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真話裡說
-
2 # 寧再軍
農民的心聲(律詩六首)
一
門前彎棗樹,田壟綠池塘。
尋夢翻山遠,思娘炒菜香。
離鄉拋汗水,來電寄錢糧。
家裡無收入,回家路很長。
二
當年情景細思量,勒緊腰身獻上糧。
起早貪黑修水利,揮鋤擔土拓田疆。
年輕國弱能吃苦,年老家貧望健康。
單位退休多保障,老農苦水化愁腸。
三
少小離家久不歸,十年奮鬥少錢回。
鄉村有母常牽掛,城市無家暗自卑。
苦水滿腔無處訴,甜言到口更覺虧。
說聲父母多珍重,瘦弱孩兒壯又肥。
四
新春過後又添愁,一代中青往外流。
千萬柔情揮手去,萬千憂慮繫心頭。
在家老小常牽掛,異地夫妻分外憂。
父母暮年多體弱,無災無病子孫求。
五
留守爺爺體態堅,古稀種菜又犁田。
耙松田土牽牛走,曬裂面板任日煎。
城市打工無保險,農村種地度殘年。
一生辛苦誰人說,致富無門子女嫌。
六
砥礪前行百姓歌,初心不忘景婆娑。
青山綠葉源黃葉,江水渾波始碧波。
全面脫貧終不改,從嚴治黨苦中磨。
黨和政府知民意,民富國強社會和。
-
3 # 大風如歌
農民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為促進勞動力流動,加快城市建設的背景下形成的,流動性的勞動群體,顧名思義農民工即是到城鄉務工的農民。
城鄉的現代一體化建設,是按照一個整體統籌謀劃,資源互補,市場互通等,統一建設發展,旨在讓城鄉的農民和市民享受一樣資源和福利待遇。
因為農民工的福利待遇,子女教育,醫療等問題還沒有解決,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城市的建設仍需要農民工,如果將農民工取消,那城市要靠誰來建設?如果只是單純的換個稱謂,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總體來說,事情還沒有進行到那一步,相信在以後農民工和城市工人都會是一樣的福利待遇,我們還需耐心等待。
-
4 # 章魚156157158
稱謂只是個名稱而已,不改變農民工實際的地位和待遇,改名又有什麼用呢?即使改成叫主席, 工資還是想不給就不給,想歧視就歧視,……
-
5 # 六月的風
這問題有些尖銳,農民工是社會的底層,但記住,底不等於低!雖然有些城裡人瞧不起農民,總把農民當鄉下人,土包子看待!
但是如果沒有了農民工,城市又將會怎麼樣呢?城市保潔很多是農民工,如果沒有他們,城市道路骯髒,垃圾桶爆滿,汙水橫流~就連居家保姆也很多是農民工,沒了她們,我們城市很多家庭也是亂七八糟!快遞,外賣農民工也是主力,沒了他們,我都不知城市人的生活會成啥樣?工地的建築工人也是農民工吧?沒有他們,哪來的高樓大廈?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而舉了!
我們直接上溯一百年前,那時候現在又有多少城市人呢?不要把城市跟農民工扯得太遠!若干年前,城市人的祖輩也是農民!沒有了農民工,我們的城市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綜上所述,農民工是我們城市美好的基石,平凡而不平淡!所以也就不要介意什麼稱呼了,農民工這稱呼挺好的阿!聽著親切!!城鄉一體化後,取消這稱呼也只是時間問題!
-
6 # 漂泊城裡的莊稼漢老九
作為一個農民工對這個稱謂頗有感觸。
最初叫打工仔,農民工這一詞是84年後有文化的知識者首先使用的詞彙,屬於官方語言,後來又改稱進城務工人員。
雖然不符合現代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需要,黨和政府重視進城務工人員的問題,但短期內這一名稱不會消失。
原因就是,具有城市戶口的原居民,包括社會上的個別人,他們保持著城市原居民的優越性。就像現代的富二代,官二代一樣,他們在社會上具有很強的優越感。從內心深處的認知就對我們打工者也好,進城務工人員也罷存在著歧視感。還停留在最初要飯的窮人,盲流認知裡,特別註明我說的是個別人。現在個別城市社群裡從農村政策性搬遷來的現居民仍然得不到正常的城市原居民的待遇。何況進城務工的農民工。
進入新世紀,農民工對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越來越大,在現城市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多數基本融入城市生活,但受社會排斥,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屢見不鮮。城市需要農民工,但似乎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簽訂勞動合同率低,社會保險參與低,工資低,工傷多,加班多,勞動爭議多的三低三多現象普遍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民在國家政策語言文字中是高的,在現實的具有城市優越感的人心中是低下的。
城市中某些人就像去美國拿到綠卡似的,一副生來具有的城市優越感。骨子裡看不起農民打工者。
但我相信不遠的將來這種稱謂將會終止,二代,三代農民工群體將全部融入城市成為新時代城市的主人。
回覆列表
雖然城鄉一體化在某些地方已有成效,已成發展趨勢,但是現實的農民還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還是很多。農民是社會的底層,他們幹願叫別人老闆,而已無所謂別人叫他們"勞仔","打工仔"、"打工妹"……等等。而最合適宜的還是統稱農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