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蜂戈13131
-
2 # 想飛視屏
水稻按稻穀型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種方式分為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
水稻所結子實即稻穀,稻穀脫去穎殼後稱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層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和稻稈可以作為牲畜飼料。中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水稻屬於直接經濟作物,大米飯是中國東北居民與南方居民的主食,目前國內的水稻種植面積常規稻是2.45億畝,而雜交稻的種植面積是2億畝。
形態特徵年生禾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葉鞘鬆弛,無毛;葉舌披針形,長10-25毫米,兩側基部下延長成葉鞘邊緣,具2枚鐮形抱莖的葉耳;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0釐米左右,寬約1釐米,無毛,粗糙。生長環境:水稻喜高溫、多溼、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栽培稻(Oryza sativa)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相對溼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栽培技術: 整地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鬆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育苗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後,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公分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插秧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 除草除蟲 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灌排水 水稻比較倚賴這個程式,旱稻的話是旱田,灌排水的過程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時,還有抽穗開花期加強水份灌溉。
收成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病蟲害:
水稻三大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其它重要病害水稻 有稻曲病、惡苗病、霜黴病等。病害流行暴發的根本原因是:優質感病品種比重增大,病菌生理小種增多,耕作栽培制度變化等向著有利於病害發生和危害的方向發展。
-
3 # 易祖
1:首先,選擇優良的土地,酸鹼度適合水稻生長,並且肥力旺盛,選擇土地不能太乾旱,也不能太貧瘠,酸鹼度要符合,其次土地溼度要大,水稻喜溼選擇的土地要水資源豐富。
2:其次,水源要優質乾淨,儘量灌溉無汙染,優質的水源進行灌溉,同時也要保證水源地的供給持續穩定,結合自己時間並不斷給水稻施肥放水。
3:同時也要不斷施加肥力,在農家肥基礎上,適量增加化肥和有機肥,做到缺鉀補鉀,缺磷補磷的施肥措施。
4:光照,保持和吸收充足的光照是水稻維持光合作用的必要前提,同時也是控制和保持溫度的必要保證。
5:要細心觀察和勤勞務農,防止病害及蟲害對水稻的影響
回覆列表
稻穀是加工、生產大米的原料,達到國家規定的優質水稻標準的稻穀,就稱為優質水稻。
水稻是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在糧食生產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前為了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中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興修水利,大力發展水稻生產,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單產和總產水平逐年提高,國家按計劃徵購。當時國家收購的稻穀不分品種,也不分品質,只要是糙米率、水分、雜質含量符合糧食收購部門的標準要求,就稱為優質水稻,並劃分為1級、2級、3級和等外水稻。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已基本上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人們不僅要求吃得飽,而且要求吃得好,優質米的供需矛盾突出出來了,原來制定的優質水稻標準已不適應人們對大米質量的要求和日益發展的市場需求。優質水稻除具有優良的加工品質外,在外觀品質、蒸煮和食味品質、衛生品質等方面,都必須達到國家優質米生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