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關羽被圍前夕是否還有補救的機會,或者怎樣才能全身而退,繼續為蜀國效力。如果當時有法正馬良等人指點劉封一二,可否成大器?一直對劉封,曹昂,曹植這幾個人抱有同情心,望別答些致鬱的答案,謝謝。

16
回覆列表
  • 1 # 嚼嚼三國

    劉封與劉備

    劉封是劉備在荊州時認的義子,本姓寇,劉備認劉封的時候,身邊並沒有兒子。

    聯絡到劉禪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出生,那麼劉封跟劉備的時間應該早於這個時間點。

    再聯絡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封與諸葛亮等人入蜀,年過二十歲,反推劉封在被劉備收為義子時,大約十多歲。

    劉備得益州之後,劉封擔任副車中郎將,靠著一身武藝,深得劉備喜愛。但是隨著劉禪漸漸長大,劉備的關愛更多地放在劉禪是身上,劉封的地位不如以前。

    顯而易見,劉禪是劉備的親骨肉,後來,劉備稱漢中王時,就封十三歲的劉禪為王太子。劉禪獲得繼承權,那麼沒有血緣關係的劉封,要麼重新返回本宗寇氏家族,要麼以劉備子嗣的身份繼續生活。這一點,我們留到後面再談。

    劉封引禍

    事情的轉折點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劉備派劉封率軍東征,協助孟達奪取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見勢不妙,開城投降,把自己妻子,孩子及家屬全部送往成都做人質,接著,劉封與孟達守備上庸等地。

    在這時,關羽正率軍攻打襄陽、樊城,與曹仁、于禁相持不下。關羽還派人去聯絡劉封、孟達,要求增援。可是劉封和孟達二人藉口上庸尚不安定,不能輕易出兵,拒絕了關羽的請求。

    等到關羽戰敗身死,劉封和孟達又發生了矛盾衝突,劉封仗著自己強勢,派人奪取了孟達軍的鼓吹(儀仗樂隊,劉備給孟達的榮耀賞賜)。孟達頓時感到後怕,擔心關羽之死會波及自己,或者劉封會不會甩鍋給自己呢?畢竟劉封還是劉備的義子啊!如果要有人背鍋,自己第一個跑不了!

    所以,孟達趕緊腳底抹油,投魏去了。

    孟達的親屬還在成都做人質,於是孟達還寫信給劉備解釋自己投魏的原因,措辭懇切,在自責之餘,還寫道:臣每間交絕無惡聲,去臣無怨辭,臣過奉教於君子,願君王勉之也。

    ——顯然是乞求劉備諒解。

    後來劉備也果然沒殺孟達的家人洩憤。

    孟達投奔魏國後,魏王曹丕讓夏侯尚、徐晃與孟達率軍前去奪取上庸。開戰之初,孟達還特意寫信給劉封,建議劉封也投魏以取功名,但是劉封斷然拒絕。

    可是劉封也沒有能力守住上庸,見風使舵的申耽、申儀兄弟二人也背叛劉封,劉封只能狼狽地逃回成都。

    面臨他的,將是法律的審判。

    劉封的困局

    劉封的罪狀共有兩條:

    這是明面上的罪責,而在暗中,諸葛亮對劉封不滿,認為劉封性格剛烈,一旦時間長了,等劉禪繼位時,他肯定要惹是生非,所以諸葛亮向劉備建議:不如將劉封定成死罪。

    劉備聽從了這個建議,責令劉封自殺。

    【《三國演義》連環畫,劉封自裁】

    據說劉封在自殺前,哭著說:“我後悔沒聽孟達的話!”劉備也在一旁落淚不已。

    由此可見,劉備並非真心想讓劉封自殺,只是考慮身後事,不得已而為之。

    【《老三國演義》電視劇 劉封與孟達】

    其實這一點,在孟達寫給劉封的勸降信中也提到了的:自立阿斗為太子已來,有識之人相為寒心。——大家顯然都看到了:自從劉禪成了儲君後,劉封的地位實在尷尬,破局實在需要費一番腦筋。

