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蝸牛家教育諮詢
-
2 # 豌豆媽媽育兒
幼兒園上不了一個月,還用上嗎?這也是我們家現在面臨的問題。我所在的城市6月8日幼兒園開始復課,樓上鄰居家在公立幼兒園,一個班42個孩子去了36個,老師不停的在勸說家長把孩子送去。我們孩子在私立幼兒園,昨天晚上開了一個網路家長會,私底下問了不少家長,大部分家長表示不會送。所以,我們也一直在糾結究竟要不要送。最後還是決定不送了。
不送的原因倒不是擔心安全問題,主要是這幾個現實的問題。生病的危險
孩子一上幼兒園是十分容易生病的,一方面幼兒園孩子多容易導致傳染;另一方面其實家長在家照顧更仔細。比如孩子睡覺的踢被子、穿衣服等,難免有的孩子照顧不到,聽我女兒說,一般不會穿衣服的孩子都是坐到床上排隊等著老師。
所以,送孩子去幼兒園是需要做好孩子生病的心理準備的。幼兒的免疫力差,一旦生病又特別容易發燒,比如感冒、積食,一旦出現發燒特殊時期需要去醫院就診,還需要自費核酸檢測。真的是非常的麻煩。孩子上一個月幼兒園,我們很難保證孩子不生病,為了這一個多月,真的是划不來。
幼兒園暑假不放暑假
我們的私立園老師已經說了,不放暑假,一直上到9月份。7月26日就進伏了,天氣越來越熱,所以我們確實不想孩子最熱的天在幼兒園。
接送過程的不安全
樓上鄰居家的孩子之所以不想送,是因為幼兒園本身比較遠,天氣越來越熱,每天要接送還要坐公交車,所以他們覺得安全起見還是暫時不送了。
對孩子過於折騰
我們幼兒園不放假,但是公立幼兒園是會放接近一個月的假期,身邊朋友不送是覺得過於折騰了,剛送到學校,養成了規律的作息,馬上放假回到家中,一切又從零開始了。
孩子去幼兒園反而沒人一起玩
我們問了身邊十幾個一起上幼兒園的家長,大家都不送,經常和我女兒玩的孩子都沒去幼兒園,所以思來想去還是算了。幼兒園如果孩子去的少,反而在幼兒園更加寂寞,怕孩子去兩天吵著要回來。
孩子究竟去不去幼兒園家長可以從自身角度考慮每個家庭所面對的問題都不同,所以去不去幼兒園也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很多父母上班,是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去幼兒園反而是最好的安排,只是去幼兒園之前,父母要從這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就是自己的家庭情況。家裡沒有人照顧,送不送幼兒園很現實。既然幼兒園已經復課,其實安全問題恰恰是不用擔心的,只要本地新增病例連續2-3個月都是零,幼兒園也都是經過教育局驗收才能開門迎接學生的。
其次,做好孩子生病的心理準備。一旦孩子上幼兒園,生病的概率就會變大,特殊時期孩子去醫院反而更容易感染,家長不但折騰,再次去幼兒園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第三,孩子自己的意願。說實話,一個月時間,我們只是讓孩子換個地方玩,就看孩子自己是否願意,如果孩子有固定的玩伴不想去,完全可以不去。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其實真的沒有多大意義。
第四,根據孩子實際的情況。大班孩子面臨著幼升小,很多孩子本身會選擇在校外上課,還有一部分幼兒園也會承諾給孩子教,所以就需要家長來衡量了,如果有必要,還是送大班的孩子去幼兒園一兩個月。
幼兒園開學,作為家長真的是比較糾結,實在拿不定主意可以和其它家長聊一聊。
幼兒園開學,家長們,你們都送不送。
-
3 # 星星媽育兒說
隨著國內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很多省份的幼兒園在5月份已經順利開學,6月份又會有一批新的幼兒園即將開學了。
作為家長,之前看到高三和初三開學,心急如焚,畢竟一些家長也有經濟方面的壓力。如果孩子遲遲不入學,那麼家長也沒有辦法安心回去上班。
然而,家長們終於盼到了小學開學,但是又發愁了。開學是一件好事,可以減輕家長們的負擔,孩子有人照顧,家長能返回工作崗位,但是7月份就是暑假了,孩子上幼兒園上不了1個月了,還有必要上嗎?
