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頑童374236889
-
2 # 不沉的經遠
《三國二十四名將》看看就行了,沒必要太當真。
《三國二十四名將》是網上流傳的一首打油詩,裡面記錄了三國時期的二十四個武將: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夏侯惇,夏侯淵),二張(張遼,張郃)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當然,《三國二十四名將》也有一些不同版本,主要區別是趙雲和馬超換了一個位次,把馬超放在了第二位,趙雲則到了第五,也有部分版本把鄧艾換成了文鴦。
因為三國的故事以《三國演義》在民間流傳最廣,所以很多人都會把《三國二十四名將》當作《三國演義》裡武將的排名,然而這個說法並無依據,而且這個排名明顯和《三國演義》裡的記錄不符。
像龐德曾經和關羽戰平,但是排名很低,而太史慈和張遼戰平,排名卻遠高於張遼,顏良、文丑都擊敗過徐晃,排名卻低於徐晃。更搞笑的是在《三國演義》裡屬於打醬油角色的張繡,連於禁都打不過,居然堂而皇之的上榜。
從張繡也能上榜看,《三國二十四名將》應該是綜合了所有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而成。畢竟在評書裡,張繡也能和趙雲打上三百回合,自然有資格排進去。而這些民間故事版本眾多,說法不一,有典韋擊敗過張飛的,有張飛擊敗過呂布的,甚至還有曹彰一人獨佔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等人不落下風的。
本來《三國演義》裡武將武藝的高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再混雜進其他民間故事,所以大家對《三國二十四名將》爭議一直很大,因此看看就行,沒必要太較真。
-
3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俗語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含有這個意思:文人詩詞書畫,各有所長,不好定論。武勇是騾子是馬,一比劃便可知曉。所以歷來人們總會腦子裡有個意識:論打架,管你什麼太極八卦、金刀銀槍,肯定是會產生誰勇誰強排序的。
三國武將排名,認同呂布的,自會把趙雲、馬超後延;認同趙雲的,自會扯扯呂布、關羽缺餡。現代人文化認知高,思維發散強,每個人讀了演義,都會有自己的一套對誰猛誰勇的解讀。古時候,文化普及率低,坊間談古,大多來自於評話藝人和村中學究傳播。人們崇尚馳騁沙場的猛漢,獨踹敵營的壯士。便極是容易被繪聲繪色的說書人感染,被心懷於尊敬的讀書人所言,產生篤信。
殊不知,說書人看到聽眾願聽誰誰萬夫不當之勇,如入無人之境;願聽誰誰手持N百斤大錘,鬥敵將百十餘合。為了茶水錢生計,自會不斷`添景‘。
而備受鄉人尊敬的學究,看到一圈圈對自己尊敬的目光,自會不斷對自己欣賞的戰將猛士,再多添些唾液。
三國24將排名,流傳至今,歷久彌新。因小說作者羅貫中集唐宋話本編篡而成的鉅著,確是居功至偉。這排名,有其贊點,演義中一二線掛號的猛將,基本都囊括在內了。並且合轍押韻,朗朗上口。作者雖不詳,但不難推究,應該是古時侯哪位腦快才高的說書藝人所編,或許編了頭幾句,後面藝人們不斷延續完善,形成民間智慧力量,達成24將排名。
自古冷兵器戰爭從來殘酷,血腥,而少於浪漫。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有著太多的因素,糧草、兵器戰甲、精神狀態、排程得當等等。而在後世的演義作品中,世人有興趣聊談多的卻往往是以誰方大將武藝之高超為勝負決定因素。這是受小說演義之影響也。看了劉備手下有萬人敵、五虎將,卻不能一統江山,會扼腕惋惜。看了諸葛亮秋風五丈原,未得北伐功成,會長吁短嘆。而卻少知少感,當年曹操之不易,抗衡袁紹,逢強幾至心悴;遠征匈奴,遇險乃至功潰。當時古人底層樂於野史機巧,弱於真史探究。是與現代人多多關注娛樂八卦,少於問詢時事,蓋為一理也。
古人思維有限,誰排第一,縱是光了身子,排第二第三的,也不能戰勝。現代人認知全面、科學。大多明白,呂布縱然勇猛,假如隻手持短劍,也未必勝得了張遼的長槍,徐晃的大斧。關羽沒有了良馬利刃,也未必刺顏良於陰世。
24將排名,蜀漢人物佔盡前茅,很明顯,這個排名,是以小說《三國演義》為基礎的,並不是三國真的歷史風雲。
總而言之,24將排名,雖是上口,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切不可教條化,盲目跟風大信之、自古戰爭,以將勇定勝負的事洌,真的鮮有。
無意破壞一些現代人對三國能人帥才倍出的敬慕,但卻真潑涼水。古人篤行24將排名,尚有可諒。而作為有高知、有理性的現今社會的你,每每談三國,再拿24將排名說事,只能說,你就有些呆板了。
附三國24將排名:
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打末鄧艾和姜維。
回覆列表
三國廿四名將比較約定俗成的排位順序有哪麼幾句詩: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請看,其中沒有周泰,如果說周泰早喪,那麼應該有東吳名將淩統,非但沒有淩統,且無呂蒙。還有一位文鴦,更是厲害,也沒列入,那姜維姜伯約呢,鍾會、鄧艾也沒有。總之,見仁見智,只有自己心領神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