,有利於扭轉中國教材編寫“假大空”的弊端。中國的教材在編寫上,一直存在著“假大空”的現象,比如愛選外國名人,愛選政治家,愛選英雄人物,等等。不僅如此,有些課文所編寫的有關外國名人的事蹟還被人們指出存在造假嫌疑。因此,這次新教材編寫能把屠呦呦這位實實在在、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當代科學家選進來,不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都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好事。

    2.從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有利於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追星觀,有利於“立德樹人”課改理念的落實。近些年來,由於社會對娛樂明星的炒作和追捧,導致青少年學生,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被扭曲,在人們看來,做明星既能收穫大量的金錢、享受,還能收穫絕大數平民老百姓即使奮鬥一輩子也很難得到的名譽、地位、權利、待遇,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社會可以說都有點瘋狂。現在,教材編寫者能把這樣一位為人類科技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選進教材,無論怎麼看,都是一件大好事。

    3.從社會影響的角度看,有利於改變當下唯利是圖、唯明星就追的社會弊病。前已談及,近些年來,由於娛樂明星超乎常規的天價收入,超乎常規的社會地位、待遇,再加上許多無良媒體的大肆炒作,導致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發生傾斜,人們把做明星、追明星、捧明星作為自己人生的榮耀而不遺餘力地鑽營、起鬨、逐利,從而使整個社會的價值追求有偏離正常軌道的危險。這是不能不讓人痛心的事情。現在,終於有明白人把科學家的事蹟推上了能讓千家萬戶的孩子學習、思考的教科書這一影響較大的教育平臺上,這不能不說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一大幸事。

  • 4 # Joey973

    最噁心這樣的事情!屠呦呦的科研成果也不是今天發現的、屠呦呦的人也不是今天才有科研精神的、為什麼突然屠呦呦就成了典型呢?全華人民都知道、她獲得了外華人的認可、拿到了諾貝爾獎!

    中國向屠呦呦一樣有科研精神的科學家少麼?獲得諾貝爾獎前的屠呦呦不值得學習麼?

    怎麼說服民眾我們並不是崇洋媚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傳銷真的很恐怖嗎?依靠個人意志能不能擺脫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