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地人
-
2 # 水木先生Mr
簡單說下個人的感覺,歌詞比較悽美,如果用古風唱出來,應該有另一種美,可以考慮讓抖音裡的那些翻唱古風的試試,比如半陽。
這是個可以搭配古風影片的歌曲。不建議用原唱,用女生,悽美點應該效果更好。
最後,歌詞值得肯定!
-
3 # 莫小褐
怎麼看?就是三讓我再想起他是個歌手,曾經也是個雜技演員,很有才華的人。有才氣就是顏值比有些明星差些,但不妨礙我喜歡有才華的人。
加盟“誠利千代”之後,沙寶亮推出了首支單曲《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這當然是一首關於愛情的歌曲,但在一定程度上,這首歌曲裡的愛情,也可以指代理想。沙寶亮也是想用這麼一首歌曲,來回到他夢開始的地方。
換一個已經被用爛的詞語,就是回到初心。
《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這首歌曲,也是沙寶亮自己作曲的作品,填詞人則是多年的合作伙伴謝迪。
是不是覺得哪裡不對?沙寶亮作曲!沙寶亮作曲!沙寶亮作曲!
這種錯覺,其實恰恰說明一個問題,在我們聽了很多年的沙寶亮之後,很多人對於沙寶亮這個歌手的瞭解,卻遠遠不夠全面。
要知道,雖然沙寶亮這個名字的出現,每一次都會頂著和“唱將”相關的光環,但他的創作人身份,卻一直被很多人忽略。其實,包括像《無名指》、《戀曲2012》這樣的個人專輯,沙寶亮都包攬了其中所有的作曲工作,完全就是一個典型性唱作音樂人。這個印象認知的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沙寶亮的音樂屬性。
而創作,對於沙寶亮來講,並不僅僅只是平行於演唱的一種技能。創作這個行為,其實是沙寶亮音樂體系裡的融合劑,將他的歌聲與內心,以譜曲的方式連線到了一起,最終讓人歌合一。唱將和創作合而為一,不矛盾。
《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是沙寶亮最新的作品,無論是選題還是內容本身,就說明了沙寶亮對於音樂的態度,那就是純情又純淨,即使經歷多年歌壇的打磨,他依然把自己當成少年去愛、去感受,而不是固步塵封或賣弄情懷。
當然,經過《我是歌手》裡的《秋意濃》和《鴻雁》,也經歷過《蒙面歌王》裡的那個“流浪者”,如今的沙寶亮,帶來的是一種更深沉的韻味,在一個男人最成熟的年齡,唱出一個男歌手可以唱出的最醇厚的歌聲。
雖然有副歌時穿透力的高音,但沙寶亮同時卻還擁有那種迷人的黯啞、低沉的磁性,這既讓他的歌聲充滿了故事感,更有一種不淺白的神秘感。讓一個動情的愛情故事,因為這樣的聲音渲染,變得感性、迷人。
謝迪的文字營造,更把故事推向一個更煙波浩渺的時空。“歸來不問情,煙雨落窗紗”這樣的筆觸,更讓《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裡的地方,充滿了古典的意境。“多情最無情”的感悟,則既是歌曲主題的結點,也是人生的一種領悟,讓一首情歌走出了單純為情所困的小主題,而有了一種更高的人生與藝術格局。
《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是沙寶亮作曲的作品,也是沙寶亮演唱的作品,而創作與演唱的合而為一,也讓沙寶亮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音樂體系。
在很多時候,歌手自己寫歌很常見,但有時候未必是所有創作歌手,都能透過創作本身,形成與自己聲線和演繹的高粘合度。
這話聽起來很怪,卻又是一種現實。更通俗的來講,有些音樂人可以寫通用型歌曲,可以寫適合很多人演唱的歌曲,而沙寶亮的這首《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則是一首最適合他自己演繹,幾乎可以說是獨家型創作的歌曲。
因為這首歌曲裡有他的靈魂,還有他為自己定製的旋律,更重要的是,他的演唱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再創作,是對《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這首歌曲的補充,這也讓這首歌曲實際上有了一種立體的唱作性。
這種演唱與創作的合體,也讓沙寶亮的作品,有了高度風格化的體系性。既有個人的鮮明印跡,又能讓作品形成一種完美的閉環,這也是這個時代歌手很缺少的一種氣質。
就像在《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這首歌曲裡所表現的那樣,沙寶亮有著兼具古典和現代氣質的營造能力。他的聲線中,既有那種書生的文雅,又有現代人的憂鬱,還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孤傲魅力。
另一方面,在一種偏暗色的基調裡,沙寶亮演唱的這首《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卻絕對不是一首悲情歌、甚至喪情歌。沙寶亮那種收放自如的演繹,既有著人生的無奈,更有著破格的釋放,這也使得這首作品,有了類似李清照詞作那樣的美學意境。
明明是悲傷的情懷,卻以一種暗湧的方式呈現出來,看似愁緒滿懷,但卻在優美的文字和歌聲中,最終得到了另一種程度的釋懷。
經歷過輝煌,更有多於一般人的人生經歷和體驗,也才讓《我回到那個名叫愛情的地方》這首歌曲,不僅有感染力,更有說服力。
如今,沙寶亮已經在最初的地方就位,作為歌迷的我們,就一定要做好在音樂和歌聲中,燦爛和重生的準備。未來的未來,說起沙寶亮,你不僅會說這是一個歌手,還會說,哦,這是一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