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之
-
2 # 詹密粉絲團
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勤奮絕對佔有一定的因素,但現在很多人看似勤奮,可是收穫卻不大,只是一味的使蠻力,卻根本不思考怎麼使用巧力。
適當的方法,就像四兩撥千斤,在學習和生活中,很有幫助,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正是因為會思考。怎樣做高質量的勤奮,在我看來:
一.目標
你勤奮的目標是什麼,這點一定要明確,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只會像無頭蒼蠅,白費力氣還找不到出路,所以首要就是找到目標。
二.嘗試
很多人說現在還是迷茫,不知道目標,那就把你愛好的東西結合起來,找找出路。你喜歡打遊戲,就搞個直播,你喜歡演戲,那就去橫店,經過嘗試,你會發現自己想要的。
三.模仿
你需要有個想超越的人,這個人最好離你近的,就在你身邊,可以引發你妒忌的人,妒忌帶來動力,去模仿他身上的閃光點,這樣的提升才有對比,才有效果。
四.思維
你需要有哲學家的思維方式,選擇去看透事物的本質,要應用獨立思考,真正讓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便是他有顆自由思考的心,前三點只是鋪墊,重要的是思考。
-
3 # 職場大叔不油膩
個人認為低質量的勤奮有幾個突出特點,目標不明確、方法不正確、階段不總結、總結不調整。符合這四種特點的勤奮就是低質量的了。那麼怎樣有效擺脫?還是要從這四方面入手。
目標要明確首先你要把目標搞清楚,弄明白。如果目標模糊那麼你的方向就有問題,要知道現在的勤奮是要求精確的,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效率為王,盲目的勤奮只會浪費你的時間。
方法要正確勤奮的過程中,方法一定要有效率,一個無效率的方法往往會拉長週期。讓你的勤奮不在是勤奮還是拖沓,勤奮的結果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比如:你的勤奮是為迎接下一波紅利,結果紅利來了你還是個半吊子,不要說收割了,找到機會點都成問題。這明顯失敗了。
階段要總結勤奮過程中,一定要階段性總結,一方面是為確定你的方向的正確性,另一方面是總結鞏固前面的有效成果。讓最後的收穫成果更穩固。
總結要調整在總結出結果後,可以對一些方向進行微調,讓後面的方向更精確過程也更有效率。
-
4 # m允執厥中m
給你個口號式的答案 ,方便記憶,隨時提醒自己
有目標,找方法,重效率。
且行且思 每做一會兒事情 就要回頭看看自己這段時間做的事情 有沒有效果 及時改變方法
回覆列表
“低質量的勤奮”也叫“低水平勤奮”。對於“低水平勤奮”這個概念,我是在去年上半年閱讀《好好學習》這本書時知道的。當時這個概念給我的觸動像是電流整個擊穿自己。我就如書中所提到的一樣,看了很多書,卻根本記不得書中講了什麼,也沒從書中有所收穫。
我意識到自己就是陷入了書中提到的“低水平勤奮陷阱”。看到這個概念後,忽然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聽過了無數大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書中定義到,在原始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奮。在這之後,我開始了自己的讀書方法升級之路,看書強迫自己慢慢消化,經過自己的思考,然後進行輸出。一直堅持到現在,相比較之前的自己,可以說如今是跨越到了新的讀書層次。
二、解決低水平勤奮
那麼要如何才能跳出“低水平勤奮”呢?
1.莫忘初心
問題是發動機。我們要學會用目標導向來約束自己努力的產出。我們在每天努力的同時,不要忘記問下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朝著我們的目標。因為我們很容易在不停地忙碌中遺忘了自己最初的目標,為了忙碌而忙碌。
我們都知道輸入必須得有輸出,輸出能倒逼輸入,但不管是輸入還是輸出都不能忘記,我們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千萬不要盲目為了輸出而輸出而不自知,如果在寫作中,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再多的字數也僅僅只是字數。如果在輸出寫作時,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訓練某一種寫作技巧,那麼在這種刻意練習下,才會有明顯進步。不然我們天天寫也成不了作家。
除非你一開始就確信你的輸出能支援你的大目標,否則再多的努力只是用來暗示自己沒有無所事事的安慰,毫無效率可言。每一次的輸出應該支援自己的大目標,這目標就像燈塔,確保我們每一次的努力都向著同一個方向,不然東一槍,西一炮,根本無法取得勝利。
2、找位好導師
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為自己找一位好導師,並向他請教。導師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幫你建立心理表徵,以便你能監測和糾正你自己的表現。《刻意練習》提到的一個基本原則:從事有目的的練習十分重要,不能只是漫無目的地重複同樣的動作,而不制訂提高與進步的清晰目標。
我們要了解自己要做的這件事每個級別都是怎樣的,你是要入門級別,還是優秀級別,還是頂級級別。你要了解到要達到各個級別,分別需要你多少的付出。找位好導師,他會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投入產出比和自己成長進度,並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幫助我們調整目標,制定清晰的目標。
讀書上,我如果沒有參加高博士的讀書訓練營,自己讀的話,可能沒有那麼快就對讀書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寫作上,我一開始在簡書上寫作時,題目隨意取,文章沒有框架,沒有邏輯,沒有排版……後來參加了田寶老師的寫作訓練營,我對寫作就慢慢開始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與更高級別的差距,又沒有導師教我們如何改善,那麼就算是努力一整年,也只是不斷在進行低階的重複,這樣的低水平勤奮永遠也無法幫助我們進入更高的級別。
3.試錯和反思
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能力判斷有些行為是否行之有效。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不斷去嘗試,不斷去試錯,接著及時做階段性的反思,發現不足進行調整或是改變。
就好像我學那麼多讀書方法,但是沒法判斷哪個方法是最高效的,難道我去逐個進行分析是否高效嗎?有些方法或許對別人有用,但是對我們自己卻不一定。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而做出判斷的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我在讀書的時候把這些方法都用過去,使用一段時間後進行自我反思,是否高效,一目瞭然。
再比如在簡書上寫作,田寶老師反覆強調定位的重要性,田寶老師告訴苦於定位的我們最好的辦法,那就是各種文章都去試著寫寫看。這其實也就是試錯。試錯,反思,之後我們再做定位便十分簡單。而我這篇文章對於這一階段的低水平勤奮的思考,其實也正是在自己試錯的基礎上進行的反思。
我報這個訓練營,參加那個共讀,一下子給自己那麼多工,以為這樣可以快速提升自己,這也是個試錯。經過反思,我發現這樣的效果,只會分散我的精力,我並不適合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多工。
而之前我先報了高博士的讀書精進團,結束後再報田寶老師的寫作課,這樣一次報一個班能讓我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學習這個導師所教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那麼經過這次試錯,我便知道自己下一次要學某一項技能,就專門報一個班,專注一項任務。
不要讓自己忙得忘了反思。三、結語
古典老師在《躍遷》中將勤奮分為三重境界,分別是:低水平勤奮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奮靠方法論,高水平勤奮靠選擇目標。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都希望自己能夠快速學習、成長,成為一個“有核心競爭力”的人。
我們不斷學習各種方法論,看各種乾貨文,但是我們似乎還是沒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我們要謹防自己陷入低水平勤奮,時時反觀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有效率,讓自己能夠在戰略上勤奮,有明確的目標,有好的執行力,經常去獨立思考,去試錯,去反思。最後,也不要忘了尋找一個好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