幼兒園上不了1個月,還用上嗎?家長不敢送孩子上幼兒園,主要有三個顧慮:
一是天氣悶熱,孩子戴不住口罩。低風險地區學校可以不戴口罩,至於幼兒園要不要戴,要看當地疫情的變化,還有教育局的要求。幼兒園開學一定也會考慮到這一點。
二是現在疫情還沒有結束,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出現交叉感染。如果一個地區超過啊28天沒有新增病例,甚至是數月,疫情逐步消失,家長不用過分擔心。
不管幼兒園開學有多晚,不會影響到放暑假的時間,幼兒園孩子沒有學業的煩惱,所以暑假沒必要延遲。家長不用擔心繳費問題,上一個月,就收費一個月的。
根據各省幼兒園放暑假的時間,最晚不會晚於8月份,幼兒園開學晚,可能會到8月初放假,相當於上2個月了。
-
4 # 青花欣悅
最近是幼兒園的開學季,多地方的幼兒園基本上都已經陸續錯峰開學了。
我們這邊的幼兒園也已經發布了開學訊息,女兒她們大班已經於6月3日開學了,中小班6月8日即將開學。這兩天的醫院也忙活了起來,給各處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做開學體檢。我領女兒去做的時候還排隊等了半天,看來呆家裡太久了,盼著開學的人也不少呢。
再有一個月就放暑假了,究竟是送還是不送?對於這個問題,教育局說的很明確:家長可以選擇自主入園,即便是本學期不送園,依然為學生保留學籍。
我女兒上幼兒園大班,9月份就升小學了,她們幼兒園的政策也是自願入園,不送的孩子不影響升小學。
這等於給家長吃了定心丸,疫情特殊時期,送與不送全在自己決定。
有的人覺得6月份已進入夏季,天氣炎熱,還有一個月就放暑假了,加上疫情的風險,就猶豫不想送,有的人卻是因為家裡實在是無專人看管孩子,所以一聽到開學了歡喜萬分。
如果家裡有人看孩子,孩子上中小班的,不送就不送了,也不影響學業什麼的,孩子在家大人也更安心。
大班幼小銜接,還是送的好大班小朋友們今年秋季就上小學了,需要培養幼小銜接的相關習慣和知識,我覺得應該送園。
我女兒就是大班,我準備等下週送去幼兒園,已經體檢過了,一直不送在家這幾個月,毫無規律的生活讓孩子變得懶散,也不聽話了,所以需要趕緊送去集體生活,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為後面上小學打好基礎。
-
5 # 為生活而提神
6月份,將迎來幼兒園開園的高潮,“小神獸”們即將歸籠,做為每一位家長還是幾多歡喜幾多愁。
即將將假期延期至7月30日前後,滿打滿算孩子們在園也就差不多一個月。況且幼兒園不開園復課還有“成文”的規定,許多家長朋友也給老師作出了明確的回覆:“不入園”。
幼兒進園後基本上允許不戴口罩了,家長們更擔心本來,對於幼兒園孩子開園,家長們最擔心的是孩子好動、貪玩,自我保護意識差。口罩會相互交換,甚至當作了玩具,特別是時值夏天,天氣炎熱,孩子會摘下口罩,還有早午餐、午休、活動課,孩子一定會不自主的不戴口罩。即將開園的幼兒園卻有了“幼兒進園後一律不佩戴口罩”的規定。
其實,這是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和夏季空調執行管理與使用(修改版)的通知》“在新冠疫情低風險地區,在校園內,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學生在上學、放學途中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放學前,學生在老師指引下,戴好口罩,才能組織放學。所有人員進出校門都要戴好口罩“。但是對於家長來說,總覺得口罩是最直接的防護措施,不戴口罩就存在著風險。
儘管說幼兒園是最後一波開學的,對於開園還是很人性化,都是“一縣一策、一園一案、家長自願”的原則;儘管說幼兒園疫情防控措施非常到位,但是面對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家長總覺得孩子在家才最安全的心理,還是很不情願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一個班只有幾個孩子願意返園不是網上就有,身邊還真有。當幼兒園通知6月3日復園報名時,家長們幾乎是不假思考,不到一個小時便回覆“不入園”。36人的班,只有4人表示同意“入園”,結果是這個班開園復課被擱淺。家長對孩子入園還是相當謹慎的,都希望幼兒園還是等到下學期再開園吧!
