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女兒小學一年級,前段時間班主任反應女兒很聰明,就是紀律不太好!聽了老師的反饋,於是鼓勵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不要講小話,這是對老師的基本尊重,多舉手回答問題,這樣就不會想要去玩自己的了。 孩子最近放學回家都很開心,進步也很大,說語文老師表揚她很好學,數學老師以前和她說話好像都是皺眉頭的,最近有請她去倒垃圾,說話也是帶著微笑!有了老師的鼓勵,感覺孩子學習起來勁頭十足。 昨晚和孩子聊天,問她英語課有沒有認真聽講,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呢?孩子一下就很沮喪了,想了想說,從上學期到現在,英語老師一次也沒有請過我,我把手舉得高高的,老師還是請了別人,英語老師每次都是請那幾個小朋友回答問題。於是安慰孩子說,是不是老師還不太認識你呢?孩子委屈的說,怎麼老師會不認識我呢,每次我考100分,老師都會給我獎狀,上學期有名字牌的時候,老師都會看我的名字,怎麼就不知道我是誰呢?給孩子解釋說,你看,老師要帶三個班150個孩子,要上課,還要批改作業,可能對你們還不太熟悉,孩子接著說,老師怎麼就認識誰誰誰呢,突然就不知道怎麼給孩子解釋了,有必要私下和老師溝通下嗎?
7
回覆列表
  • 1 # 張先生和張太太

    可以告訴孩子,老師應該是覺得這個問題很簡單,你肯定能回答的很好。讓別的同學回答,老師應該是想看看這個同學能不能答的很好。我們也是要給別的同學表現的機會哦,以後有問題老師肯定也會讓你回答的哦!

  • 2 # 菊姐啊

    我兒子今年上五年級了,我的朋友評價他是個悶騷型的。出其不意說的那些話,時常令我對他刮目想看。他從小到大,別人都評價他很文靜,不愛說話,在他讀幼兒園的時候,一般老師都會經常叫小朋友們舉手發言,但是他從來都沒有舉過手的,主要是害羞,膽小。後來到了中班的時候,我想了一個辦法,叫他累計回答老師50個問題,不管什麼問題,大大小小的問題都行,我就獎勵他一個心儀的玩具。那段時間,他每天回來,我都問他今天有沒有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啊?他就很高興的說有啊,今天回答了三個啊,或者明天回答了兩個啊等等。然後我就順著問他都答了些什麼問題啊:很多時候是關於學習的,幼兒園數學啊,拼音啊什麼的,這些是正中我下懷的。但是也經常回答諸如老師問今天小朋友有沒有在家吃過早餐的啊?或者哪個小朋友家裡有養小狗的啊?、、、、、當然,回答這些我也高興,逐漸他膽子大起來了,回答聲音也越來越響亮了,關於學習的問題的準確率也越來越高了。到了幼兒園畢業典禮的時候,我猜老師肯定是縱觀了他一直以來的表現,還被選上了當小司儀。

    終於到了上一年級了,不用我說,這個時候的幾乎大部分家長都是非常關心小孩子的學習情況,還有上課的表現的。誰到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在班上有一席之地的。這個時候的我,依然每天回來詢問他在學校的情況,特別是上課有沒有回答老師的問題啊?有沒有答對啊?同學們有沒有為此鼓掌啊?這裡就省略我的虛榮吧,但是我覺得這個方法是錯不了的。然而一直到一年級第一學期開學快第十週了,我每天都問他,老師有沒有請你回答問題啊?他說語文課倒是有,但是數學課,老師從來都沒有請過他回答的,他還說不知道為什麼?他說而且老師請的那些人很多都是不會答的。他那時候失落的語氣我是完全聽得出來的。我就對他說沒關係的,因為才開始,而且班上小孩多,老師一時沒看得過來,以後機會大把的。但是我私底下,在最近一次測驗回來的數學試卷要求籤名的時候,就寫下了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希望老師對於平時上課積極舉手發言的他給個小小的機會!”第二天試卷收上去了以後,當天小孩回來就高興的說老師今天請他回答問題啦!我覺得老師也是秒懂的,也是很好的!這個好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五年級了,特別是在全鎮或全校的公開課的時候,後面坐了滿滿的老師,我兒子都能夠不卑不亢,響亮而準確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因此,我只能說家長該出手時就出手哦!

  • 3 # April愛情進行時

    兒子剛上一年級就問過我這個問題。

    課堂上,老師只關注兩類學生,學習最好的和最不好的。

    給兒子開入小學後的第一次家長會,我如坐針氈。不是因為孩子的成績,而是老師點評了“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愛動腦愛思考”、“守紀律”、“愛朗讀”等好多類學生,每一類裡面都沒有我兒子。

    回去後我和兒子溝通,為什麼幼兒園裡的愛動腦、愛思考、永遠把小手舉過頭頂的那個小男孩,到了小學後課堂表現如此沉默了哪?

    “我經常舉手,可老師一次都未請我起來回答問題。”“舉手有什麼用,老師又不會讓我回答問題。”孩子一副看透了的表情。可是,孩子你知道嗎?班裡55名學生,老師不會像幼兒園老師那樣,在課堂上把每個孩子都照顧到。所以,孩子需要在這件事上先轉變態度。課堂上,老師只關注兩類學生,學習最好的和最不好的。

    不舉手,老師更不可能請你回答問題。

    既然不是課堂表現最不好的,那就努力做最好的那一個。不舉手,在老師看來,有可能是不會回答,也有可能是放棄回答。無論哪種情況,老師都不會請你回答問題。所以,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自己做到每次都舉手,每次都做好回答問題的準備,老師總會給你回答問題的機會。

    家長要和老師做必要的溝通。自己的孩子,家長不上心,老師更不會上心。

    寬慰孩子是一回事,反思自己是另一回事。家長是否和老師做過必要的溝通哪?你怎麼知道老師是如何記住誰誰誰並經常讓他回答問題的哪?

    那次家長會之後,猶猶豫豫中,我給班主任打了一通電話。班主任說,你好像是第一次給我打電話吧,我對你的聲音很陌生。這就說明我對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表現的太不上心,至少在老師看來是這樣。

    我向老師表達了對孩子學習付出辛苦的感謝。然後問了問孩子在課堂的表現,並委婉的表達孩子舉手得不到回答機會的疑問。老師肯定明白家長的意思。接下來的日子,老師也會適當的提兒子起來回答問題。

    這件事反應到兒子身上,改變是巨大的。兒子的學習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起來,就如同乾旱的小樹苗得到了滋養,迅速的展示出自己的優點。

    我們做家長的,不僅僅要解答孩子的疑問,更要小心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對此,你家有何妙招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脂藥,減的是哪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