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將噯福斯
-
2 # 三隻腳的大烏鴉
背嵬,又稱背峞,是一種紋有猛獸惡鬼頭像的華麗圓形盾牌,主要裝備精銳部隊。所以使用背嵬的軍隊一般是主將的親軍。
-
3 # 48年老農民
謝邀,我們半截河村有祖傳的\把式\,就是練武術。有一套路是單刀對長槍,使刀的人右手握刀,左手據一大約一米長的圓棍子,棍子中間有一個橫把,這根棍子叫單刀柺子,其實就是作戰時用的盾,對練時是用來架槍的。我想,背嵬就是一種刻有鬼頭肖像的高方盾牌。
-
4 # 家有兒女初長成呢
我覺得還是背酒壺比較靠譜!
為主帥背酒壺的,當然是心腹,親兵了。
背嵬軍就是親軍!
為主帥背酒壺,多麼光榮!
為主帥背酒壺,怎麼可以失敗?
有人說是某種盾牌或武具,我覺得不靠譜,武具大家都可以用啊,憑什麼用作親軍的名號?
有人說和西夏李元昊有關,我覺得也不靠譜,朝代相隔有點遠。
有人說是英雄部隊的意思,我覺得也不靠譜,那麼多英雄部隊,他們為什麼不用這個名字?
背嵬軍這個名號最先好像是韓世忠用的,老韓是好酒之人,且灑脫不羈,用這個名號可以理解。岳飛學的老韓,可以理解。
諸君以為然否?
-
5 # 河東三叔
背嵬[bèi wéi],出自宋 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一》,解釋為盾牌之一種;亦稱之為“背峞”或“背嵬兵”;古代大將的親隨軍;
南宋缺馬,岳飛針對偽齊軍奇襲成功,繳獲戰馬一萬五千餘匹,背嵬軍是岳飛用繳獲戰馬為基礎編練的踏白軍、遊奕軍和背嵬軍三支精銳騎兵部隊之一,南宋時岳飛的岳家軍最為強大的,而他手下的“背嵬軍”則是精銳中的精銳,這支部隊代表了“岳家軍”的精華所在。
-
6 # 稗官直筆
什麼是“背嵬”?目前主要有以下解釋:
1、本意是指酒瓶。2、指將帥大帳前的驍勇之人。3、戰具(皮牌)4、西夏語的音譯。
分別解釋一下:
第一種: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七卷......燕北人呼酒瓶為峞,大將之酒瓶必令親信人負之。”古代將帥的酒瓶必須由親信掌管。酒是古代軍旅中的必備飲料。無論是慶功搞軍還是獎勵晉級,大戰前夕的飲酒壯行都離不開酒。因此,在軍隊中必須由一支信得過的隊伍擔當供酒的重任。
第二種:嶽坷《鄂國金佗編》卷二十二<淮西辨>雲: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每旗頭、押隊闊、於所籍中又角其勇力出眾者為之,將副有闊,則於諸隊旗頭、押隊內取之。”這裡,背嵬軍即忠於主帥的親隨軍,相當於現在的特種部隊。
第三種略。(我自己也沒弄明白,懶得費力啦!)
第四種:西夏語的音譯(靠譜)
1、沈括在宋神宗元豐三年 (1080)至元豐五年間,擔任鄘延路經略使兼知延州。當時鄺延路的宋軍中已經有了“背嵬”,而且其裝束是白衣白甲。
2、《俄藏黑水城文獻》第六冊證明在北宋末年,在西北宋軍的建制中已經有了“背嵬隊”,性質與南宋的 “背嵬軍”基本相同。
3、《續宋編年資治通鑑》沿用了“背嵬之名始於西蕃”這一說法。
西夏軍中也存有“背嵬”建制。妹勒都逋是西夏十二監軍司之一的西壽監軍司(保泰軍)監軍,“勇桿善戰”。降宋的訛化唱山是他的“親隨得力背嵬”,即南宋程大昌所謂“大將帳前驍勇人也”。
-
7 # 快意恩仇80625416
上山下鬼,心既許國,身已成鬼!背嵬,就是背上了信念,作好了犧牲的準備。
此為神文巜贅婿》的觀點,深以為然!
回覆列表
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侯。
提起背嵬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岳飛八千背嵬鐵騎,直殺得金兵丟魂喪膽!
可是一支精銳英雄部隊,為什麼叫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坊間流傳著諸多解釋,也一直難以令人信服。
本人近來翻看西夏曆史,偶然看到李元昊的姓氏,豁然開朗。猜想,原來背嵬軍的名號與西夏之主李元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首先,背嵬軍的名號並不是岳飛所創。早在北宋年間,就有背嵬軍。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寫道:“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沈括的這些詩句,是在征伐西夏的戰爭前線寫成的,最晚不會超過公元1082年。也就是說,早在岳家軍50多年前,背嵬軍的名號就已經產生,而且也是精銳的代表。而且是在宋軍西北軍中產生。
可見,背嵬的稱號,很有可能與對西夏的戰爭有關係。
西夏國主李元昊,登基之後,首先廢除唐、宋“賜”給党項王族拓跋氏的李、趙姓氏,改姓“嵬名氏”,所以又叫“嵬名元昊”。
我們猜測,“背嵬”極有可能與李元昊的姓氏“嵬名”有關係,背,在這裡是“使動用法”。背嵬,就是“使嵬背”,使嵬名氏失敗逃跑的意思。能讓李元昊逃跑的部隊,當然是英雄部隊了。
這只是本人的一點推測。其他的解釋中,說背嵬是背酒壺,這個最不靠譜。
我倒是覺得,可以用背嵬的字面意思來解釋,背就是脊背或者背影,嵬,是山勢巍峨高聳的樣子。背嵬,就是背影像山一樣,雄壯巍峨。這樣的壯士,組成的軍隊,當然是精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