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戴你看歷史
-
2 # 西軍電1990
比較典型的是李自成的大順軍與清軍的山海關之戰。
一六四四年舊曆四月十三(以下同),李自成親率六萬大順軍,從北京出發,企圖佔領山海關,並派大將唐通率兵兩萬從山海關北一片石出長城,夾擊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最終消滅明軍最後一支由吳三桂率領的最有戰鬥力的部隊關寧鐵騎,此時吳三桂有近八萬人馬(其中核心部隊——關寧鐵騎約三萬人,其他為收編的明殘餘部隊),在山海關據守。
此事的清軍態勢是:四月初九,攝政王多爾袞認為明朝氣數已盡,奪取中原的時機來臨,遂以奉命大將軍統率八旗軍十餘萬人,離盛京(今瀋陽)西進。十一日,至遼河,聞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已亡,便採納明降將洪承疇建議,決意率兵南下,直趨北京。
吳三桂向清攝政王多爾袞求援後,清軍日夜兼程,疾趨山海關。四月二十日,清兵抵連山(今葫蘆島市連山區)。多爾袞的清軍八旗勁旅約十五萬人,駐軍于山海關外,明者為支援吳三桂,暗中卻有觀望、乘機謀利的野心。
陰曆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軍進至離山海關城僅二里,吳三桂見情勢危急,率幾名隨從衝出重圍、飛奔至威遠堡清軍營壘,跪降於多爾袞。多爾袞見吳三桂歸順非詐,接受吳三桂的請求,令吳三桂按滿洲習俗剃頭,許諾將皇太極女建寧公主嫁給吳子吳應熊。多爾袞與親兄弟英郡王阿濟格、多羅郡王多鐸率勁旅八萬,分別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進入關內,令吳三桂部系以白布為號任前鋒。陰曆四月二十三日辰時(上午8點)以前,吳三桂軍漸難支撐,據守北翼城的一支吳三桂軍向大順軍投降,多爾袞在歡喜嶺的威遠臺上觀戰,下令清軍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三路進關。清軍入關後,多爾袞觀察大順軍為求決戰,從北山至海邊成一字長蛇陣,於是命令以吳三桂部為右翼迎戰,八旗重兵則鱗次列陣於渤海濱大順軍陣尾薄弱處,待機出擊。
此時大風驟起,沙塵蔽日,能見度很低,清軍得以從容佈陣。
突然,風止,多爾袞一聲令下,清軍萬馬奔騰,箭矢如蝗。
大順軍苦戰一夜,精疲力盡,為風沙所阻,風沙過後,卻橫空出現個幾萬個凶神惡煞的辮子兵,豈不惶恐之至?
阿濟格、多鐸各率2萬精騎,乘風勢、揮白旗,對陣直衝大順軍。大順軍猝不及防,陣腳漸亂,傷亡慘重。未尾申時初(15點後),李自成的大順軍傷亡慘重,潰不成軍。
陰曆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逃回北京稱帝,次日離開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後僅四十二天。
-
3 # 一根羽毛1
大家所熟知的赤壁之戰就是一個很好的典例,曹操統治了北方之後勢力最為強大,便揮師南下擊敗了劉備佔據了大部分的荊州,曹操想一舉消滅劉備,併吞並孫權佔據的江東地區,迫使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曹軍。
曹軍和劉孫聯軍隔江對峙,由於曹軍多為北方人,不熟悉水戰並且由於長途跋涉身體疲憊很多將士都生了病,龐統獻策給曹操讓他將船隻首尾相接再用鐵鏈鎖住,曹操照做果然船不再顛簸,將士在船上和在平地上一樣,曹操大喜卻不知龐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用了一計。後來又有周瑜打黃蓋,黃蓋詐降帶領數十隻小船投靠曹操,船上全是稻草油脂等易燃物品。周瑜定計用火攻曹操,卻沒有東風,著急生病了。於是諸葛亮給周瑜一藥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前一天晚上七星壇上做法借東風,果然第二天颳起了東風,黃蓋詐降的船離曹軍還有二里時全部點燃,猶如離弦之箭撞在了曹操的船上,草船著火,由於船都鎖在一起,將士們無法逃脫死傷無數使得曹軍大敗,逃回北方從而穩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回覆列表
1、赤壁之戰。曹操率大軍南下,想一統天下。但是北方士兵不習慣坐船,而且江面風大,船晃動厲害,因此想出鐵索連舟辦法,把船連線在一起。因此周瑜大軍想到用火攻,但是火攻需要大風天氣,刮東南風才能發揮作用。但是那天正好刮東南風,幫助孫劉聯軍,大敗曹軍。
2、明成祖朱棣——靖難之役。當時朱棣率大軍與建文帝大軍在河北進行一場決戰。這場戰役,朱棣人數十幾萬,而建文帝大軍有60萬人,由李景隆率領。戰爭形勢對朱棣很不利,打得很艱苦,朱棣軍隊陷入危險境地。但是一場大風突然來了,幫助朱棣。據《明史》第五卷的記載是:“會鏇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這場大風突然刮起來,把李景隆的帥旗給折斷了。古代行軍打仗,旗子很重要,沒旗子軍心不穩。風向變成北風,吹向李景隆大軍,然後朱棣趁著風勢,用火功,斬首數萬,淹死十餘萬,這場戰鬥朱棣大勝而歸。
3、元朝出兵日本。蒙古(元朝)為了征服日本,曾兩次派大軍渡海攻打日本。但是兩次初期元軍都佔上風,但是突然海上颳大風,元軍損失慘重。最後退走。據《新元史·卷二五〇·列傳第一四七·外國二·日本》記載:八月四子朔,颶風大作,戰船皆破壞終覆沒,左副都元帥阿刺帖木兒以下溺死者無算,流屍隨潮汐入浦口,積如邱陵。漂流免死者尚數千人,至鷹島,繕治壞船,欲逃歸,皆為日本人所殺。范文虎、李庭等船亦壞,庭抱船板漂抵岸上,以餘眾由高麗北還。
喜歡的話,可以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