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君同學csj
-
2 # 立志成蟲
只說電視劇《康熙王朝》哈,姚啟聖敢鞭打康熙身邊的太監總管李德全,要分兩方面看:一是清朝的官制和法典,因為明亡的歷史教訓,清代對太監掌權忌諱的很,約束的非常嚴厲,李德全就算皇帝身邊的大太監也不能仗勢欺人的打人還打了姚啟聖,此時姚啟聖這個九品養馬的官兒再小也是國家的官員,品級再小也比李德全這個太監的地位高,所以姚啟聖穿上了九品頂戴的官服打李德全是合法合理明正言順。康熙得知李德全仗勢欺人被九品官兒打了,又把李德全打了一頓,國家政治權力的秩序不能亂套了。二是姚啟聖這個人有天下大志棟樑之才厭惡官場的惡習,被康熙起用就任福建總督後容妃帶著女兒藍琪兒公主回福建探親,姚啟聖居然不去迎來送往,還躲清閒,換了別人只怕對容妃和公主唯恐舔的不舒服。平臺過程裡跟康熙發生重大分歧,姚啟聖藉著自己的乳母去世報了“丁憂”,不當總督回家為乳母守孝,臨行前李光地送給姚啟聖一些銀子,還特別說姚總督說我字寫得好,這是我得的潤筆費,乾淨的。姚啟聖卻談嘆氣當了總督都忘了給自己貪點兒好處。收下銀子都不謝李光地一個字。由此可見姚啟聖為官清廉還漠視官場的人情世故,顯得刁毒刻薄否則不會官兒越當越小。姚啟聖遇事兒敢下狠手,無論是平臺灣還是對李德全,打吧
-
3 # 雲中史記
不怕,當時姚啟聖已經50多歲的老頭了,在官場沉浮幾十年,大風大浪見的多了,和在乎一個宮裡的皇差?
最重要的是,姚啟聖為人頗有豪俠之氣,年輕時候遭到一群豪強欺辱,他還特地投靠清軍,弄了個通州知州的官銜,隨後他就帶兵把那些欺辱他的豪強統統捕殺,而後就辭官而去。
姚啟聖可以說是個官場“怪人”,也可以說是個“清流”,他飽讀詩書,口才文筆都非常好,就像康熙皇帝說的“你的話還沒出口,他早就引經據典把你駁倒了”,他兩袖清風,自然無所畏懼,他不按常理,杖責李德全,其實他早已猜出李德全應該是宮裡派出來的,但他不怕,畢竟他覺得他是按照大清的律令懲罰李德全,論理論法他都是不怕的。
姚啟聖就是這樣:我就打你了,我是按照皇上頒佈的法律打你的,怎麼不可以?
雖然姚啟聖也知道李德全應該是宮裡來的,但是既然沒挑明,那就無所畏懼,他也知道皇帝也是個要面子的人,不可能為了袒護奴才而降罪於他,不然,皇上派出的奴才們都在外面仗勢欺人,這個名聲不好聽,皇帝的臉面也掛不住。
所以,當李德全回行宮奏事之後,又被康熙“賞”了內務府的30大板和一年的俸銀扣減,畢竟,當著大臣們的面,康熙也不好袒護家奴。
但是姚啟聖沒想到根本性的一點:皇帝畢竟是皇帝,你打了皇帝的奴才,這皇帝的臉往哪裡擱?打狗還要看主人,皇帝心裡不爽可是要殺人的。
歷朝歷代,幾百個皇帝,遇到像姚啟聖這樣的“能言鳥”,十分之一會將其當場杖斃,五分之一會在事後找個理由弄死,三分之一會在忍受了兩三次之後弄死,剩下的,大都是棄之不用或者冷落疏遠、或者關起來等等。
姚啟聖還算運氣好,遇上了康熙皇帝,但是康熙也是大有為之君主,就像他對容妃的處置,皇帝的威嚴是萬萬不能觸碰的,這是他的底線。
所以,對他來說,把姚啟聖關起來,殺殺他的銳氣,在牢裡悶幾個月,既是給姚啟聖的警告,也是做給大臣們看的:和朕講理?朕是天子,朕就是理,甭管你有罪沒罪,只要我想讓你坐牢,你就得給我坐牢,這就是君臣之理。
得虧皇帝想用姚啟聖,不然他這個九品司廄真得一輩子關到死了。
李德全在劇中的表現非常到位,把一個飛揚跋扈的皇帝奴才形象表現的入木三分,把老叫花子抽了一頓之後,再讓他帶路去三里河馬場,並讓他叫姚啟聖出來迎接磕頭。
結果,人家沒給他磕頭,他捱了老叫花子一頓打之後趕了出去。
李德全在這個事情中,因為自己的張狂,最終兩頭受氣,回去之後又得挨一頓打。
李德全這趟差辦的確實讓康熙很生氣,不過也側面讓他見識了姚啟聖的“怪”,既然講理講不過他,那就關起來吧,憋死他,然後他就服氣了。
-
4 # 王輝
姚啟聖的確是個人才,但個性太強,好像一匹烈馬,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訓化,只才有康熙把他關在囚車裡帶回京這一出!
其實在《康熙王朝》中此類人物並不少見,皇帝想用,又怕這些人尾大不掉,這些人中包括左培中,以及他前面的伍次有,同時也包話後來的李光地!
著重說明一下李光地,他是康熙一手提拔起來的,表面上忠誠,木吶,其實也是從骨子裡焦不起索額圖,明珠之類人,康熙讓他上書房行走,他卻和他們合不到一快去,固執而且不合群,結果被索額圖,明珠共同排擠,康熙不得不將他發配軍中服役,最後做了臺灣的知縣!
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德才兼背,但由於待才傲物,和同事不能共事而不得其用,終身不得志大有人在。
因此有那麼一句活,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回覆列表
皇帝會這麼弱智為了太監攻擊封疆大吏?皇帝想要的是國家安定,太監都不算是全人,只是皇室的特殊群體,封疆大吏可是幫皇帝治理一方的一把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