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熙熙談時尚
-
2 # 浮沉於史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為什麼宋哲宗會把皇位傳給端王趙佶呢?我們試分析一二。
宋哲宗是北宋第七代皇帝(太祖之前追尊的五位不算),宋神宗第六子,端王趙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也就是說,這次傳位,是屬於兄終弟及。
出現兄終弟及的情況無非兩種:一是皇帝死後無子,比如正德和嘉靖;一是政變之後被擁立,比如漢惠帝和漢文帝,至於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倆,也有可能是這種情形。宋哲宗便是第一種情況——死後無子,事實上宋哲宗駕崩前也並未留下遺詔,那麼,端王趙佶是怎麼登上帝位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感嘆一句,趙佶的運氣真的是太好了。
皇帝無子,最具備繼承資格的人當然就是眾兄弟了,宋哲宗的兄弟,也就是宋神宗的兒子。總共有十四位。
正常情況下,這足可以上演一幕多龍奪嫡了,但是事實上,這些人大部分都提前散場。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早殤;老六是宋哲宗,已經駕崩;老七、老八、老十早殤。
宋神宗十四個兒子,還活著的,就剩下了五位。
國不可一日無君,向太后又沒有兒子,所以立誰她也無所謂,於是把大臣們召來,上朝議立新主。這個時候,給端王趙佶幫忙的人出現了——宰相章惇,誠然,他的目的不是給端王幫忙,但是他的話幫上了。
太后問,皇帝歸天,應立誰為皇帝,作為宰相,章惇自然第一個發言。章惇說:“母以子貴,如繼統,應立先帝同母弟簡王。”
太后勃然變色,論禮,這些皇子當然都應該算是太后之子,章惇這麼說,有挑撥之嫌。況且,簡王與宋哲宗是都是朱太妃所生,再立簡王,那麼太妃與太后的關係就微妙了。
十三子簡王不行,太后直接把他給除名了。
既然簡王不行,章惇得接著說,他想了想,便道:“長幼有序,應立九子申王。”
前面提到,宋神宗很多兒子早殤,算起來,前十名之中,就只剩下申王趙佖,剩下四位,就是十一、十二、十三和十四。
大臣們和太后都樂了,申王有目疾,是個瞎子,瞎子怎麼能當皇帝呢?於是申王排除,太后一看,五位候選人還剩下三個,最大的就是十一子了,也就是端王趙佶。
太后覺得應該沒問題了,應立端王,於是順口提了出來。
章惇聞言搖頭不已,陡然大聲道:“端王輕挑,不可以君天下。”
章惇所言倒也不錯,端王趙佶就喜歡整天踢球、賞花,然後跟一幫子亂七八糟的人在一起,這樣的人,確實不大合適。
向太后可不管這些,女人生氣了是很可怕的,章惇這麼一喊,一點禮數都沒有,還直接頂撞了自己,太后也懶得再論了,直接拍板,就立端王。就這樣,在這樣一個因緣際會的情況下,端王趙佶登上了帝位,大宋王朝也自此國勢日衰,一段極為黑暗的時代,開始了。
-
3 # 蕭湘居士__
這事說來話長,只怪趙光義為人奸刁,有謀皇刺駕之罪的陰篤之罪,不報自身報兒孫。一仁宗是歷朝最仁厚的君皇他卻沒有兒子接嗣。到哲宗又是如此傳位於端王趙佶,後北擄後出盡醜事。到南宋趙構再次無子接班,趙宋家三斷後嗣無子接班,實乃天理報應。直到交還太祖後裔方傳承有序。
回覆列表
宋徽宗自幼養尊處優,養成了風流輕佻的性子,毫無帝王之態。這暫且不說,他自幼就醉心於各種藝術以及各式遊戲中,並沒有學習過帝王之術,也不善於儒家經典。耿直點來 說,宋徽宗從上到下,從左至右,從裡到外,還真沒有看出哪兒是和當皇帝了。
按理來說,宋哲宗去世的時候,宋徽宗趙佶的性子已經很明瞭了,為了國家社稷著想,大臣們怎麼也不該選他來繼承宋哲宗的位置,那麼趙佶最後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
元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100年的正月,宋哲宗去世之後,宗室大臣們為從宗室中選擇誰來繼承皇位爭論不休。當時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繼承帝位。 如果不選趙似,那麼久應該立長弟申王趙佖繼承皇位。
宰相一派提出了趙似和趙佖的人選,但是向太后卻抱反對態度。向太后還是宋神宗的皇后,她以自己無子,神宗其餘子嗣皆為庶子,因而主張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為帝。趙佶的 性子,誰不清楚,向太后一提出這樣一個人選,章惇立即指出趙佶“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宰相一派的反對,向太后並不重視,她輕飄飄的說出一句:“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且有曾布、蔡卞、許將等執政的支援,很快佔據有利地位,最終在諸方 的爭奪下,趙佶繼位為皇,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
那麼問題又來了,宋神宗留下了那麼多的子嗣,向太后為什麼偏偏看上了趙佶,並全力扶持他登上皇位呢?
趙佶此人從小就聰慧,諸事皆通,學識出眾,很有才華。加之少時起便留連花叢,很是會得女人歡心。各藩王就藩之後,他不同於其他藩王安靜待在家裡的性子,時常進宮陪向 太后說說話,逗得太后很是開心。一來二去,相比於其他藩王,趙佶自然在向太后面前刷足了存在感。宋哲宗駕崩,帝王人選空缺,向太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一來趙佶與其 親近,等他當上皇帝之後,自己的日子過的肯定不錯。二來嘛,趙佶此人還是有些才學的,想來收收心應該還是可以做好的。可能就是在這兩個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向太后選擇 了趙佶繼承宋哲宗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