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52838370121

    這個問題,我第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先說說這部電影本身。漏洞百出,邏輯轉折生硬。看得出的確是用心想拍一部好電影,但結果嘛。。。

    鄧超飾演的父親企圖挑戰應試教育。最後想為自己平反,兒子卻提出反對。鄧超感嘆到,自己的教育失敗了。最後真正的結局我就不劇透了。

  • 2 # 鵬鵬的電影小棧

    俞白眉編劇、導演,鄧超導演、主演的《銀河補習班》,很巧妙的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一對父子的相互成全契合在一起。2019年的航天員從太空迴歸,是典型的國家敘述,解決失聯的辦法卻是地面上那個老爹當年給予的啟發,正所謂適合的教育模式才是最好的。1990年以來改天換地的小家庭和航天員的學渣生活,一首首時代曲和一幅幅成長的歷程,很有可能讓觀眾嗨起來。

    俞白眉和鄧超如今自覺的社會身份,應該是兩個爸爸。他們聯合導演的這個給孩子的作品,《銀河補習班》天真、浪漫、真摯、動人,有笑、有淚、有力量。

    故事跨越30年,從北京亞運會到近未來的航天行動。白宇飾演的成年馬飛是宇航員,這是他從小的理想,請注意曾經擁有這個理想的地球人估計至少超過10億人,然而只有少數幾個大國的天才更容易實現。這是一部仰望星空的電影,又腳踏實地地完成了。每個演員都貢獻了線上的、真誠的表演。帶著自己的父親,帶著自己的孩子,一家三代人同去看這部電影吧。銀河在天上,也在心間。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學著做父親、嘗試著做兒子,做好這兩個角色,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吧。

    鄧超飾演的工程師馬皓文,是典型的60後,屬於被理想主義和浪漫思想定義的“六八學人”,他們生於1960年代,很有可能是老三屆,在1980年代初期大學畢業,然後走向工作崗位,成為專業的技術人才。電影中馬皓文作為當地最大橋的設計師,成為19 90年亞運聖火火炬手,在幼兒園大班的兒子面前出足了風光,也丟盡了洋相,眾目睽睽之下,大橋轟然倒塌,父親的形象也頓時失去色彩。馬皓文成為替罪羊,不明真相的他蹲了多年監獄,“欲說當年好睏惑”,馬飛的教育就成了大問題。當馬皓文出獄時,即便被他媽媽和繼父送進了當地最強大的中學,然而有些木、呆和天真的他,只能位列班級倒數第一。

    從班級倒數第一到宇航員,分幾步?答案就是一步一步來,每一步都是跳躍,每一步跳躍都要穩穩地站牢。馬飛是塊璞玉,璞到所有人都不知道,馬皓文對他的開發,就是快樂、自由、放任,在充分滿足他的興趣愛好之後,釋放出他的學習潛能。當然電影表現的過程,不如鄭淵潔教育他兒子鄭亞旗的豐富和可信,還是很有些編劇金手指的意思。

    馬飛當然不是循規蹈矩的孩子,他的直接和反抗讓李建義飾演的教導主任閆老師非常的惱怒,作為是一位傳統教育的好伯樂,對“害群之馬”表示堅決的接受不能,為此馬皓文與他進行了學年成績對賭。馬皓文與馬飛回到自然、放飛自我的素質教育,充滿了愛、理解和寬容,對發散思維的訓練超越了1990年代中學教育成績。

    影片中時代的中國基礎教育界還沒有出現大面積集體備課和高強度的課外補習風潮,馬飛的學習成績騰躍在那個時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中國教育模式也是螺旋式上升的,從就近入學到掐尖名校,從教師各自備課到名師集中教研備課,從課後習題到各路著名的輔導班,中國學生在三十年代經歷了至少三輪的學習風格的轉換和體驗,馬皓文在1990年代中期還是幸運的。對於任何孩子來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任何人都處於他所具體的時代之中,切勿刻舟求劍。

  • 3 # 愛豆伴醬

    《銀河補習班》是由鄧超領銜主演的暑期檔電影。影片講述了父親馬皓文因塌橋事故入獄,錯過兒子七年的成長。

    後來他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與愛給予兒子馬飛信念和力量,讓一個即將被學校開除的問題少年迅速蛻變為優等生,最後乃至成為代表中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的勵志故事。

    《銀河補習班》本想直擊當下國內教育的痛點:知識的掌握更為重要,還是培養對知識的熱愛更加重要。

    由於這個命題拉扯性太強,影片又塞入大量的東西,以至於整個影片人物扁平化,過於失真。

    影片中由李建義飾演的閻主任是舊教育方法的代表,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則是新教育方法的代表。兩者的矛盾拉扯點基本聚集在兒子馬飛的學習成績上。

    閻主任只認學生的學習成績,每一位優等生都是他的驕傲,父親馬皓文則認為知識是次要的,一個人最重要的技能不如說是思想與能力的塑造。

    在素質教育的大潮下,鄧超的教育方法固然能獲得不少喝彩。

    但不要忘記了,國內學校的基本國情,與古希臘純粹的科學奉獻精神不同,由於歷史原因、社會影響,至今我們的學校仍承擔著選拔人才的政治性功能。

    與其說閻主任代表的是枯燥的填鴨式教育,不如說因為他知道貧窮的滋味。

    如果你清楚在每一張考卷後都有這樣一群考生:他的背後是終日田間勞作的父親、輟學在家的姐姐、臥病在床的母親。你會明白,這絕不是一張單薄的紙,而是生的希望。

    素質教育固然光鮮,但你怎麼可能和整個家族貢獻出力量而有機會讀書的人談這些,無異於“何不食肉糜”。說到底,在中國現實的引力如此之重,任何美麗的夢想都難以飛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在現在的社會中,快節奏的生活好,還是慢節奏生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