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兩位都處於宋高宗時期,且都是詞人,都一生想著抗金,兩個人在歷史上有沒有交集呢?
13
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兩個一對好基友,你說有沒有交集?

    陸游寫過這麼一首詩:

    幸有湖邊舊草堂,敢煩地主築林塘。

    漉殘醅甕葛巾溼,插遍野梅紗帽香。

    風緊春寒哪可敵,身閒書漏不勝長。

    浩歌陌上君無怪,世譜推原自楚狂。

    詩後還有一句小注:“辛幼安每欲為予築舍,予辭之,乃止。”

    什麼意思?辛棄疾看陸游房子太破,想給他做套房子,陸游拒絕了。

    辛棄疾是個大土豪啊。每個月工資600萬文,退休了工資也沒降什麼。

  • 2 # 開周說宋

    辛棄疾生於1140年農曆五月,比陸游小16歲。

    (陸游比辛棄疾大16歲)

    辛棄疾生在金國,祖父辛贊是金國高官;陸游生在北宋,祖父陸佃是宋朝高官。當青年辛棄疾已經考中舉人,又整裝待發去金國中都考進士的時候,中年的陸游正在南宋臨安租房上班,這兩位一北一南,一金一宋,本來是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

    (文武雙全的辛棄疾曾經帶三十名騎兵衝進金兵大營,生擒義軍叛將)

    宋高宗派辛棄疾駐守鎮江,辛棄疾在那裡成了親,娶了太學生範邦彥的女兒,而範邦彥是陸游的父親陸宰的故交。

    辛棄疾認識陸游,是透過朱熹——南宋最有名的哲學家朱熹是陸游的好朋友,又是辛棄疾的好朋友,所以從中牽線,讓辛棄疾和陸游也成了好基友。

    朱熹在武夷山辦書院,學生生病,沒錢醫治,辛棄疾出資捐款。陸游在紹興老家蓋房缺錢,辛棄疾要給陸游一大筆錢,被陸游婉拒了。

    朱熹去世時,南宋朝廷正查禁朱熹的“偽學”,陸游不敢去弔孝,怕受牽連;辛棄疾膽大如斗,單槍匹馬殺奔福建,在朱熹的靈前祭拜,還留下三百貫的份子錢。

    辛棄疾比陸游年輕,也比陸游身體好,但是他不懂養生,暴飲暴食,酗酒如命,還很好色,一口氣娶了至少六個小老婆(這六個小妾的名字分別叫整整、錢錢、田田、香香、卿卿、飛卿),所以比陸游死得早。

    辛棄疾死後,陸游寫有悼文:“君看幼安氣如虎,一病遽已歸荒墟。”別看你辛幼安那麼壯,還不是死我前面了。

  • 3 # 唐詩宋詞有風雲

    在南宋文壇,有兩個文人的生命追求頗為相同,他們便是辛棄疾和陸游。這是兩個特殊的文人,說他們特殊,是因為他們的詩詞文章一度讓頹靡哀惋的南宋文壇響起鏗鏹之聲,但這又並非他們的終極理想:事實上,比之翰墨文章,他們更希望成為橫刀立馬的將軍,血沃沙場的英雄,只是時代的陰霾太過沉重,沒有給他們拔劍出鞘的機會。

    和辛棄疾的“奉表南歸”相比,陸游的入仕經歷要更加曲折一些。這位在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臨安“鎖廳試”中一舉奪魁的詩人,因為與當朝弄臣秦檜的孫子秦壎同年應試,秦檜為了讓自己的孫子奪得頭名,竟然卑劣地將陸游公然黜落,再加之“少年志欲掃胡塵”(《書嘆》)的陸游矢志抗金,“喜論恢復”,更難以討得秦檜這班主和派的喜歡。只有在秦檜死後,高宗迫於壓力不得不起用主戰之士,陸游的入仕之路才出現轉機,就在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陸游被任命為福州寧德縣主簿,雖說官職卑微,但畢竟有了為國效力的機會,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經人舉薦,陸游被召回臨安,很快便以自己的才名升任大理寺直兼宗正簿。而也就在他回到臨安的這一年,宋金關係再次緊張起來,九月,金兵分三路南下,金主完顏亮親率大軍直逼淮水。面對金兵咄咄逼人的氣勢,陸游積極請纓,主張北伐,然而,昏庸的高宗趙構不但沒有理會陸游的滿腔熱忱,反而在同年十月將其罷官。儘管金兵這次的南下因為虞允文率兵堅決抵抗和金兵內訌而結束,但對於陸游來說,心頭的鬱悶卻是可想而知的。

    陸游再度被起用,是在孝宗即位之後。受到孝宗知遇之恩的陸游不遺餘力地向這位新皇帝展示出自己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他上書指出,當以全國十分之九兵力鎮守江淮,扼守要害,按兵不動;同時,以少數精兵勇士輪番襲敵,待時機成熟,大軍再迅速推進,他認為這樣一來,“進有闢國拓土之功,退無勞師失備之患”。然而,南宋政權懦弱的政治基因註定要枉費陸游的良苦用心,當北伐的王師在符離一帶遭受重創,孝宗剛剛樹立起來的信心傾刻便蕩然無存,“隆興和議”的屈辱條件壓過了陸游的慷慨陳辭,彼時,這位念念不忘北伐的臣子已經招致了孝宗的反感,不久,陸游便再度被罷官回鄉。

    在一片苟且求和之聲中,陸游是孤獨的,而在這種孤獨的狀態下,能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便顯得彌足珍貴。翻閱陸游的人生,我們可以發現,陸游與辛棄疾這兩位令南宋詞壇為之一振的文人,曾經有過為數不多的幾次交往,然而,雖然交往不多,共同的政治理想,卻讓他們成為相互砥勵的知音。慶元六年(1200年)六月,一直閒居江西的辛棄疾被朝廷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到任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門造訪比自己大十五歲的陸游,很快二人便成為莫逆之交。後來辛棄疾被召至臨安,準備北伐事宜,陸游為其寫下了一首長詩《送辛幼安殿撰造朝》送給他,瑟瑟風中,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目送著和自己同樣有著英雄夢想的知音遠去,心中湧動的仍舊是一份不熄的豪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做布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