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銷茶盡2018
-
2 # 心機父母
孩子愛不愛閱讀,其實看的是家庭環境和家長的引導。父母天天玩手機的,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很少會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那些從小重視親子閱讀,並能做到以身作則、知行合一的父母,他們的孩子當然會更愛閱讀。
我女兒在2歲半時,就能獨立閱讀繪本近1小時,安安靜靜地沉浸在閱讀的世界;現在4歲半,每天睡前她都會主動找書看,我們一起親子閱讀,其樂融融。這與我從小對她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密切相關。
從嬰幼兒發展規律來看,0-3歲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3-6歲則更注重提高孩子的閱讀和學習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為孩子未來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更會讓孩子一生收益。
那麼,如何讓0-3歲的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們可以嘗試以下這些方法。
1.嬰兒期的朗讀
從出生到6個月,每天朗讀給孩子聽,這就是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創辦人扎克伯格堅持在做的事。他相信,培養孩子良好閱讀技能的唯一重要方法是給他們朗讀,而且要從出生就開始這樣做。
這是扎克伯格在個人主頁裡曬的“親子閱讀”照,當時她的女兒還未滿月。不僅如此,扎克伯格給女兒精心挑選的繪本,還竟然是科普類的,書名為《寶寶的量子物理學》!
其實,這個階段的目的不是讓孩子理解他們所讀的,而是讓孩子知道他們父母的聲音,習慣看和觸控書籍,對書產生興趣。
2. 指讀
從1歲到2歲,孩子們開始閱讀故事情節簡單的書籍。在這一階段,發展兒童語言能力,擴大詞彙量,發展兒童情感,如善良、注意他人的感受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階段孩子的詞彙量應該擴大到250個左右。每天與孩子一起閱讀至少15分鐘,朗讀時指著所讀的字,慢慢讓孩子理解每個字代表的意思。
3. 親子閱讀的技巧
在2-3歲時,孩子的詞彙量從250增加到了1000左右。這個時期給孩子讀書更像一門藝術,父母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
比如,父母在朗讀的時候,聲音要抑揚頓挫,充滿感情,面部表情要豐富,甚至誇張,這樣才能牢牢地吸引和保持孩子的注意力。
朗讀的過程中,不時地停下來,鼓勵孩子猜測後面的故事情節,或者就故事情節提問,讓孩子回答。
還可以用圖片來教孩子識別顏色,學習數數,熟悉簡單的單詞。“樹上有多少個蘋果?”“這隻小豬是什麼顏色的?”等等,這樣的互動會引起孩子濃厚的興趣。
4、定時定點閱讀
5、讓書成為玩具
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寶寶把書當做玩具,成為他觸手可及、隨處可見的一樣玩具。在扎克伯格家中,圖書就是這樣一種隨處可見的玩具,連餐桌上都有它的身影。
為了讓嬰幼兒喜歡上這個玩具,父母要挑選印刷精美、畫面大、色彩鮮豔、生動活潑的繪本,因為嬰幼兒主要透過他們的感官來學習事物。
0-12個月的孩子,父母可以購置“布書”,怎麼啃怎麼撕都沒事。稍微大一些,父母可以購置一些裝訂牢固的紙質書,告訴孩子愛護圖書的知識,把書當做“好朋友”,給圖書營造一個“家”,教會孩子規整的擺放圖書,壞了就和孩子一起修補,讓書真正融入孩子的遊戲世界。
6、家長做好榜樣
還有一點很重要,父母要給孩子當個榜樣,不要整天對著手機,也要拿起書本和孩子一起閱讀。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是王道,才能讓孩子耳濡目染,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來看看工作繁忙的扎克伯格,他一年的閱讀量是這樣的:
回覆列表
可以肯定的說,每個孩子都對新奇的世界的所有事情感興趣。
他們獲取這些訊息的方式不同,但是每個孩子都想去獲取。
成人卻不關心孩子的本質需求,比較關心他們以什麼方式去獲取新的知識和訊息。
比如,一直抱著IPAD和手機必定顯得是不良嗜好,比如和小夥伴一直看漫畫顯得沒有追求等等,那麼閱讀對大人來說是什麼概念。成年人的閱讀又有多少來自紙質書,有多少來自電子書,有多少成年人的所謂閱讀也不過是抱著手機看看花邊新聞和熱點娛樂新聞呢。
可見,不要問孩子還愛閱讀嗎?應該問問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成年人愛閱讀。
閱讀是一種習慣養成,所有從小有睡前閱讀習慣的家庭,所有家裡藏書豐富的家庭,以及所有父母自己有閱讀習慣的家庭,這些家庭裡出來的孩子,不需要問他們愛不愛閱讀,閱讀只是一種生活習慣,也無須對他們說閱讀的深遠意義,就好比你穿衣服不會感冒,光膀子出門很奇怪,這些孩子早就懂了,他們不會光著膀子去上學的。閱讀成了習慣也是如此,不是愛不愛,是習慣去閱讀,喜歡在閱讀中獲取他們想要的,發現他們心中未知的那部分世界。
如果父母喜歡自己的孩子有好的閱讀習慣,並且希望孩子愛上閱讀,那你還是看看自己的家庭佈置和環境,再檢測一下自己的閱讀習慣吧。如果自己是在不喜歡閱讀,可偏偏就想著自己的孩子能夠愛閱讀,那就帶他們去這樣的環境裡薰陶,習慣是互相感染,不能指望一個孩子身邊的大人天天刷手機看肥皂劇,然後要求這個孩子在這種紛擾中還能靜心的自發的愛上閱讀。
我是 香銷茶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