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的伍且
-
2 # Srooybro
青稞是高原上特有的一種耐寒耐旱、生命力極強的古老作物,在青藏高原具有3 500年悠久的栽培歷史,主要分佈在海拔2 700~3 400m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地區。目前,青海省青稞栽培面積長期保持在4.67萬公頃左右,總產與播種面積分別佔糧食總產與播種面積的1/3左右,僅次於小麥、油菜,是青海六大農作物之一。青稞是世界上麥類作物中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作物,其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突出的醫藥保健作用。
1生物學特性
青稞屬禾本科大麥屬,因其內外穎殼分離,籽粒裸露,故又稱裸大麥、元麥、米大麥,分為白青稞、黑青稞、墨綠色青稞等種類。青稞生育期短,比小麥早熟7~15d,生育期一般在110~125d,全生育期130~160d,種子休眠期較短,種子萌發的最低溫度為0~3℃,最適溫度18~25℃,青稞大田分�f力較弱,幼穗分化較早,屬自花傳粉作物。
2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優質豐產、抗逆性強、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的品種。青海地區主要栽培品種有北青一號、北青二號、北青三號、北青四號、北青六號、北青八號、肚裡黃及崑崙系列等。
2.2整地
秋整地在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進行秋翻,深度在20~25cm,打破犁底層,要求深淺一致,均勻嚴實,不漏耕,不留地頭和荒格子,無坷垃,並進行鎮壓保墒。春整地在春季耕層土壤化凍18~20cm時,及時進行整地、施肥、鎮壓、耙耱,要連續作業。使土壤上虛下實,創造播種出苗的適宜土壤水分條件。播前7d左右,用40%燕麥畏乳油3 000mL/hm2,對水750kg均勻噴於地面,迅速翻入20~40cm土壤內,耙耱均勻。
2.3播種
播種日期依據青稞的品種特性和茬口等因素適期早播,在地表解凍5~10cm,日平均氣溫穩定透過0℃前10d播種,10cm土溫達到0℃以上,即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可以播種,總之在不受凍的原則下適期早播。
2.4肥水管理
基肥一次重施,氮肥總用量的50%~60%、磷肥總用量的90%~100%作為基肥施入,一般施優質有機肥22.5~30.0t/hm2、尿素60.0~112.5kg/hm2、磷酸二銨75~150kg/hm2。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並注意追施速效磷鉀肥。三葉期結合除草、鬆土追施尿素30.0~37.5kg/hm2,孕穗至抽穗期用磷酸二氫鉀4.5kg/hm2對水375~450kg,葉面噴施1~2次,最後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穫前30d進行。出苗後根據旱情及時澆苗水,保證齊苗壯苗;拔節前澆拔節水,後期視旱情再進行適度澆水,避免大水漫灌,以防青稞倒伏。澆水次數應根據實際需要而定。一般應掌握、頭水澆早、二水澆透、澆好灌漿水的原則。具體頭水在二至三葉期,二水在拔節期,三水在灌漿期(約7月中旬)。若干旱嚴重可於8月初再澆1次水,以防葉片早衰影響產量。
2.5田間管理
出苗後及時查苗、補種,苗齊後疏密、補稀。同時拔除病、小、弱苗,做到苗均、苗齊、苗數均勻一致,保苗375~450萬株/hm2。青稞三至五葉期前結合間苗、定苗、追肥進行第1次除草,第2次在拔節初期進行,第3次在抽穗期進行,此次以拔出高草為主。中耕除草可疏鬆土壤,破除板結,便於調節耕層土壤乾溼度,利於青稞的正常生長髮育。
2.6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上要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病蟲優良品種。合理佈局,實行輪作倒茬,加強中耕除草,秋季深翻,降低病蟲源。培育無病蟲害壯苗。播前青稞種子可用種子量0.01%的80%的402抗菌劑,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4%拌種;也可用2%~3%生石灰水進行浸種,防治條紋病、雲紋病和黑穗病。播種前曬種3d。同時保護天敵,創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選擇對天敵殺傷力低的農藥。防治黑穗病可選用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防治條紋病、雲紋病可選用50%可溼性多菌靈1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10%的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噴霧,應在晴天傍晚用藥,陰天可全天用藥。
2.7採收
臘熟期選擇晴天,用聯合收割機收割。或全田90%植株呈現黃色,籽粒變硬時人工即時收割,打捆風乾。風乾後即時脫粒。
回覆列表
青稞是生長在海拔高的西藏,主要是那裡的氣候適合種植。也是當地民族的主食,青稞可以用來釀酒還可以用來做麵餅和饅頭。
那麼他是怎樣栽培的呢?栽培青稞的時間是春天過後,把之前種的農作物收拾乾淨,把耕地中的一些垃圾清理乾淨,耕地的時候耕淺一些,這樣有利於青稞快速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