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假話很難受
-
2 # 拾悅拾光
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詩:“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其實此春夢非彼春夢。
真的是春天做的夢,但是醒來卻忘了。和夢遺什麼的完全不搭界。
-
3 # 鄉村拉麵人
出自宋代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作品原文: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宋代-蘇軾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譯文:
人像秋天南飛的大雁一樣準確守信,往事卻如一場春夢, 往無蹤影。兩句詩流露了一種對人事匆匆難以追懷的感傷情調。
寫作背景:
作者當時被貶黃州,仕途失意,身處逆境.詩人在作品中寫道“蓽如春夢了無痕”“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都體現了作者雖身處逆境,但超然曠達、積極向上的楕神面貌。《定風波》中的“竹枕芒桂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等句也正是體現了作者的樂觀精神。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這首詩的題目有點長,是蘇軾貶居黃州時寫的。女王城在黃州城東十五里。最初,春申君在楚國作丞相,受淮北十二縣之封,稱“楚王城”,後來訛傳成女王城。
宋代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蘇軾前往黃州附近的歧亭訪問朋友陳慥,潘丙、郭遘三人,一起到女王城東禪院遊玩,約定第二年再相會。第二年的正月二十,蘇東坡信守諾言,與潘丙、郭遘故地重遊,再訪舊友。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東風是春天的信使,可是因為還是正月,所以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蘇東坡和潘丙、郭遘騎馬故地重遊,去尋找去年遊玩過的村莊。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第二聯是那種能穿透人心的經典詩句。人可以像秋鴻般有資訊,年年重回舊地;而那些早已經過去的往事,卻如美夢一樣,未曾留下一絲痕跡。蘇東坡在詩詞中也經常出現人生如夢的感嘆。
-
4 # 柔情浪子520
翻開史書,發現最早出處:宋·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詩:“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擴充套件資料:
這句話出自蘇軾《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此詩作於元豐五年正月二十日,而前年、去年以至元豐六年的同日,蘇軾均有類似詩作,可見這一天對蘇軾來說意義非同尋常。這首詩,表現了詩人身處逆境而能超然其外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曠達灑脫的情懷。頜聯言人如鴻雁又應時而到此地,但舊日遊處之事恰如春夢一般,時過境遷,再無一絲蹤跡可求。該聯承上啟下,鮮明地道出了詩人的人生感慨。
蘇東坡將時過中年的人歸為兩類:一是人可掌控的,前有信約,還是要堅守的,就像秋鴻,季候到了應該應約而來;而另一是牽連人際的種種事端,猶似春夢,夢醒了也跟著忘了,留下朦朧美意,了無痕跡。
-
5 # 五子龍女
“春夢無痕”是一個漢語成語。
意思比喻世事變幻。出自《與潘郭二先生出郊尋春》出自宋代詩人蘇軾。 “春夢無痕”的意思是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夢一樣容易流失,不留一點兒痕跡。
典故是在《與潘郭二先生出郊尋春》時,忽然記起去年和侄女在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身處逆境而超然其外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曠達,灑脫的情懷。
詩:“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該聯承上啟下,鮮明地道出了詩人對人生的感嘆。
回覆列表
春夢無痕: 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跡。
春夢無痕典故,北宋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詩。這首詩寫於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正月二十日。這天蘇軾同在黃州結識的以沽酒賣藥的潘彥明,郭興宗同去郊遊。蘇軾突然想起去年的這一天,他從潘,郭等人同遊歧亭時所寫的詩《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餘於女王城東禪莊院》,於是步其韻,又寫下了這首詩。全詩八句,前四句是: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詩的前兩句以回憶去年同日的往事起興,後兩句詩作者既感嘆尋春的人來往準時,又對尋春的往事一去不返表示喟嘆。這兩句詩,對仗精妙,比喻新穎,歷來為人所稱道,被視為佳對。鴻: 鴻雁。詩的大意是: 我們像鴻雁一樣守信年年來此尋春,而往事卻像春夢一樣杳無蹤影。
後來,人們便把“事如春夢了無痕”這句詩,簡化引申為“春夢無痕”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