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您”在粵語裡是同音字。香港人只有在寫作時才會區分“你”和“您”。這也是粵港澳人說普通話時總是說“你”,而不說“您”的原因。當然,“您”這個字是粵語從北京話借來的,而不是粵語本來就有的。
粵語通常用“閣下”表示“您”。普通話也可以說“閣下”,但不論是對於粵語,還是對於普通話,“閣下”這個詞都會顯得很古板,所以我認為不能把它等同於“您”。
在我印象中,似乎只有香港人才說“閣下”。廣東人一般都說“你”,以前也有人說“同志”。
順便說一些題外話,“您們”這個說法是存在的。因為以前一些北京作家的作品裡出現過“您們”這個詞。比如老舍《賀年》有這樣一句話:“嚐到勞動滋味的人有福了, 因為社會主義的幸福是您們的!”但現在的北京人確實幾乎不會說“您們”,只會說“您二位”“您幾位”,說“您們”反而顯得有些滑稽。
另外,“您”只是一種禮貌用語,不要曲解成“奴才對主子的稱呼”,很多語言也有類似的說法。比如,古英語用thou表示“你”,you表示“您”,英華人覺得說thou不禮貌(因為thou在幾百年前通常是地位尊貴的人對地位卑賤的人的稱呼),後來就只說you;德語用du表示“你”,Sie表示“您”。
北京話還有“怹”,但可能是因為現在幾乎沒有人這麼說,所以《現代漢語詞典》將“怹”判定為方言詞。
“你”和“您”在粵語裡是同音字。香港人只有在寫作時才會區分“你”和“您”。這也是粵港澳人說普通話時總是說“你”,而不說“您”的原因。當然,“您”這個字是粵語從北京話借來的,而不是粵語本來就有的。
粵語通常用“閣下”表示“您”。普通話也可以說“閣下”,但不論是對於粵語,還是對於普通話,“閣下”這個詞都會顯得很古板,所以我認為不能把它等同於“您”。
在我印象中,似乎只有香港人才說“閣下”。廣東人一般都說“你”,以前也有人說“同志”。
順便說一些題外話,“您們”這個說法是存在的。因為以前一些北京作家的作品裡出現過“您們”這個詞。比如老舍《賀年》有這樣一句話:“嚐到勞動滋味的人有福了, 因為社會主義的幸福是您們的!”但現在的北京人確實幾乎不會說“您們”,只會說“您二位”“您幾位”,說“您們”反而顯得有些滑稽。
另外,“您”只是一種禮貌用語,不要曲解成“奴才對主子的稱呼”,很多語言也有類似的說法。比如,古英語用thou表示“你”,you表示“您”,英華人覺得說thou不禮貌(因為thou在幾百年前通常是地位尊貴的人對地位卑賤的人的稱呼),後來就只說you;德語用du表示“你”,Sie表示“您”。
北京話還有“怹”,但可能是因為現在幾乎沒有人這麼說,所以《現代漢語詞典》將“怹”判定為方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