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李274430123

    嬰兒反覆長溼疹,是母親飲食不當,溼氣重,也就是說是面板的哮喘。哺乳期應注意飲食調節,禁食生,冷,魚蝦海鮮,乾果,油膩,窄葉疏菜及含蛋白質高的食品!

  • 2 # 明圖明明圖

    孩子有溼疹一定不能穿太厚或者蓋太厚,我女兒之前也是溼疹反覆,後來去婦幼醫院拿了兩管藥,抹了就好了。時間太久忘了名字了,不知道你是哪的,我是是在河南省婦幼拿到藥

  • 3 # 大海1294139

    小朋友都怕熱,容易出汗。是不是穿太多?只要小朋友後脖頸那是溫熱的,其他地方涼點沒問題的。別把孩子捂壞了。中藥店有艾草賣,買回來煮水給小朋友泡澡。

  • 4 # 四月的茵陳

    嬰兒長溼疹,中醫上來說就是寶寶體內溼氣比較重。可能有的媽媽在懷孕的時候自己體內溼氣重,這樣寶寶生下來之後就比較容易長溼疹。

    寶寶溼疹在平時護理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寶寶不能穿太厚,寶寶所住的房間,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持乾燥通風。並且寶寶的面板也一定要注意保持乾燥衛生。

  • 5 # 五十椿育兒

    母乳餵養的嬰兒溼疹,首先確實要考慮媽媽飲食,飲食除了清淡還要偏素一些,可能有些人會說素食了還有什麼營養之類的,有很多素食也很下奶。中醫裡還有一類食物叫發物,就是吃了這類東西會讓病情加重,發物很多,不一一列舉,寶媽可以自行查詢。然後就是是否穿得過多,捂著了也容易長溼疹。有些家長懷孕期間飲食不忌口,留下胎毒給嬰兒,造成溼疹,這類很難處理,只能慢慢調理。另外,有些嬰兒會因為先天遺傳等,素體脾虛溼盛,以溼疹的形式排出來。最後一種是血虛風燥,基本累似與西醫的乾性溼疹,很頑固,孩子也很受罪,這種情況西醫一般就直接定義為過敏性體質,中醫的內調外敷效果還是不錯的,包括一些小兒推拿,艾灸調理,效果還是很好的。溼疹一定慎重使用激素。

  • 6 # 陸叔23

    你的嬰兒長溼疹與脾胃肺的功能有關,與肝的解毒功能不足有關,如果餵母乳,要戒吃牛肉,蝦,蟹,魚類等發物,外用白鮮皮10克,地膚子,蛇床子各10克,蒲公英15克,苦參15克,黃柏15克,水煎外洗,每天早晚各洗一次,用棉花輕擦面板,三至五天即愈,不愈發圖給我即復。

  • 7 # 別名彭意龍

    中醫角度我不清楚,西醫角度看溼疹屬於細菌感染,有過敏性和非過敏性之分,備點溼疹類藥膏過日子,你的飲食都是過奶的,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你應該有分寸,

  • 8 # 仁濟仁愛888

    中醫認為溼疹主要是由於素體脾弱或飲食不節傷脾,溼熱內蘊,加之外感風毒邪氣相搏於面板所致。飲食調理,避免進食致敏食物。在病程中避免促使疾病加劇或復發的因素如搔抓,水燙和外用刺激藥物等。在治療過程中應在區域性用藥同時,結合全身用藥。急性亞急性期以利溼,清熱,.祛風為主,慢性期以養血,祛風為主。

  • 9 # 小城樓主

    中醫謂素體脾弱或飲食不節傷脾,溼熱內蘊,加之外感風毒邪氣相搏於面板所致。

    一要做好飲食調理,注意清淡,避免進食致敏食物。

    二是避免促使疾病加劇或復發的因素如搔抓,水燙和外用刺激藥物等。

    三是及時治療,應在區域性用藥同時,結合全身用藥。急性亞急性期以利溼,清熱,祛風為主,慢性期以養血,祛風為主。

  • 10 # 佳慧9312

    寶寶反覆長溼疹,是溼氣重,主要原因,孩子在母體時,媽媽身體溼氣重,也就是溼寒體質,體質可以遺傳,再一個就是媽媽在懷寶寶之前就有宮寒、月經不調的問題,試想一下,寶寶從小生長在一個“冰庫”一樣的“保溫箱”裡,寶寶的身體從母體攜帶出來的溼寒體質。純母乳餵養的話,不建議吃拍溼寒的藥,用食療吧,具體可以諮詢一些相關的人士!寶寶現在這種情況,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五臟六腑還不健全,給孩子調調脾胃,脾主運化,脾的功能正常了,這個溼疹就會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外肉牛業發展特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