-
6 # 七月聆聽
對於幼兒園上不了一個月的小朋友來說,還用不用上,我想很多媽媽們都糾結過這個問題。
記得幼兒園準備開學前,老師在群上讓家長們接龍,是否要正常入園。我記得很清楚,因為我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除了要提前去念幼小銜接班的2個小朋友,其他都很積極響應開學號召。問及其他小班中班的小朋友,大家也是一大片認同感,恨不得馬上開學。
我們是5月底開學,到7月份放假,也不過一個月餘的時間。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小班中班的小朋友們,每天都乖乖地排隊。
所以,怎麼說呢,如果上不了一個月,還有沒有必要去。
我的建議是,從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尊重孩子的意見,最好是能去。首先,孩子去幼兒園要學什麼,是為了什麼送去,這個我想家長們都知道。很多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家長抽不出那麼多時間,以及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加上小朋友們是要體驗集體生活,從中學會各種小本領和好習慣的。所以,有機會送去,哪怕只有月餘時間,但是我們不求他們去幼兒園學到什麼知識,關鍵是習慣和意識的培養,我覺得能送最好。
再者,很多家長不願意送,是怕新冠病毒的復發。經過這半年來與病毒的對抗,很多家長對於群聚、集體的現象多多少少有些牴觸和不安,尤其是放在那麼寶貝的小朋友身上。當然,如果你對幼兒園的防護工作放心,加上現在的疫情大致上已經控制並且沒有大面積復發現象,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可以不用過於擔心。病毒細菌本身無處不在,我們自身做好衛生清潔問題,不用過於惶恐擔憂。
就我們現在所處的幼兒園,每天會分批次入園和離園,每天正常的體溫檢查,以及家長只能在門口接送不得入園,排隊間隔一米,等等,防護工作也是每天有序進行,所以家長們都很放心。
最後,我想部分家長們還是會堅持不想上。尤其是非公立的幼兒園,必須可能為了這一個月的讀書時間,也要花費一個學期的費用。針對小班中班的小朋友,這種情況就可以綜合考慮,家裡的經濟情況是否有必要,或者是否可以去早教中心、培訓班、興趣班先上一個月之類的。
再或者,小朋友在家的習慣很好,家長也有時間和精力去教,那就可以考慮最後一個月先不上。
但是大班的小朋友,還是很建議去上,除非家長們有很必要的其他因素考慮,正如我一開始說的那2個上培訓班的同學。其實,因為這最後一個月餘時間,他們不僅僅要接受幼小銜接的過渡,享受最後的幼兒園時光,還有畢業照的拍攝,給自己在幼兒園畫上一個句號的形式感,我覺得都是很有意義的。
說了這麼多,最終決定都是在於家長,也可以多問問小朋友們的意見,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很想念幼兒園呀。
-
7 # 梨香
應該送孩子去幼兒園。像我們幼兒園開園前由縣委領導牽頭,衛生、防疫、教育主管部門聯合評估、檢查,驗收不合格的不允許開學,開園的幼兒園家長可以放心的把孩子送入幼兒園。讓孩子擁有一段完整的幼兒園生活,是每個父母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1、幼兒園能夠培養孩子適應集體環境幼兒園每天都會組織孩子們共同參與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學到簡單的人際交往,學會與別的孩子溝通從而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報名時經常聽家長說,孩子快三歲了,還是不太會說話,我會告訴他,排除生理缺陷後,趁早送孩子到幼兒園,因為幼兒園有適合孩子語言發展的環境,多數孩子入園兩個月後,語言表達能力均有明顯的提升。2、促進孩子身體健康發展幼兒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兩小時。運動遊戲能鍛鍊孩子的走、跑、跳等各項能力。此外孩子的認知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習慣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培養。3、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講,這是孩子人生第一個畢業季,也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請家長不要再糾結該不該送孩子去幼兒園了,因為這裡最適合幼兒成長。
