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漫獨浪
-
2 # 清風望月
感謝邀請,我們這作為冬小麥主要種植區之一,也是小麥主產區。從小在農村生活的我們經常聽老人們說起“小麥想要高產,春季管是關鍵。”眼下,正是春季麥田管理的關鍵時期。種植戶要抓住當前氣溫回升有利時機,因地制宜,加強病蟲草害防控,全力以赴抓好春季麥田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小麥畝產量。
開春後從後,小麥田裡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病蟲害,要注意觀察小麥田的變化,及時發現病蟲害,適時打除草劑和植物調節劑,確保小麥多分葉多促根。至於用什麼調節劑和微量肥,可以向當地農業部門諮詢。因為各地氣候和土壤土質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
-
3 # 鄉居小菜
春季麥田管理技術都有哪些?人們常說的“麥”一般指的是小麥,小麥是中國最重要的口糧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麵條等美食吃,還可以做飼料,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白酒等有用物;而麥田的管理影響到小麥的收成,春季萬物復甦,要是種的冬小麥早長苗了,而春小麥才剛種不久,管理麥田也上也有些不同。
春小麥
因為有些地方冬天太冷,開春天氣比較暖後才種,而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而且播種已經施足底肥了,所以春小麥種後,麥田管理主要是控水管理了,看情況適當的灌水,更要注意排水,防下雨過多浸水。
冬小麥
冬小麥是冬季播種夏季收,抗寒的能力極強,熬過寒冷的冬天,在暖和的春季長得很快;春季也是冬小麥返青期,麥田管理上要注意追肥、澆水、治蟲害、除草管理。
追肥:春季的冬小麥長得快,需要更多的營養,而那些長得不夠好的弱苗更需要了;一般麥田每畝追施尿素(氮肥)12公斤左右,長得不好的要適當加量;當然了像磷肥鉀肥也要看麥苗長勢來施的,不然氮肥多磷肥鉀肥不足,小麥稈細弱,抗病能力也低。
澆水:
春季冬小麥長得快,除了適當的追肥,也要保持土壤適當的水分,促進營養吸收生長;要是麥田比較乾旱、沒澆冬水,就要適當的澆水;有些麥田土壤板結,澆水過後要及時進行劃鋤鬆土,提高地溫,增強土壤通透性;要是麥田不缺水,可以不澆,晚些看情況再澆水。
治蟲害:
春季氣溫轉暖,小麥紅蜘蛛、蚜蟲、灰飛蝨等蟲害很常見,應及時選用相應的除蟲藥劑噴灑治理;而噴農藥也要看時間段的,像防治麥蜘蛛,一般在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4:00以後噴灑。
除草:
春季萬物復甦,冬小麥長得快,田裡的小草也不容忽視,不然都來搶小麥的營養了,小麥越長越不好;春季天氣暖,田裡的雜草比較嫩小,可以晴天白天的早上10點之後到下午三點這樣施用相應的除草劑,除草效果明顯;也可以人工用鋤頭除草。
以上幾方面春季麥田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影響到後期小麥的生長、豐收,要視自家麥田情況去具體實施管理。
-
4 # 末代農民
小麥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很普遍並且面積很大。小麥的種植過程中春季麥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決定小麥的產量。春季小麥的管理辦法是:
1,防凍,增溫,保墒。
由於冬季氣溫寒冷,土壤容易出現裂縫,春季開化後及時軋麥,彌補裂縫,同時劃白
鋤增溫。
2,科學管控水肥,促控結合。
對於長勢旺盛的麥田應控制其徒長,如果墒情適合,無脫肥現象,起身期一般不澆水,結合除草,噴施麥業豐乳液,控旺促使根系深扎,並且防止後期倒伏。另外拔節時澆透水同時畝追施尿素10㎏。
對長勢較好的麥田應控促結合,促使分櫱及提高成穗率。在拔節期澆水,追肥,畝追施尿素15㎏。
長勢相對弱的麥田,主要是以促為主,促進分櫱,提高成穗率。在起身期畝追施尿素12㎏,拔節期隨水追肥畝追尿素8㎏。
3,及時進行除草。
闊葉雜草用72%2.4-D 丁脂乳油每畝用量60~
80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播娘蒿,薺菜用10%苯磺隆可溼性粉劑,畝用量10克兌水30公斤噴霧。鹼矛,看麥娘等禾本科雜草用10%精驃乳油畝用量80~100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
因為春季氣溫不穩定,所以應在氣溫穩定之後在噴施除草劑,以免發生藥害。
回覆列表
春季小麥管理對後期小麥生長和產量有很大影響,下面我來簡述下個人觀點:
1.根據天氣及時補水,例如我們這邊今東天氣普遍乾燥降水量少,所以田地受旱情況補澆水。
2.及時化學除草,隨著天氣變暖,田間雜草迅速生長,根據雜草型別選擇適當的除草藥劑。
3.防治小麥病蟲害,例如,全蝕病、莖基腐病、根腐病、地下害蟲、麥蜘蛛、吸漿蟲等病蟲害,具體防治辦法可以諮詢農藥店或當地農業技術人員,病蟲害防治非常關鍵,一定要精準防治。
4.控制旺長,防治後期倒伏。控制好施肥量,根據生長情況進行定期鎮壓,還有就是藥物控旺。
5.小心倒春寒,春季天氣變化多,溫度低於0度極易發生凍害,在天氣降溫前,可噴施尿素和葉面肥,調節劑增強小麥抗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