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朗媽育兒記
-
2 # 素以為絢誒
初為父母,對小孩子要多些耐心,凡事多多觀察,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嘛。孩子雖然小,根據您提到的情況,說明他開始有思想了,有反抗自我保護意識了,很明顯是個機靈古怪的孩紙。
我的建議是:保留純真,剔除糟粕。孩子好的一面多表揚多誇讚,缺點致命的缺點得讓他知道是自己錯,必須改掉。
比如說對打問題,三字經背起來講起來,看不懂聽不懂背不會,可以藉助漫畫作品動畫片親子活動來推動他。這期間只要孩子有微小改變就是誇讚,讓他提高積極性,修身養性。
平時在家,家長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言傳身教讓孩子分清善惡美醜。經常帶寶寶做親子活動,與寶寶增進感情,多接觸其他寶寶的家長,互相交流。這個年齡段大家會有許多共鳴,互相吸取經驗教訓。
-
3 # 小米粒育兒
孩子打父母,確實會讓我們內心難以接受難以忍受。“這麼小就動手打老子,長大了那還得了?”這讓不少家長鬱悶不以。殊不知此時期的孩子還沒有什麼是非觀念,有的只是行為上的模仿或是情緒的發洩。況且孩子又處於自我意識發展的敏感期,我們做家長的面對孩子的熊行為一定要慎之又慎。
孩子到了三歲左右大都處於自我意識發展階段,也就是第一反抗期。此時期的孩子特別的不聽話,總是與大人對著幹,凡是都要自己說了算,“我”、“不”是孩子的口頭禪,還會經常咬人、打人,以此證明自己的意志,如果大人沒能滿足孩子的要求,他們則會哭鬧不休。我們要知道的是這些行為都不是孩子要故意“耍熊”,而是孩子正受到一種神聖使命的指引,是成長的必經過程。打罵只會妨礙孩子成長的腳步。
1.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強迫
2.學著理解孩子的行為,在敏感期內,孩子的因為都是沒有理由的,針鋒相對只會兩敗俱傷。
3.面對孩子打人的行為不要以暴制暴,也不要譴責和說教,但需要制止行為,讓孩子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了解“自我”。如:轉移注意力
4.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好榜樣。
5.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讓孩子儘快度過這個“恐怖時期”。
育兒先育己,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吧!
-
4 # 淅爸育兒記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孩子懂得還擊,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懂得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壞事在於家長的教育方式:打他。
不知道題主能不能體會到孩子的傷心,孩子對母親作出攻擊動作,並說媽媽打我了,這時孩子的內心多麼的難過:自己最重要的人,打自己了。
一、孩子為什麼會反打這很簡單,孩子只是在學習母親的行為,宣洩情緒的行為。
媽媽對我生氣了,所以媽媽用打我的方式來表達她的生氣,那我生氣了,我難過了,我也學著媽媽的方式進行情緒的宣洩。
一句話:家長給了錯誤的示範,並且孩子學會了。
二、該怎麼教育?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著急,憤怒是因為什麼?因為孩子的錯誤嗎?我想並不是。
家長著急憤怒的是孩子沒配合自己的想法,犯錯只是一個結果。而另一個方面,家長則是在為自己的教育方法沒效果而著急憤怒,惱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從第一點中所表述的,孩子會學習家長的行為習慣,那麼要改過來孩子這點問題,就需要用新的習慣去驅趕孩子的舊習慣。
這就要求家長做到好好說話,具有同理心。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上去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需不需要幫助。如果孩子處於情緒中,那麼請先根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先平復。
例如孩子是憤怒的,那麼跟孩子說:“寶寶感到很生氣對嗎?為什麼生氣能告訴媽媽嗎?或許媽媽可以幫幫你。”,而當孩子傷心的時候,一個擁抱比什麼都來得有效。
每個人都有宣洩自己情緒的權利,只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在這之前,就需要家長自己能理解孩子的狀況,以及家長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
5 # 蟲媽育兒
有時候小孩子不聽話,你給他講道理,他根本聽不進去,情急之下打孩子。我能夠理解當時父母的心情。但是不管什麼情況下打孩子都是不對的。
你家男寶臺三歲正是人生性格形成的第一個關鍵期。你打他那他就會模仿你動手打你。長此以往,她就會以為打人可以解決問題。就算他犯了錯,你打了他,那他就覺得以為你們已經平等了。已經為錯誤付出了代價。不會去改正。經常打孩子,直接影響親子關係的親密度。也不利於孩子性格的成長。那當小孩子不聽話時,作家長為的應該怎麼教育呢?
首先,當孩子出現不好的情緒時,你要認同他的感受。讓他感覺到你理解他。你是和他站在一邊的
再次。當心情平穩時。在給孩子適時的講道理。講道理的時候,孩子可能不怎麼聽不配合,但你要有耐心。不要隨便發脾氣,更不能隨意打哭
最後要有規則有底線。不能因為小孩兒哭鬧。就無底線的退讓。
教育孩子是一門終身都要需要學習的技術。讓我們為了孩子將來好好學習吧。
-
6 # 甜甜寶貝成長記
都知道打小孩不對,一般情況還是能不打就不打,一直以來都提倡對小孩講道理,以德服人,但是人終究不是忍者神龜,有時候小孩就是講不聽,一個錯誤重複犯很多次,當他這麼固執的時候我們會打的。我們家的也打過,只打手和腿,他沒有還手,打疼了哭,等他哭完我就問他媽媽為什麼會打他,打他錯了沒有,還問他說如果跟他角色對換換成媽媽犯錯了,他是家長會不會打?一般談完這個錯就徹底改過來了。我覺得絕對不打小孩很難做得到,特別是三到六歲的時候他看似很懂事了,其實還是有蠻不講理的時候,打的時候少罵些,因為皮打疼了很快就好罵到傷心了就就難好了。當然不能經常打,不能凡事都靠打來讓他服氣,打多反而越打越皮。總之我的看法是提倡用講道理的方式教育小孩,打只是無奈之舉,兩歲以內六歲以後的小孩不要打。六歲過後小孩子是會有一個質的飛躍,都不需要打了。
回覆列表
老一輩人說: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犯錯了,到底要不要打呢?其實答案不是一定的,但是以下幾種情況一定不能打孩子:
1.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比如孩子在家把花瓶打碎了,父母有沒有事先告訴過他不可以在家玩某種遊戲?
3.小於3歲的孩子,大於12歲的孩子不要打。3歲以前的孩子道德觀是非觀都還沒有形成,打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不健康。大於12歲的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思想雖然還不夠成熟,但身體的成人化讓他們自認為自己已是一個獨立個體,不希望被父母干涉太多,這時候還用暴擊解決問題會引起他們強烈的對抗,與父母對打或者離家出走都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有很多的懲戒方式,能不打孩子儘量不要打,比如家中用地毯化出一塊小區域作為“思過角”,或者罰孩子做家務、讀書給父母聽等。萬不得已要用打來懲罰孩子時也要注意避開要害,比如頭、屁股、臉、胸口等。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