    劉封應該怎樣才能活下來

    如果劉封有遠見,在劉備稱漢中王,立劉禪為太子之時,他就應該謀求自己的出路。性格剛猛,改不了,那麼可以考慮其他途徑。

    例如在上庸,面對關羽的求援,肯定要去救啊!關羽是劉備的出生入死的從龍之臣,恩義無雙,劉封能夠去救援關羽,如果成功,就是大功一件;即便失敗,劉備也不會怪罪的,畢竟盡了力。

    其次,劉封應該學會與人相處,例如諸葛亮也是劉備的心腹,劉封居然不能與諸葛亮交好,以至於諸葛亮獻計除掉自己,顯然這也是劉封為人處事的一大敗筆。

    相對於關羽、諸葛亮,和孟達的關係倒顯得不重要了。劉封只要把諸葛亮、關羽的關係處理好,自己怎麼都不會死的,何況劉備對劉封還是有很深的感情。

    以上是劉封在劉備集團中的生存法則,劉封當然也可以投魏的。

    孟達給劉封的勸降信中也寫了:如果劉封能夠投魏,拜將封侯不是問題。

    再如孟達、申耽、申儀他們投魏後,曹丕也給予很多獎勵,這是必然的收買人心的舉動。所以說,如果劉封覺得在劉備集團難以為繼,投魏還真是一個保全性命的方法。

    只可惜,歷史上的劉封還是顧念與劉備的親情,卻看不到阿斗之下的自己處境尷尬,又沒有得到諸葛亮的支援,所以,他最終落得被逼自殺的悲劇解決,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 2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有不救羽。

    以上是劉備對劉封罪名的認定,從這個細節上來看,讓劉備感到憤怒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劉封對自己的未來接班人產生了政治威脅,也不僅僅是襄樊之戰中,他沒有及時營救關羽,造成他死亡(被賜自盡)的真正原因,是他在駐紮東三郡期間,與守將孟達發生的衝突。

    尤其在公元219年的這一年,劉備也做好了相關的佈置,將劉封調離了蜀漢權力的最中心點益州,而是發放到相對較為偏僻的東三郡地帶。這個舉措其實已經傳達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政治訊號,老老實實的留在東三郡,做好自己的地方長官職責就得了,這也是對你劉封多年戰功的最大賞賜。

    與孟達發生內訌,造成其率領4000部下向曹魏投降,也間接促成了申氏兄弟率領數千人叛降曹丕,蜀漢政權在荊州三郡丟失之後,又損失了不下上萬人馬。結合三國實際的軍事對戰,任何一場損失過萬的戰役,對任何一個諸侯來說,都算得上是傷筋動骨。

    所以說東三郡地帶看起來似乎是一塊不大的區域,但在軍事上,這裡卻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劉封偏偏在這場防守戰中輸的一敗塗地,那他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軍事責任。如果是寡不敵眾,在敵軍的重兵進攻面前敗北,劉封也許還情有可原,可偏偏東三郡的守軍不是不能堅持,但卻因為劉封不斷挑起內鬨,造成東三郡大量將軍和官員叛變,那劉封還有什麼可解釋的?

    可以說沒有營救關羽,他罪不至死!

    如果全力死守東三郡,即便失敗,他也情有可原!

    可偏偏自己的手下幾乎都跑到了曹丕的陣營裡,自己落了一個隻身而回的下場,還沒有與敵人交手,就幾乎變成了光桿司令,如果不出去劉封,那還能懲罰誰?

