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四大名著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依舊經典。但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有很多很多的作家,作品每年都有N多,但是為什麼沒有一部能與四大名著相媲美的書呢?
6
回覆列表
  • 1 # 薛暖暖

    我很懷疑,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有沒有真正地讀過四大名著,而不只是看看電視劇、聽聽劇情簡介或者文字縮寫。

    就四大名著本身而言,其文學成就之高,不在於絕對值,而在於相對值。四大名著寫作之時,正是中國書面文學作品從文言小說向白話小說過渡並達到全盛的時期。在此之前,中國書面文學作品大都用文言寫成,在基礎教育不發達的中國古代,閱讀這些作品其實是需要很高的門檻的,一般大眾不可能以讀書作為業餘消遣。但是人民群眾始終存在著愛聽故事、豐富見聞的交流需求。宋元時期,近似說書的“說話”藝術盛行,基於“說話”整理的話本小說由此產生,宋末至元代,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文人模仿“說話”創作的白話小說。到了明清時期,這種創作臻於完善,誕生了現在所謂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在當時,都是非常流行的通俗小說,它們從不同方面,反映了當時人民看待世界、看待歷史的角度。被封為“四大名著”,主要是因為:第一,它們的語言在當時的白話寫作水平相對較高,結構上已經具有部分現代小說的特徵。第二,它們以比較宏闊的篇幅,反映了當時人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史料價值。第三,它們廣受歡迎,形成了比較大的社會影響。而這種美譽,並不是當時形成的,而是歷經多年,經過沉澱和比較,被後世追認的。

    因此,現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可以說有很多作品,在文學水平上已經高於過去、反映時代上堪稱優秀、流行影響甚至更加深廣。在絕對成就上已經高於四大名著。但是如何被封神、被追認,還需要後世來評判。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後世評選出的21世紀“N大名著”,一定在現在就已有巨大影響,是感動過、激勵過、撫慰過我們的作品。

  • 2 # 熊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

    這是個偽命題。

    嚴格意義上來說,現代小說是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來說都是遠超古典小說的,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可以質疑的餘地。

    四大名著之所以成為四大名著,其學術意義上來說至今沒有定論,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四大名著是古典小說在一個相當長的文化沉澱中形成的典型產物,而不是一時作品。

    翻看文學史可以知道,《三國演義》的基礎是《三國志》還有若干民間話本和戲曲,積澱到了明初才最後成了《三國演義》。

    同樣《水滸傳》的基礎是《大宋宣和遺事》,《西遊記》的基礎是《大唐西域記》,《紅樓夢》的基礎是明清大量世情小說。

    (其中《紅樓夢》的特殊性主要是跟作者曹雪芹的個人經歷相關,比起其他三部作品,個人色彩更多一點,當然這樣的代價就是四大名著裡傳唱度最低的就是《紅樓夢》,至少它很難成為一個可供參考借鑑的文學模型。)

    也因為長期的沉澱,這種文學模型成為了一種典型模型,加上本身表達形式是通俗小說,所以在民間的影響度從明朝開始愈演愈烈,加上長期沒有競爭對手,這樣文火慢燉的結果就是它本身的影響力超過了作品本身的素質。

    因為它已經不僅僅是一部作品了。

    我們現在評價一部作品的時候,基本是圍繞作品本身來進行。

    但是當我們去評價四大名著的時候,大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是就作品去評價,甚至可以說很難就作品去評價,因為作品本身已經成為了華人普遍的文化背景,融入到了我們的血液中。

    這就好比你作為華人評價《白鯨記》,你可以就作品評價作品,但是作為美華人就不行,《白鯨記》已經徹底成為了美國的文化基因。

    所以我們才會有一種“沒有別的文學作品能夠超越四大名著”的錯覺。

    那主要不是受這四部小說影響,而是受到這四部小說的海量衍生品影響。

    誰還不知道劉關張桃園結義呢?

    如果有人說不知道,我們會覺得這個人不正常。

    這明顯是文化的判斷,而不是作品本身的判斷。

  • 3 # 黃帥

    這根本沒法比,這就是典型的“關公戰秦瓊”的思維嘛。

    四大名著是幾千年的尺度上淘洗出來的作品,當代文學才幾十年,你讓它們怎麼比啊。

    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評價標準。除了上述的時間尺度不夠大以外,還有一個因素在於文學評價標準已經變了。唐詩宋詞也有很多經典,為啥不能成為四大名著,反而是明清小說入選?因為文體和時代的關係決定了。不同時代對不同文體的看法不同。明清時代即使有好的詩詞作品,也比不上唐宋詩詞,因為時代主題不同,而明清時代正好是古代小說的巔峰時期,有四大名著也就不奇怪了。

    當代文學的評價標準已經多元化,我們不能指望短短几十年產生太多震撼古今的大作品。更何況,當代作家的創作也不是一無是處,也有很多好作品,只是要成為經典,還需要歷史的淘洗,我們思考文學命題,一定要跟時代特質結合,否則就是失去了評價的參照系。

    當然,當代文學的弊病很多,比如缺乏對歷史真正的反思和當代社會的洞察,浮躁而功利的文學場也很難產生真正偉大的作家和作品,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從和四大名著的比較中學到的、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也要始終看到時代的差異性,從時代環境裡討論文學才更有針對性。比如,比較八十年代文學和新世紀文學,從中找到當下創作的缺點,或者總結文學史上的文字的遺憾,這才是更符合學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看的音樂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