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昭烈名臣

    國學文化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諸子百家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自此以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繁盛的文化思想時代,但是並不是說百家之中是剩下儒家還存活了下來,事實上很多學派的思想最後都被融合到了一起,後來的儒家道家法家都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都是融合了許多思想成果之後形成的樣子。

    國學文化並不是直接對諸子百家的繼承,直接繼承了諸子百家的是後來的儒家,道家和法家,在中國這三派學問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外儒內法的形式出現,道家則是以另外一種民間個各種的形式多姿多彩的保留了下來。

    國學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不得不說,古代的東西並不是全部都是好的,我們奧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於那些過時的不符合現代價值觀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捨棄他,對於某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是應該大力弘揚的。

    只有才認真甄別和梳理過後的情況下,懂的國學提倡國學,才是對國學的發展和保護,那種不問原由以為歌頌效仿古人做法的,最會只會成為國學的高階黑,讓不理解國學的人更加討厭國學。

    現在的國學大師太多,真的潛下心來研究的人不多,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和發揚光大,對於諸子百家的各種學說,明白他當初提出這些的理由和時代背景,不能一味的贊同或者一味的反駁。

    總結一下就是,現在的國學文化,並不是在諸子百家的基礎上創新和昇華了,現在的國學僅僅是一個打著國學牌子的雜貨鋪,什麼都有,但什麼又都不是最好的。

  • 2 # 心中的蓮花XZdlh

    國學是一個國家治國、齊家、修身的所有學術、文化的總和。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諸子百家流傳較廣,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當時的諸子百家共189家,但是影響較大的不過幾十家,後來有十家發展成重要的學術流派。西漢時劉歆把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就是人們常說的“十家九流”,即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

    諸子百家最後得以繼承主要是:儒、道、法。所以我不認為諸子百家基礎上得以創新。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教育和人你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列子。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

    法家也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 3 # 行者王夷平

    國學原稱“國故學”、“舊學”,特指中國傳統學術文化。國學之名始於清末,與當時從西方傳入的“西學”相對,中國本有的學術文化則稱為“中學”。及至古文經學大師劉師培先生撰《國學發微》一書後,國學一詞漸漸替代了以上名稱,成為華人對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統稱。國學發端於春秋時期,無論是封建時代居於主流意識形態、深入民族血脈的儒家,或思考宇宙人生、具有時空穿透力的諸子百家,還是代代傳承、生生不息地哺育了高貴溫潤、優雅豐沛的民族性格、民族才情的詩書畫藝術,都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生命。可以說,沒有傳統文化就沒有今天的中華民族。

    傳統國學採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經學主要是影響華人思想性格和行為方式達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史學囊括了往古來今的所有史學著作,子部則將先秦各派思想家及其後繼諸子的學術一網打盡,集部包括所有的傳世文學藝術。四部之中經學、詩學、史學、子學、蒙學、書學為其主幹。 經學即儒家學說,從孔子開創儒學以來,儒學大師代不乏人,屢有建樹;詩學主要闡述了中國詩學的發生、發展及其演變過程,重點是詩學的兩大源頭一《詩經》與《楚辭》,兼及唐詩、宋詞、元曲。史學的重點是中國史學史上三大體例著作,即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著作。子學的重點是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學說,因為那是學派紛呈、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諸子思想的精深與透闢,具有穿越時空、不可抗拒的魅力。蒙學顧名思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之學,從《史籀篇》到《三百千千》,蒙學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書學是古代士大夫必備的人文素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化人格高雅與低俗的分野。

    國學的提出已逾百年,內容囊括了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主要內容,當然也包括諸子百家學說。從時間上看,國學中的經學、詩學發源都早於諸子百家學說,因此認為國學是在諸子百家基礎上的創新與昇華屬於無法成立的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麗穎生子後,“謝娜還鎖”話題屢上熱搜,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