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男春秋
-
2 # 經常用了
翻開南亞的地圖,一會發現這樣一個地方,印度和緬甸中間夾著一大片平原,不瞭解這片地區的人一定會以為此處經濟發達人民生活的富足,然而真是的情況卻令人大跌眼鏡。孟加拉國長年佔據著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列。看地圖我們知道孟加拉國地處恆河三角洲,位於孟加拉灣之北,東南山區一小部分與緬甸為鄰,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連,全國總面積為147570平方公里。
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國家之一,那麼這樣一個地理條件優越的國家為什麼這麼貧窮呢?
國內人口密度巨大,幾乎到了人滿為患的地步。面積14.7萬平方公里,卻有著1.5億的人口,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孟加拉國的面積比中國浙江省大一點點,人口卻有將近3個浙江省那麼多!人口極為密集。這主要是因為孟加拉國全民信仰伊斯蘭教,而穆斯林那是全世界繁殖力最強的宗教了。有多子多福的傳統,伊斯蘭教極端鼓勵生育,而且嚴禁墮胎。人們又沒有什麼計劃生育政策的約束,只會越生越多,越來越窮。我們知道孟加拉國是穆斯林國家,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必須一直在家照顧丈夫和兒子,這也是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最不幸的階層包括小農戶、農村無地勞工以及城市非正式部門的工人。醫療衛生、營養和教育水平極低,尤其是婦女和兒童。絕大多數窮人因缺少技術、財產和不能獲取信貸,其收入來源嚴重受制。由於有限的自然資源、高人口密度和頻繁的自然災害,孟加拉國減少貧窮的努力面臨著巨大挑戰。
其中75%的人口住在農村。在農村地區,婦女的地位較低,主要從事家務勞動,生的孩子可能較多。另外孟加拉國的人口基數比較大,在16世紀,孟加拉地區已經是南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了。孟加拉國平均城市人口為800-1600萬之間,孟加拉的擁擠是你無法想象的。首都達卡目前大約有32%的人受糧食緊缺問題嚴重影響。
孟加拉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多的國家之一。開啟世界地國,孟加拉國位於恆河三角洲地帶,恆河的上游是印度國土。由於印度在上游把原始森林砍伐了,並剷土整田,在田上面種植大面積茶葉。
由於上游的植被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嚴重,下游的孟加拉國河床逐漸被抬高,一到了訊期,大量雨水從上游洶湧而下,一到下游的三角洲,那裡頓時就變成水澤國,年年如此,永不遲到。
其次,孟加垃國又是一個沿海國家,面向世界最大海灣——孟加拉灣。它的沿海線就像一個“喇叭口”形狀。正是這種形狀是最能“裝風”,一有颱風從左邊或右邊來,“喇叭口”都能把颱風引向底部的恆河入海處,常常並在那裡上岸。那裡便是孟加拉國國土,也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所以,這個天然“喇叭口”便是孟加拉國的魔咒,無論颱風從左邊還是右邊來,孟加拉國都會被風災波及,避無可避。
尼泊爾和印度境內每天丟入聖河恆河中的大量屍體,骨灰和各種垃圾,最終也都浸染了孟加拉境內密佈的河流和土壤。
孟加拉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本身的農業產業結構就非常單一,孟加拉國的黃麻出口量佔全世界的65%以上,幾乎是把大部分土地資源用在生產黃麻上,而大米、蔬菜、家禽、家畜的種植與養殖都非常落後,導致大部分孟加拉人成為了世界上攝入肉食最少的民族之一。
而孟加拉國本就規模不大的工業,也是以粗加工和勞動力密集型工業為主,生產服裝、紙張、水泥、化肥為主,技術含量不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隨時都可能面臨被取代的命運。
孟加拉華人口非常多,而且大部分人口都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年輕勞動力多,如果把這些人口資源轉化為人口紅利,孟加拉國完全有可能締造一個新的工業化奇蹟。但孟加拉國卻把這個人口優勢浪費掉了,因為孟加拉國年輕的勞動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使得整個國家缺乏符合發展高科技產業所需的勞動者,沒有數量大、質量高的人才隊伍,國家是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
如果你只認為火車外掛是印度三哥的專利,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孟加拉國經常可以看到火車超負荷載客,那場景簡直比阿三哥還要厲害。
由於孟加拉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國家治理能力有限,對於基礎設施有計劃的建設更是無從談起。時至今日,無論是公路、鐵路、自來水、電力、網路的建設水平,孟加拉國都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還不如一些發展中國家。華人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沒有暢通的交通物流基礎,自然不利於經濟的增長。
-
3 # 超哥侃古今
不出事哪都安全,出了事哪都不安全。有的人只會看新聞,覺得國外天天是戰爭。有的人跑外貿結果發現越亂的國家越遍地是黃金。當然這裡也不是鼓勵別人盲目出國。畢竟發現黃金需要眼光,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命撿也是個問題。
回覆列表
孟加拉國目前並不安全,未來數日或數週,不排除發生針對選舉結果的零星抗議示威的可能。
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解放黨”在孟加拉國境內愈發活躍,尤其在吉大港地區,鼓惑學生、學者等人士加入該組織激進活動行為。
前往孟加拉國的遊客或旅行者莫要孤身深入巴里薩爾、吉大港、拉傑沙希及該國邊境省份地區,應謹慎或避免前往各高危敏感地區,還應注意當地可能的示威遊行、排外騷亂、暴恐活動、劫持綁架、武裝衝突與區域性動盪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