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olaodexingfu09
-
2 # 使用者馬二可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著手扶拖機上街購物是常有的事。記得一九九四年我家也買了臺二手手扶拖拉機。過年的那一天,弟弟開著拖拉機,駝著我媽,我妹,還有鄰里幾個人,高高興興上街了。到了下午一兩點,我左等右盼不見他們回來,心裡有些著急起來,果不其然,有人傳來訊息說弟弟的拖拉機衝到魚塘裡去了。我租車迅疾趕往現埸,媽媽額頭上蘋果大一個包,在樹上碰的。妹妹嚴重腰傷,躺在地上動彈不得,弟弟腿傷。車頭淹沒魚塘裡,所幸沒出人命,那幾個鄰居在街上分伴了,幸好沒有同回。下漁塘的原因,那段路不平,路面被過往拖拉機碾壓出幾道很深的壕溝,弟弟雙手搖塄扶手,一下沒把持住,衝向了路邊的魚塘,還好有樹阻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那種老式手扶式拖拉機早已淘汰,那條坑坑窪窪的路,早己變成了一條寬闊的柏油公路。記憶仍然留存,無法刪掉。感恩社會的改變,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方便與精彩。
我第一次坐拖拉機逛街是1989年逛鄢陵縣城。
那一年,我家聯產承包了12責任田。看看豐收在望的麥田,我和愛人商定買一臺小型拖拉機。
那時聯合收割機很少,一般的農戶用不上。而夏收是十分緊張而勞累的。正逢汛期,6月天娃娃臉,那是說變就變的。這時節最怕下雨天,因此要突出一個“搶”字,二個字叫“搶收”。俗稱龍口奪糧!
程式也很多:1,把麥子割倒,人工用鐮刀一把把割下來。再出色的勞動力一天也割不了2畝麥子。2,運輸一一把麥棵運到事先造好的打麥場上。3,攤場一一攤勻,翻曬。4,碾壓脫粒。沒有機械時,能打上1一2個來月的時間長。5,起場一一垛麥秸和把麥粒連糠攏成堆。6,揚場一一趁自然風力,用揚杈木鍁把麥粒混糠拋向空中實現麥粒與糠皮的分離,再去除雜質。7,曬乾,裝袋。8,入庫,存放。
需要夜以繼日連軸轉,一連幾天不睡覺的情況都有,正幹著活忽然倒那睡著的現象經常發生。為了“傢伙得勁人湊手”,落實一個“搶”字。我家決定借錢買一臺小四輪拖拉機。
5月20號上午進縣城,我們花5200元提了一臺泰山一一15型拖拉機。簡單吃了午飯,我們便駕著拖拉機往回趕。先後路過東大街,十字街左拐上南大街。
我駕車行進在縣城大街上,心情分外愉悅。天色晴朗,明亮的Sunny照耀在桔紅色的拖拉機身上熠熠閃光,非常鮮豔。我感覺自己的臉也是紅色的了。
烏黑的街道寬闊平坦,黑色的橡膠輪胎舔看路面向前飛轉。發動機歡快而均勻地“突突突”叫看,滿街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說著笑著,那和聲似乎比一首美妙的輕音樂還動聽。
我全神貫注地駕駛著我心愛的嶄新拖拉機,彷彿在柔美的音樂海洋中舒心漫步。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城南關。
我不僅自駕小拖拉機逛過縣城兩條大街,而且也乘坐過鏈式東方紅牌大拖拉機壓過公社革委會的大街。
記得這件事發生在42年前,臨近三夏了,公社革命委員會要召開三夏工作動員大會。要求全體黨員,大小隊幹部參加。
會議通知是三天前下發的,照例是要雷歷風行的。那時流行政治掛帥,會議時間上級不延期。基層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真的“天有不測風雲”,會期的頭天夜裡就下起了中雨,天明沒有停,一直時大時小的下到了中午飯時。
那時不像現在村村通公咯,隨便找個雨具就搞定了的,當時可全是土路,本質的紅壤土,現在吸足了水分,整個路都像泡饃一樣濃了。人一踩上去,能淤到腳脖子深,土質又特粘,吸住腳了,用盡力氣也很難拔出來。硬是拔出來了,鞋子卻陷在泥濘中呢!
更要命的困難是離公社駐地有18一9裡的路程。
公社革委會為如期召開會議,從天亮始連續打了三次催促電話。怎麼辦?村支書決定開拖拉機赴會。輪式拖拉機肯定不行。那是一上路就會趴窩不動的。最後決定開兩部東方紅一75型鏈軌拖拉機,各拉一輛3噸掛車。
人集合齊了,共52人,分開乘坐。
出發了。中雨一直未停。大多數人沒有頂事的雨具,只是戴個草帽。有5一7個拿傘的,但不能打起,因為傘面的雨水會澆到鄰居身上。就那樣一車24一5人(有人鑽進了駕駛室),大都選擇站立姿勢,相互擠擠挨挨。
一路上,我們大家頂風冒雨前進,儘管雨勢時大時小偶爾停歇。但耐不住路程較遠,近乎直接淋著,頭部溼了,上身的衣服也大半截子淋透了。加上車子搖搖擺擺人站立不穩,只顧防備發生摔倒,甚至掉下車去的危險,好像誰也沒有注意一路的雨景和風光。
直到有人驚呼:“到了,到了。”才發現我們來到了公社駐地的大街上了。
透過稀疏的雨簾,公社寬闊的街道在煙雨濛濛中伸向前方。我們的兩臺拖拉機比賽似的吼著大嗓門,滿排氣管子的拖看黑煙柱子向前賓士。嘰嘰哇哇的鏈軌板轉動著,把泥濘的路面壓出了兩條深深的轍印,拖掛車輪子老實地在這兩條泥溝中跟進。雨還在下,街道上簡直不見人。只有供銷社門市部和農業銀行的門是開著的。
我們來公社開會,開看兩臺大型拖拉機,吼叫著前進,逛完了公社這條寬闊的靜悄悄的街道。終於來到了會場。
這就我記憶中逛街坐拖拉機的經歷。事件都是真實的。寫出來請您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