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314就耀你快樂

    孩子在不同時期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是不一樣的,而一歲半這一階段的寶寶能力可以說是突飛猛進呢!他會走了,會跑了,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喜好了、甚至對一些事物、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可思議吧,是不是感覺寶寶一下進步迅猛呀?爸爸媽媽們可要快快追上他的成長步伐喲!

    會說主謂句:主謂句大約在寶寶1歲9個月左右出現,寶寶能說或者能理解的詞彙量迅速增加,對於句子的理解先於句子的產生,會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組合成一個獨立的句子,甚至能夠說出複雜句,表達能力明顯提高了。嬰幼兒語言發展一定要遵循“規範化訓練”的原則。主謂句就是規範語言,所以我們把進八主謂句的時期叫做“語言爆發期”,過後就會出現複雜句型以及複合句。

    數與物對應:數與物的對應,是數學邏輯建立的基礎。家長可以教寶寶數數,指著要數的東西,一個一個地按次序點數。能夠建立數與物的對應關係,說明寶寶開始形成初步的對數的理解和判斷力,也就是說理解了數的實際意義,這是孩子數學邏輯智慧的起點。

    拆、裝東西:這時期,寶寶對拆裝東西顯示出很大的興趣。拆裝東西是一種對寶寶空間造型的訓練,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參與,不但可以鍛鍊邏輯推理與手眼協調能力,而且還能培養視覺判斷與觀察力,激發創意能力。現在的家庭生活容易造成寶寶患有“電視依賴綜合症”,寶寶長期沉迷於電視,沒有參與,只能被動獲取單項資訊。因此,家長更需要鼓勵寶寶的動手行為——人類獲得的知識有65%是透過動手實踐獲得的,寶寶的許多知識和技能也都是在動手過程中學會的。

    奔跑:奔跑對於剛剛會跑的寶Bora說是一種身心上的良性刺激。奔跑活動鍛鍊了寶寶的骨骼和肌肉,促進了身體各部位機能的發育,發展了身體的平衡能力和靈活性.從而促進了大腦和小腦之間的機能聯絡。同時,在跑步過程中,周圍環境的移動和變換,令他們感到心情愉悅,而且奔跑能夠鍛鍊寶寶控制住身體,掌握身體重心。角色扮演遊戲:這個時期的寶寶還不會從他人角度看問題,擁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角色扮演遊戲,這是克服自我中心的最好遊戲,寶寶能在與周圍人和事物的比較中逐漸認識自我。在遊戲中,能讓寶寶學習“換位思考”,體會別人的情感,鼓勵他探索周圍世界、滑動他內在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這對寶寶的想象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都大有好處。而且,角色扮演至少需要兩個人,寶寶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言語能力。

  • 2 # 皮卡多手機站

    一歲半的寶寶走路的時候能抱著或者拉著玩具一起走,喜歡登梯爬高。

    可以握著成年人的手上臺階。

    可以將兩三塊積木堆成塔狀。

    可以自己拿著勺子吃東西,可以很好地用水杯喝水。

    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並且性子非常急,總是希望事情都能很快辦好。

    喜歡進行有規律的小睡、日常活動和睡眠。

    詞彙量比較小,但是可以聽懂自己不會說的詞語;在他想顯示自己權威的時候,會說“不”

  • 3 # 枕邊育兒指南

    一般來說,一歲半左右的孩子應該具備以下基本能力:

    1、語言能力。1歲半的寶寶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學習最簡單的基本交流了,能夠正確掌握“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這些基本的稱謂,會正確表達出“吃飯”“喝水”等簡單指令,在這個時期,寶寶可以記住的高頻詞彙量在60-80個之間。

    2、寶寶平衡的能力。1歲半的寶寶這個時候已經可以獨立走路了,即使跑上幾步也不是問題;這個時候寶寶還喜歡經常變著花樣的走路,這些動作雖然看起來幼稚好笑,但是卻可以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所以大人儘量不要去幹涉孩子。

    3、寶寶情緒和情感的發展能力。1歲半的寶寶懂得的詞語越來越多,但是卻缺乏完全利用這些詞語表達意思的能力,所以孩子經常會出現生氣或不聽父母的話的情況,這個情況作為家長必須要理解。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有了不服輸的情感,寶寶在玩積木的時候,如果一直做不好,就會生氣或扔掉積木,這個時候父母的勸解和演示都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不過也沒有關係,要讓寶寶多遇到一些困難,可以提高寶寶面對困難和解決方法的忍耐力。如果寶寶將興趣轉向其他玩具或讓父母一起玩,這個時候父母要多多配合寶寶。

    4、初步萌芽的獨立能力。寶寶這個時期已經可以自己吃飯,而這一時期說的最多的字是“不”,寶寶透過說“不”來表達自己的獨立和權威;一般來說父母給寶寶說的“不”越多,寶寶說的“不”也就會越多;對於寶寶還沒有做的危險事情,父母儘量不要去提醒寶寶,這樣反倒更容易引起寶寶對這件事情的注意力和興趣,反而會適得其反。這個時候,父母只需要給寶寶提供安全的空間就可以了。

    5、最初的社交能力。1歲半的寶寶這個時期社交能力開始萌芽。在這一階段,家長可以帶著寶寶多進行戶外活動,幫助孩子開始學習基本的社交。當遇到熟人時,家長可以先把熟人介紹給寶寶,給寶寶一個“適應階段”,再讓寶寶打招呼。如果寶寶執意不肯,也不必勉強,可以引導寶寶和對方說再見。在家中父母可以透過情景模擬的遊戲,教寶寶使用“你好”、“再見”、“謝謝”等禮貌用語,並在社交中引導寶寶說出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央行TMLF操作2674億元,二季度還有可能降準嗎?