-
8 # 萌萌的小劇場
我們家寶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個人覺得沒必要再去上了,孩子在家已經呆了快半年了,現在突然在送去幼兒園,需要再次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剛剛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就又要放暑假了。不管是從經濟上還是從心理上都不合適。
雖然現在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孩子還小,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畢竟孩子要過集體生活,作為家長來說還是會非常擔心的。幼兒園是否已經做好了相關的開學準備工作?這都是家長需要去考慮的,需要花費精力去調查,就算做好了相關的準備,家長也也認可了幼兒園的開學條件,最後孩子去了只上1個月就又要放假了,真的不值得。
當然如果有規定孩子必須要去上,那我們就不用再討論了,那就去上吧。如果不是強制的,我們可以在這個期間,帶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回農村體驗生活,陪孩子讀讀書,釣釣魚,挖挖野菜、騎騎車等,同樣能提升孩子的素養,而且還能建立起不錯的親子關係。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對還請批評指正!
-
9 # 餃子和孟旭的vlog
幼兒園作為全國最後一個批次的開學,基於這種情況,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幼兒園開學上學大概2個來月,根據實際情況衡量寶貝是否上學:
首先,大班孩子金秋就要讀一年級了,幼兒園會加重輸送幼小銜接的知識量,家長在家是可以教孩子,總體不如在學校學習的系統和具體。雖然時間很短,只有兩個月。讓其慢慢感受1年級學習節奏這樣孩子上一年級後沒那麼吃力。
其次,中小班孩子不涉及學習任務,孩子小,自我保護意識差,再加現在天氣炎熱,建議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沒有必要送孩子上幼兒園,畢竟風險係數高。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10 # 遇見曉C
6月份很多幼兒園陸續開學了,到七月份放暑假,也就一個月時間了,很多家長也開始猶豫要不要送孩子去幼兒園。
如果是幼兒園大班孩子,只要開園,如果下學期升小學需要幼兒園結業證明的,這學期讀一個月也要送,要不影響孩子讀小學。
幼兒園能開學說明這個地區的疫情已經控制的比較好了,而且大部分的中小學都已經安全開學了,幼兒園開學也是最後幾批,而且現在幼兒園開學已經不要戴口罩了,也不要擔心孩子小,戴不住口罩。
我家孩子幼兒園開學,我就送孩子去幼兒園了,他們班的同學都來了,雖然讀不了多久,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必要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已經在家呆了4個月,需要去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交流。
孩子去幼兒園後,明顯狀態好了很多,每天有了新的目標,每天都有很多學校的趣事和我分享。幼兒園孩子在家太久了也不行,需要及時回到學校集體環境中。
回覆列表
幼兒園托育機構開園啦,有不少家長心存疑慮和擔心:
家長A: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了,但這個時候送孩子入園安全嗎?等園區開學,這學期都過去一大半了,還有必要送孩子去嗎?
家長B:等園區開學,這學期都過了一大半了,還有必要送孩子去嗎?
家長C:在家也一樣能玩遊戲、看繪本、唱唱跳跳,去幼兒托育機構裡不也就做這些麼?
