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機永動機
-
2 # 武器百科
裡海怪物,原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地面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沒能大規模應用主要是因為體積太大(長92米,寬38米)和只能在水面飛行,還有就是蘇聯解體。
裡海怪物
給大家普及兩個名詞:地效飛行器和地面效應。
地效飛行器,也稱作翼地效應機或飛翼船,是一種利用地面效應飛行的飛行器,是結合了普通飛機與氣墊船兩者特點的飛行器。與普通飛機的不同處是,這種飛行器主要在地效區飛行,也就是貼近地面、水面飛行,需要全時間利用地面效應來運作。與氣墊船的不同處是,氣墊船靠自身動力產生氣墊,而地效飛行器靠地面效應產生氣墊。
地面效應亦稱為翼地效應或翼面效應,是一種使飛行器誘導阻力減小,同時能獲得比空中飛行更高升阻比的流體力學效應:當運動的飛行器距離地面(或水面)很近時,整個飛行器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
網上流傳的裡海怪物改成航母的圖片
蘇聯於1923年開始研究地面效應,二戰之後,各個國家紛紛加入,但是隻有三分鐘的熱度,就只有蘇聯堅持了下來。當時蘇聯有兩間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地效飛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可以用來發射導彈、反潛和突擊登陸。
1966年10月18日於裡海原形飛行器首飛成功,同時體積亦不斷擴大。由於飛行器非常大,且又在裡海航行,所以將之賦予裡海怪物的代號。
裡海怪物
飛行器長106米,重495噸,這樣的龐然大物能夠運動靠的是“翼地效應”:8臺渦輪風扇發動機每一個都能產生12萬7千牛的推力,這可以讓它獲得很高的速度,並在地面與機翼之間產生一個高壓氣墊而使機翼獲得額外的強大升力——這也意味著裡海怪物只能貼著水面飛行。
-
3 # 區域拒止
作為地效飛行器,裡海怪物雖然存在著眾多的優點,但是一些缺點始終制約著它投入實際生產,開始大規模應用在優點方面,裡海怪物擁有極為強大的搭載能力。它的起飛重量可以達到495噸,可以再裝載大量物資或人員的情況下在機體背部搭載六具超音速反艦導彈發射器,火力可謂強大至極。
圖為裡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另外,這種地效飛行器還擁有非常高的航速和雷達隱身效能。在速度上,它的最大時速達到了800公里/小時,可以搭載大量的人員裝備迅速抵達裡海沿岸的任意區域,對敵方發起突襲。另外,由於它的飛行高度非常低,任何發射過來的雷達波都會被受到海面雜波的極大影響,故而很難被探測到。
圖為裡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不過在缺點上,它的這些方面的因素還是很難克服的。首先,裡海怪物的結構過於複雜,想要協調8臺渦扇發動機工作,就算是以現在的技術水平都需要依靠極其複雜的飛控系統和控制軟體,黃總監可能出的差錯著實不少。另外,它除了飛機本身的部件,還需要容納大型導彈發射器和多種雷達與電子裝置,在電磁相容上的要求也不小。
圖為裡海怪物地效飛行器
還有有一點比較致命的缺陷,就是裡海怪物最高只能容忍1.2米的浪高。由於對海況的要求太高,在使用上將會受到很多限制的。另外有一點,就是它還沒完全開發完成蘇聯就已經解體了,俄羅斯無力繼續接手如此龐大的工程。
回覆列表
主要受到技術條件限制。
測試中的“裡海怪物”
在1966年10月16日就已經完成首飛測試的“裡海怪物”(Korabl MAKET),直到1980年在試驗中損毀前,一直都在進行試驗。由於受到地效飛行器複雜的技術問題困擾,如對起降環境要求苛刻、操控系統過於複雜等問題,“裡海怪物”雖完成過P270反艦導彈試射,但距實用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裡海怪物”
按設計“裡海怪物”長92米,翼展37.6米,高21.8米,機翼面積約663平方米,空重240噸,最大起飛重量544噸,其配備了10臺 Dobrynin VD-7渦輪噴氣發動機,最高航時速約500公里,巡航時速為430公里,續航力1500公里。“裡海怪物”可在4~14米的高度飛行,同時亦可適應浪高1.2米以下的海況。
“裡海怪物”進行P270反艦導彈試射
另外,在安-225運輸機1988年12月21日首飛前,“裡海怪物”一直保持了世界上最大飛機的紀錄。不過,由於其屬於地效飛行器,飛行高度較低,且機體需承受海浪衝擊,因此,“裡海怪物”也被認為是“一艘船”,如其首飛時,就延續了軍艦下水時在船頭打破香檳的傳統。
“救援者”模型
需要說明的是,在軍用地效飛行器方面,各國發展情況其實和“裡海怪物”都相類似,由於大型化後需要面臨諸多技術問題,這種飛行器雖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進行發展,但至今也沒有大型地效飛行器在各國軍隊中服役。不過,近年來各國對此種飛行器倒是又提出了諸多開發計劃,如波音公司提出的“鵜鶘”,其就達到1400噸級;而俄羅斯提出的“救援者”,無論是噸位或外觀,則更像是“裡海怪物”的複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