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蘭i柱
-
2 # 使用者111076947924張華
在我看來,不止是弱化,簡直是侮辱。
不知羅貫中為什麼要尊劉貶曹,僅僅劉備是皇叔,是漢室正統?可羅貫中也是一史家,應該懂得歷史大勢,要不然他不會把楊慎的詞拿來開頭,並且說:天下大勢,久分必合,久合必分。也許是文人相輕,曹操不僅雄才大略,不殺降兵,屯兵墾田,改善民生,還是一把詩賦好手。他的四言詩:東臨碣石,以觀淪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哪一句不是雄視古今?
論才論德論功,曹操是被羅貫中妖魔化了,如同歷史上對秦始皇的妖魔化。所以有才識的史學大家才會說二十四史沒有多少是真的。因為寫史的人總是帶有偏向性、侷限性,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春秋筆法。
羅貫中不能勉俗,他祟尚劉氏正統,那麼勢必弱化曹操。
-
3 # 感情直通車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羅貫中經過嘔心瀝血根據三國志編篡而成,裡面或多或少參入了個人的情感。
封建社會中正統性 很重要,大漢經過400年的營建,根基的正統性已經很深了,任何非劉姓為王者,均名不正言不順。曹操祖上也不光彩,雖實力雄厚,由於輿論壓力,也只能雄霸一方。施老先生所處的年代為明末時期,當時朝野內外交困,外有滿清作祟,內有流民作亂,朱姓王朝岌岌可危,老先生借三國演義中人物之手,重點詮釋那些作亂之人非正統,能力再大也只能雄霸一方,並不能取而代之。
故可以解釋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弱化的原因了。
-
4 # 鄧海春
由於正統思想的影響,皇位繼承者多是嫡長子。旁系或者其他家族的人一旦篡位,便被看成是亂臣賊子。三國時期,曹魏政權雖然最為強大,卻不被廣泛認可。《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傾向尤其明顯。那麼,曹操是否被弱化了呢?
其實,曹操並未被弱化,為構建其“奸雄”的形象,羅貫中反而多次以虛擬故事來強化曹操。首先,曹操的足智多謀被刻意凸顯。曹操與袁紹相爭時,在延津有過一戰。當時曹操營寨在防洪堤壩南側,袁紹駐軍也在附近。他多次派人打探袁軍的動向,得知袁軍有五六百騎兵,步兵不可勝數。曹操深知袁紹覬覦他的運輸車隊,特意將其暴露在袁軍視野。果不其然,袁紹手下部將文丑率人來搶奪物資。曹操此時忽然神兵天降,大敗袁軍。此事本是子虛烏有,羅貫中杜撰此事所為的便是展示曹操擅長謀略。
其次,《三國演義》中也強化了曹操的應變能力和勇猛果敢。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初期最令人敬佩的便是向董卓獻刀的情節。董卓大權在握後便為非作歹,惹得民怨沸騰。曹操早就存有暗殺董卓之心,為此,他多次出入相府與董卓相交。眼看時機成熟,曹操便前去刺殺。不料董卓在銅鏡中看到曹操拔刀,便厲聲責問他。曹操有急智,解釋說要獻刀,逃過一劫。這個流傳甚廣的故事也純屬虛構,不過在此故事中曹操的智勇雙全展現得淋漓盡致。
曹操雖然未被弱化,但是卻被刻意醜化了。其一,《三國演義》刻畫他貪生怕死的醜態。其中虛構了曹操割須棄袍一事。曹操與馬超對戰。他仰仗人多勢眾,前來討伐馬超。曹操質問馬超為何背叛漢朝,馬超反過來指責曹操欺主,並說與他有殺父之仇,揚言活捉曹操。西涼勇士勢不可擋,很快曹軍便抵抗不住了。西涼軍大喊,穿紅袍的乃是曹操!曹操嚇得脫下袍子。西涼軍又喊,曹操是長鬍子,嚇得曹操又割下鬍鬚。
此事寫出曹操貪生怕死的狼狽之態。實際上,曹操不僅沒有如此的言行舉止,反而有不少大丈夫的行為。曹操被舉為孝廉後,初次為官,便擔任了洛陽北部尉。洛陽作為都城,皇親國戚不在少數,極難管理。曹操上任後便嚴明法紀,宣告“有犯禁者,皆棒殺之”。後來,備受皇帝寵信的官宦蹇碩的叔父犯法,曹操果然鐵面無私,將他棒殺。曹操如此行事,大批權貴將他視為心腹大患。他為人聰慧,不可能不知曉下場,但他執意如此,可見曹操並非貪生怕死之輩。
《三國演義》中還寫出了曹操被左慈戲弄的情節,表現曹操的小肚雞腸。實際上,曹操對有才之輩多寬宏大量。關羽從曹營去投靠劉備,而劉備身在曹操敵方袁紹那裡。如此行為,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曹操不僅放行,還賜予關羽物資。由此可見,曹操確實有容人之量,並非氣量狹小之人。
《三國演義》並非正史,因而帶有作者的主觀態度。不過就算作者尊劉貶曹,也不能否認曹操確實有為人君主的風姿和智慧。
回覆列表
是的,《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意為之。
《三國演義》通篇皆是尊劉貶曹的正統思想和觀念,由於三國的傳播和流行,使曹操成了歷史上有名的白臉奸臣。但縱觀曹操的一生,所作所為,豈是一個奸臣所為,曹操是歷史上第一個不殺降將和俘虜的人,首開屯田制,抑制豪門士族,唯才是舉,使瀕危的東漢王朝多了幾十年的苟延殘喘。
三國演義乃小說家言,弱化曹操是正常現象,沒有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評價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