  • 3 # 香姐逛歷史

    劉備這個集團從討黃巾時候起兵一直到最後入川,起起落落多少次為什麼一直沒散架?還不就是靠遊俠義氣嗎?當年張飛丟了下邳,關羽投靠曹操,劉備把他們怎麼樣了?再說個外姓的,黃權投降曹操,劉備還哭哭啼啼的說這事我的錯,下令善待黃權的家小。

    如果當時有人指點劉封的話,應該也會對劉封提出上中下三策。

    其實,劉封去助關羽,勝的可能性本來也不大,劉封手上並沒有實際掌握多少兵馬,他也指揮不了孟達的軍隊,孟達降魏時,是帶著本部兵馬一起走的,這說明孟達的本部兵馬並未見得忠於蜀漢,更不聽劉封的調遣。

    孟達的軍隊從秭歸房陵一路打上去,到了要打上庸,劉封才從漢中調去接管,而且走的是水路,不可能帶有一支大軍。因此上庸的這一路蜀軍是以孟達的部眾為主力,孟達本人也是反對發兵救援關羽的,即使劉封肯去,孟達不去也是徒呼奈何。

    即使劉封開掛,以自己那麼一點點部隊,就硬是扭轉了荊州的局面,他本人將收穫多大的威名,軍中威望提升多高不言而喻。

    如果敗了就更不用說了,或者死於敗軍之中,或者回成都獲罪:擅離守地,私自調兵,致兩地皆失,因此除之。

  • 4 # 與生活交朋友

    劉封本身能力比較強,對劉禪威脅太大,而他本人也不知收斂,拒絕支援關羽,欺負孟達,導致孟達叛漢。給了劉備殺他的藉口。

    如果他是個軟弱無能的草包或者裝瘋賣傻,或許有一線生機。不然即使劉封幫關羽打下樊城,殺掉孟達,保住新城。最終也只是功高蓋主,遲早弄死他。

    法正,馬良,諸葛亮都是忠於劉備的。不可能也不敢去指點劉封,讓他更厲害。如果劉備待劉封如親生兒子一樣,諸葛亮肯定也不敢離間他們父子,劉封有罪,但罪不至死。諸葛亮敢要劉備殺劉封,那隻能說明劉備對劉封起了殺心,有要維護仁德形象,只能有諸葛亮來當這個惡人。

  • 5 # 瞪大貓眼看世界

    劉備為了親兒子,劉封必死

    三國演義中出現的英雄數量較多,曹操做事圓滑,劉備為人比較重情義,孫權聰明,都能夠吸引讀者們觀覽。歷史的變更出現了三國鼎力局面,參與百年大戰以後,最後天下歸司馬擁有。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父輩開創的基業,子輩們能不能守住,至關重要。秦二世就葬送了自己手中的大好山河,當年的始皇帝為了雄霸六國,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卻連三代都沒有傳完,傳到二世江山就易主。隋朝的隋文帝也是有才能的人,可他兒子卻暴虐荒淫,隋朝在第二代就崩潰了。朝代興亡,江山社稷,這一切都和皇位繼承人脫不開關係。縱觀歷史,繼承人沒選好的事蹟不在少數。好像這樣悲慘的王朝,都進入了一個奇怪的圈圈,父親那輩興旺兒子則很衰退,結果非常慘。

    三國中出現的帝王下一代,曹氏之子曹丕與曹植,再加上孫氏後代孫亮,還有劉備的孩子,他們之中被大家熟悉的就是劉備小兒劉憚了。在此人的領導下,蜀國直接走上了亡國之路,最為無奈的是,面對著國仇家恨,劉禪毫無悲痛之心。阿斗的樂不思蜀恰好說明了他的性格,沉迷酒色,不問政事,可是縱然阿斗這樣無能,還是當上了皇帝。劉禪難道就是皇位的唯一選擇嗎,其實不然,劉備還有另一個相當能幹的兒子,劉封,他能力極強,做皇帝沒問題。然而,誰也不曾想到,諸葛亮卻對劉備說道:“太能幹了,殺了吧。”劉備對自己的兒子有幾斤幾兩還能夠不清楚嗎,為何放著一個人才不用而用庸才劉阿斗呢?

