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塵念
-
2 # 淡定一切2019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網際網路,智慧機器人等的普及,現在簡單,重複的工作被取代,競爭壓力增大,所以大家感覺打工也不好打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信貸超發,通貨膨脹等等貨幣貶值,所以感覺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
3 # 中歐的呼喚
一、先說說招工和找工作的矛盾
一邊是企業招工難,很多企業短員運轉,已有員工加班加點;一邊是打工者找工作難,永遠覺得沒有心儀的工作。這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而是很多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招工的和打工的永遠是一對供需的矛盾。跟商品的供需關係或許有一些相似之處:
對於企業來說,利潤是不得不考慮的,因此總是希望壓縮成本,用盡量少的資本支出獲得儘量高品質的勞動力,所以給出的報酬都是經過精打細算。
對於員工來說,工資長期不漲跟不上物價形勢不行,工資沒有同類型企業高心理也會不平衡,同樣的工資加班多也不樂意。大家有得挑,才會挑三撿四。沒得挑的時候,給口吃的就行。經濟剛起步階段,全華人口一窮二白,進城民工只要給錢,啥活都肯幹,數億人口拼命大幹的時代,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也伴生了很多負面的問題,比如農民工的福利問題、醫療養老、工傷糾紛問題等等。
現在大家都有了一定基礎,便開始挑選適合自己的職業,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只是有一個矛盾點,就是每個都會把自己看得高一些,“大部分人認為自己長得比大部分人漂亮”。而用人單位或者說領導卻不這麼看。這也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打工者希望工作輕鬆、福利好、待遇高,難免挑來挑去;招工的希望應聘者能力強、人品好、待遇低,也要挑來挑去。這樣你挑我我挑你,時間全耽誤了。
英法等西方國家也存在招工打工難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吃著國家福利補助的窮人,有補貼餓不死,找工作特別挑惕,一天工作6小時都覺得長,他們巴不得一天只上半天班,一年休息300天,可是哪有這樣的工作崗位呢?只能偶爾做做兼職吧。財富價值是人的勞動創造出來的,沒有勞動,哪有效益,沒有效益,企業拿什麼養人。西方國家年輕人失業率非常高, 不是沒有工作崗位,而是年輕人不願意幹。又想舒服,又想高薪,如此兩全齊美的事情,哪可能存在呢?
二、經濟形勢和企業的難處
中國經濟的人口紅利時代已經過去,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卻遠遠沒有提升起來。曾經中國靠著低價勞動力成為世界工廠,向全世界提供廉價日用品,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但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國製造也成廉價貨的代名詞。但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升,中國生產的地攤貨也正在被正品店中的廉價貨所取代。過去歐洲各國中國市場上賣的廉價服裝賣得很火,那時候國內的工廠和國外的進口商都賺得盤滿缽滿,如今已經被大商場裡C&A這種廉價正品擠得沒有了生存空間。越南、印尼、非洲那些窮國家人工成本更低,商品更廉價,很多大跨國企業把工廠從中國遷出,他們正在蠶食中國製造的市場份額。比如現在我們在國外買的耐寧鞋大部分產自於印尼和越南,而不是再是中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企業生存難以為繼的時候,員工工資從何而來;當企業效益無法兌現、老闆都過不下去的時候,員工的待遇從何而來?
貿易渠道暢通,物資缺乏和暴利時代已過。物以稀為貴,過去由於貿易渠道有限,物流不暢,很多東西跨境之後都可以賣個好價值。古代的琥珀從波羅的海轉到地中海可以換到等量的黃金。20年前中國的服裝在國內從批發市場到路邊攤就可以翻漲5倍或者10倍價。現在這種贏利模式在大部分地區已經失去了法力。生產環節和流通領域為了爭搶客戶,都不得不以犧牲效益為代價。這可能還是供求平衡變化的結果。
企業日子不好過,打工自然不容易。
三、技術升級和故步自封的矛盾
企業要發展,就要跟上形勢,老闆在奔跑的時候,員工如果懈怠就只能被拋棄了。現在很多企業已經充分認識到人工成本高企,不得不用技術代替人力,這是一個無法逆轉的現實。人力密集型的企業最終都將讓步於技術密集型。在這一過程中,不學習不進步不成長效益低的員工將最早面臨被淘汰。何去何從,聰明人心中自有一步棋。
最後要說的是,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覺得跟大部分人隨大流心態有關係,就是缺少人生目標,盲目跟風,這山望著那山高,才會覺得百般無奈,無所適從。美國大學生畢業人生目標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的人有明確的長遠目標,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標,27%的人沒有目標,60%目標不明確。25年之後的跟蹤調查顯示,3%有明確長遠目標的人大部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財富所得是剩下97%的人的總和的33倍。10%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也做得不錯,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而剩下的人口,呵呵……
所以工作不在於好不好找,好不好做,在於自己有沒有清晰的選擇,選了之後能不能踏實地做下去,否則漫無目的地尋找,最終都只是個空
回覆列表
打工不好打,是因為理想的工作沒有找到,可以乾的工作又不想幹。錢不是錢,是因為沒有好的理財規劃。會花錢的人多,能存錢的人少。老一輩的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