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倉鼠投資
-
2 # 股往金萊
首先說個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騰訊遊戲,社交,金融科技,企業服務這些都處於向好趨勢,同比增長44%。
而數字內容業務也就是騰訊影片這一塊基本零增長。
反觀優酷土豆,如果不是因為拿下了這麼多優秀劇作以及節目,那麼當然也是如此甚至更差,這就體現出來網路獨播的優勢了,雙贏!而劇作一方贏在哪裡呢,一方面現在傳統電視的收視率確實不如網路收視率,另外《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本身就是小說改編,受眾面更多的也是年輕的使用者群體,哪個年輕人還會去看電視機呢?
-
3 # 老有所怡
1、首先網播相比較於衛視播放的稽核沒有那麼嚴格。
2、網播對於排片時間及更新頻率自由度更高。
3、網路播放平臺出錢更高。
4、網路平臺能夠提供更強大的網路宣傳力度。
5、網播對於插播廣告稽核條件相對寬泛,能夠帶來的廣告收益分潤更高。
從商業角度考量,當然能夠使利益最大化了。
-
4 # 不羈的full
可能是基於成本因素吧,當今社會網路傳播的效率無疑是最快的。
自感覺呢,會有一些偏頗。不過呢,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靜觀其變。
-
5 # 捌零掌櫃
《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選擇網路獨播?
很多人說是因為電視沒人看,其實這是不準確的,中國還有廣大的農村市場,像老人小孩還是大多數仍然用的是電視,而且現在基本上都是智慧電視,用手機投屏電視觀看毫無難度。
真正的原因一方面大家要看大家要看《長安十二時辰》的受眾,它的受眾明顯是年輕人和中年人,而這些人群信賴手機觀看劇集的比例是最高的;
其次是時代的趨勢,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核心就是如何搶奪使用者市場,放電視臺爆紅了達成品牌收益的是電視臺,那這些影片網站以後靠什麼活?
像美國現在不光是有線電視臺,出現的新興競爭對手,比HBO,Netflix等等,他們的商業模式卻不依賴廣告,而是靠訂閱。
訂閱靠的是什麼?是品牌效益,是稀缺、好看。你無我有,你有我強。
影片網站需要不斷精品樹立和鞏固自己特有的品牌效應;
出口方需要優質網路平臺擴大宣傳力度及廣告收益;
使用者們希望透過網路平臺能便捷觀看優質電視精品;
可謂是一舉三得。
我預計以後關於精品電視劇的播放權,電視臺和網路平臺會競爭得相當厲害,而大機率電視臺會競爭不過。
-
6 # 下鄉知中
選擇網路直播,有以下幾點考量。
1、電視使用者不是這個劇的精準使用者。《長安十二時辰》作為網路大神馬王爺的大作。他的閱讀使用者基本上是喜歡看網路文學的年輕人。而現在電視劇的重要使用者是老年人。這麼一個精心製作的片子。對於老人來說,未免過於燒腦。對於絕大多數老人來說,還是那種抗日神劇看的比較入味。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一來對粗製濫造的片子已經厭棄。二來年輕人喜歡在網上討論劇情,可以增加片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粉絲。三來放在網路上,可以重複隨時觀看,比看電視更加的自由。
2、對於網路影片平臺來說,擁有獨家優質節目,對增加收益很重要。相對於電視臺播放電視劇透過廣告來賺取收益的做法來說,網路影片平臺更加看重會員的數量和會員費的收益,其次才是廣告收益。你的會員數少,就相當於是地方電視臺,那廣告收益也不會多。但是如果你的會員數多,那你的地位就相當於央視,廣告費自然水漲船高。如果讓使用者心甘情願的繳納會員費,主要是看你平臺上的優質產品有多少。尤其是獨家的優質產品。所以對於《長安十二時辰》進行網路獨播,是聚攏會員的有效手段。
3、網路獨播之後,還是可以賣給電視臺的。可以再賺一道錢。當在網路上熱播,形成了羊群效應。會有電視臺主動過來進行購買。這樣因為網路的傳播,電視臺在購買的時候,已經有了精品的意識。這樣價錢也好談,因為也不排除其他沒有在網路上看到過這個片子的潛在使用者喜歡看,並且看過的還可以再刷一遍,並且沒有那麼強的完整看片的意識。就當看精彩剪輯了。這個也是電視臺希望看到的。
由此可見,一個行業的衰落和興起,是不以個人意見為轉移的。與其退而抱怨,不如進而奮起。
一部投資巨大的優秀劇作,播放平臺如此單一,除了能收回成本,還能獲得多大利潤,給創作者持續產出高質量劇作的資本?
回覆列表
第一,製播分離在中國已經有十來年了,以前都是電視臺做節目,現在是專業的製作公司來做節目,那麼電視劇就不一定非要在電視臺播出,想在哪獨播都行。
這個“效果好”除了使用者的收視體驗,也反映在了製作方和播出平臺的分賬模式上。例如走廣告,會員,點播分成等等,都是電視臺不能比的。
第三,網路獨播,並不代表失去了“電視”這個重要收視媒介。在現在的智慧電視上,都可以直接收看網路影視劇,而且螢幕更大、更高畫質,一點也不比從電視臺上看差。
選擇網路獨播,不僅不會降低收視(電視上也能看),播放量、廣告收益、推廣渠道等反而更多,那麼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