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莘縣伊尹耕莘農科
-
2 # 荔浦青山
我家鄉的砂糖橘還沒有出現大面積種植之前,我那個修仁崩山的表叔就是一個菜農,當時每次到他家都會看到他種植的番茄,茄子或其他蔬菜,甚至貼在大門旁的草木灰餅都是存放菜種的灰餅。所以我對番茄病毒病的症狀還是知道一些:
1、花葉型:它是以花葉為主,受病的葉片出現褪綠、黃綠相間的斑駁花葉,有的又會出現網狀的花葉。病葉會呈現條狀或線狀的畸形。
2、條斑型:葉莖上呈條狀褐色斑、病部出現稍微凹下去形狀;果實上病斑淺褐色,表皮凹凸不平。
3、曲葉型:病葉向上捲曲、病株黃化萎縮為主要特點。
4、萎調壞死型:病株產生萎調和壞死斑為主要特點。
防治方法:
1、播種前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二十分鐘,用清水清洗後再播種。
2、定植時儘量不要傷根。
3、及時用氰菊類藥劑、阿維菌素等藥劑防治蚜蟲。
4、發病時用病毒必克或植病靈噴灑番茄,每隔五至七天噴一次,連噴二三次。
總之,番茄病毒病種類多種,在田間表現出複合侵染,症狀複雜。所以在管理時要以實際情況辨別為好。
-
3 # 農資那點事
番茄病毒病的種類比較多,表現各不相同,為使大家更好的判斷識別,現將番茄病毒病的田間表現整理如下:
1.花葉型 葉片上出現黃綠相間,或深淺相間斑駁,葉脈透明,葉略有皺縮的不正常現象,病株較健株略矮。
2.蕨葉型 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葉片開始全部或部分變成線狀,中下部向上微卷,花冠加長增大,形成巨花。
3.條斑型 可發生在葉、莖、果上,病斑形狀因發生部位不同而異。在葉片上為茶褐色的病斑或雲紋;在莖蔓上為黑褐色斑塊,變色部分僅處在表層組織,不深入莖、果內部。這種型別的症狀往往是由菸草花葉病毒病或其它一、二種病毒複合侵染引起,在高溫與強光下易發生。
4.巨芽型 頂部及葉腋長出的芽大量分枝或葉片呈線狀,色淡,致芽變大且畸形,病株多不能結果,或呈圓錐形尖硬小果。
5.卷葉型 葉脈間黃色,葉片邊緣向上微卷,小葉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狀畸形,整個植株萎縮,有時叢生,染病早的,多不能開花結果。
6.黃頂型 病株頂葉葉色褪綠或黃花,葉片變小,葉面皺縮,中部稍突起,邊緣多向下或向上捲起,病株矮化,不定枝叢生。
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
(2)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3)加強栽培管理 適當早播,使其在成齡階段進入高溫季節,病害輕;發現病株及時拔處。
(4)種子消毒 播前可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清水清洗30分鐘,或將充分乾燥的種子在70℃恆溫箱中處理72小時。
(5)藥劑防治 及時防蚜;在定植前噴10%混合脂肪酸水劑或0.5%抗毒劑1號(菇類蛋白多糖)水劑200倍液,可減輕病毒為害。常用藥劑有:病毒VC、植病靈、抗病毒1號等。
-
4 # 植保小貼士
番茄病毒病是農戶最頭疼的田間病害,一旦發生,控制不到位,就有可能大面積蔓延,導致絕產!
番茄病毒病症狀番茄病毒病主要有六種症狀:花葉型、條斑型和蕨葉型,巨芽型,卷葉型,黃頂型六種
番茄花葉病毒病葉片顯黃綠相間或深淺相間的斑駁、或略有皺縮現象
番茄病毒病條斑型,葉片發生褐色斑或雲斑、或莖蔓上發生褐色斑塊,變色部分僅處在表皮組織,不深入內部。
番茄病毒病蕨葉型,植株矮化、上部葉片成線狀、中下部葉片微卷,花冠增大成巨花。
番茄病毒病卷葉型:葉脈間黃化,葉片邊緣向上方彎卷,小葉扭曲、畸形,植株萎縮或叢生
番茄病毒病黃頂型:頂部葉片褪綠或黃化,葉片變小,葉面皺縮,邊緣捲起,植株矮化,不定枝叢生番茄病毒病巨芽型:頂部或者葉腋長出的芽大量分枝或者葉片呈線型,色淡,使芽變大且畸形!
如何防治選擇無毒品種避免連作一旦發現病毒植株立馬清除,田間病株殘體及時清除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等進行粉蝨等害蟲防治,其是病毒病的主要傳染源藥劑防治,平時可以噴施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等防治!發病時可以用寡糖.鏈蛋白(阿泰靈)、鹽酸嗎啉胍、香菇多糖等配合蕓薹素內酯以及一些含鋅葉面肥等噴施! -
5 # 使用者6228883771
番茄病毒病。病毒病是保護地栽培秋番茄的重要病害,其症狀主要有三種:
(1)花葉型:番茄葉片上出現輕微斑駁或有明顯花葉,新葉小,葉脈紫色,植株矮小,果實表面出現花斑狀。
(2)條斑型:植株地上部分均可表現症狀,主要在果實、莖稈上形成暗綠色至黑褐色條斑,表面下陷並壞死,最後植株萎蔫枯死,病果畸形。有些在果面上生有不規則的褐色壞死斑,有些在葉脈上生有黑褐色油浸壞死斑,並順葉柄蔓延至莖部。
(3)蕨葉型:新葉呈線狀,病株常矮小,呈黃綠色,中下部葉片向上捲起,病情嚴重的捲成管狀,全部側枝都生成蕨葉,複葉節間縮短,呈叢枝狀。
不同病毒源傳播途徑也不盡相同,多透過汁液接觸、昆蟲危害以及農事操作等傳播。多發於高溫乾旱環境,在氣溫15-38℃、相對溼度80%以下適宜發病,最適感病生育期為五葉至坐果中後期;上海地區主要發病盛期為4-7月和9-11月。番茄病毒病防治需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選擇優質抗病品種。
②播種前消毒處理,可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半小時,再用清水沖洗後使用。
④加強苗期防治,從三葉苗齡開始,使用“菌克毒克”250倍或“遷毒”250倍噴霧,每週1次,連續防治2-3次。
⑤蟲媒防除:及時防除蚜蟲、薊馬、粉蝨等害蟲,清除傳播媒介。
回覆列表
番茄病毒病,和其他作物病毒病的發病是一個原理,那就是植株生長的溫度環境太高或者太低,造成植株整體抗病能力降低,使植物體內的病毒因子,激發出來,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上外界因素傳播,如,果蠅,斑潛蠅,蜜蜂,白粉蝨,煙粉蝨,蚜蟲,蟎蟲,整枝修理,造成植物體內合成蛋白受到阻礙。就像人得了精神分裂症,不受控制,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症狀病毒,如花葉病毒,蕨葉病毒,枯頂性病毒,黃化TV病毒,褪綠病毒,銀葉病毒等…
防治方法:
增加番茄抵抗能力,葉面和衝施合成蛋白肥料,增加磷鉀肥,鋅肥使用。嚴格控制昆蟲傳播,葉面噴施任聖四號70-100毫升兌水15千克,加嬰幼兒奶粉100克,或者純牛奶200毫升,三天一遍,連續三到五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