    一、雖然擁有血緣關係,但是並不是很親

    皇室的人都是很冷酷的,對待親生子,親兄弟,他們都可以下手無情,更何況是那些沒什麼關係的外人呢。劉封跟劉備沒有血緣關係,而是他認養的兒子。劉封在最開始是被當作劉備的接班人來看待的。劉封自幼便很聰明好學,能文能武,不光擁有智謀,同時還擁有處理朝中大事能力,這些都是大家親眼看到的。蜀國如果有這樣的君主即位,那將是國之大幸。不過劉備後來有了親生兒子,使局勢發生了大的變化。有了劉禪,劉封即使能力再出色也不會成為最終選項了。辛苦得來的皇位,輕易傳給外人畢竟不是劉備本人願意看到的。劉封的位置簡直大轉變,從本來眾望所歸的繼承者,變成了需要剷除的禍患。可畢竟劉封是他從小帶到大的,也不好做一些太絕情的舉動。劉封手中的權利很高,對劉禪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劉備不得已將劉封給殺了。

    二、戰機會被耽擱。

    沒有劉禪前,劉封是蜀國老臣們的培養物件。他勇猛過人,善用兵法,跟隨蜀軍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勞。掃蕩西川時,他隨張飛、趙雲一起。後又帶領孟獲攻克上庸,讓劉備很信任。之後蜀軍參與北伐,關羽看守荊州,卻自高自大,無意中被呂蒙打敗,荊州落入他人手中。關羽安排手下,向一直在上庸把守的劉封求援,希望他可以快速解救荊州,以擺脫困境。沒想到,多次的軍情告急,劉封都置之不理,最終荊州城敗,關羽被俘而死。關羽是蜀國重要的人物,他對劉備有著重要的意義,是蜀國的核心人物。關羽死了,這對劉備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關鍵還是由於劉封,這讓劉備對他產生了很大意見。

    三、野心勃勃

    皇帝害怕的就是手下比自己還要厲害。劉備僅得一子劉禪,英明神武絲毫沒有遺傳到兒子身上。相比義子劉封,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著雲泥之別。劉備眼看就要死了,還不望前在白帝城將劉禪進行託付,他就是擔心在自己去世以後,劉禪是不能將蜀漢給看護好的。但畢竟自己的血脈,即使再不中用,也要盡全力為他謀劃。能力非凡的劉封,就是劉禪最大的敵人。如果劉封不想當皇帝還好,讓他來輔佐劉禪是最好不過的了。關鍵是劉封,不願意被一個無能小兒管制發號施令。尤其是荊州城敗,劉備責罵劉封時,他表面上認罰知錯,內心卻不以為然。只有諸葛亮知道,這個乖乖聽訓的義子,早就不耐煩了,他有自己的野心。正是如此,諸葛亮向劉備提出建議殺掉劉封,以免後患。劉備尚且再世,劉封就已經有了企圖,怎麼可以忍耐?每次一想到這一點,也讓劉備開始下定要除掉劉封的心思了。這個能力出眾的乾兒子,受大家關注的繼承人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事情都有兩面性,劉備為劉禪鋪路沒錯,但也有著沉痛的後果。劉禪即位後,昏庸無能,毫無建樹,一不會治國,二不會打仗,很快就國破家亡。孔明也最終由於操勞過度死去,一等眾人先後離世。所以有人覺得,其實劉封不該死,諸葛亮和劉備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劉封無法繼承皇位,主要就是因為皇位一般都會傳給嫡子,可正是因為這個傳統,毀掉了蜀漢大業。這樣傑出的人物,在選擇繼承人上也犯了大錯誤,可以說是人生的汙點。如果歷史可以重來,那個情況下的劉備或許依然會做出同樣的命令。因為在其政謀其事,劉備與諸葛亮身在歷史中,考慮的也是歷史的命運。這樣一個才華橫溢,能力出眾的優秀人才,還沒開始發光發熱,就死在了自己的養父手上,實在是不應該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寫作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