家長D:孩子體質弱,去園區更容易生病。還是不去了吧...
今天蝸牛家就為各位寶爸寶媽們解答一下,大家主要關心的園所安全防疫問題以及是否應該送孩子入園?
疑問一:開學後,園區是安全的嗎?家 長:等疫情結束後,送孩子去幼兒園安全嗎?孩子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嗎?
開學時間經過國家的認真權衡,教育部曾表示,開學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① 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所謂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國家來判定,具體情況要精準到縣一級的疫情防控情況;
② 社會家長都認為,或者絕大多數同意現在開學是安全的;
保障孩子的健康與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在明確的幼兒園開學時間前,每個指導政策都一定是經過社會科學家的認真研究和各方政府的嚴格管控,在當地疫情得到較好的控制後才發出的通知。
家 長:園區裡會不會有病毒?孩子入園安全嗎?
各大學校都會為開學細緻全面的防疫安全準備。學校要進行全面細緻的消毒和檢查工作,消毒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孩子可能接觸到的地方。
園區對入園的相關人員都會進行全面的檢查工作,也做好了對特殊情況的應對預案。
對於學校來說,孩子們的安全和健康永遠都擺在第一位!
疑問二:幼兒在園區會更容易生病嗎?家 長:幼兒園裡孩子那麼多,我家寶貝入園後會不會容易生病?
在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孩子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有的孩子依然會時不時生病,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人的免疫系統需要經過鍛鍊,接觸不同的細菌,然後識別它們、殺滅它們,在這個過程中日漸完善、強大。
學校並不是無菌的固定環境,當孩子接觸到外界環境偶爾生病也是在充分鍛鍊自己的免疫系統,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快樂成長!
疑問三:為什麼要送孩子去幼兒園?家 長:幼兒在學校不學什麼,孩子在家有人看護,沒有必要著急上幼兒園。
父母已經全面復工,孩子不上學只能祖輩看護,娃的狀態大多數都是散漫的。
先不說學習無法保證,就連基本的規律作息、自理能力、運動習慣、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都無法保證。
知識點好補,但好習慣難養;安全看護容易,但全面發展難促。
如果真的在家“散養”半年之久,等到將來上學,要適應的合群問題、習慣問題、情緒問題,都會影響孩子對上學這件事的信心和興趣,將來想要彌補會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價。
家 長:孩子在家也能學習,為什麼還非要送進幼兒園裡?
對於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很多東西,只有在幼兒園才能學會……
園區是一個小型的社會
寶寶們在幼兒園裡會接觸到跟家中完全不一樣的環境。在這裡,寶寶將學習到許多“社會化”的規則:要遵守時間、要排隊、要學會尊重和分享...這些規則將會讓寶寶受益終生。
校園教孩子學會自理
在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老師們會耐心教導孩子學會各種生活自理技能,穿衣、吃飯、上廁所,懂得了如何保護自己,如何照顧自己,從而獲得更好的成長。
園區幫孩子學會社交
在蝸牛家混齡成長班裡,孩子會結交到許多不同年齡段的好夥伴,在不同的年齡段去不斷的磨合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這是他們成長中重要的一環!
學校教給孩子學習的能力
在學校,老師們不僅會耐心的指引寶寶,不僅學習這個年齡階段應該掌握的常識和技能,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還會鼓勵寶寶發現和探索,讓寶寶學會獨立和主動學習。
讓孩子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
孩子可以在學校裡品嚐到勝利的喜悅,也品嚐到失敗的滋味。但寶寶們也會在這樣的經歷中學會正視困難,保持勇氣和信心,這對今後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完整的幼兒園生活將是孩子們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之一。蝸牛家會竭盡全力保障每一個孩子的健康與安全,也請不要忽視老師們科學教學的力量。
疫情結束後,是否送孩子來園,選擇權還是在家長們的手中,但蝸牛小編希望,讀完這篇文章,家長們可以更慎重的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